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始通识教育改革实践的两所大学。北京大学以元培学院作为通识教育试验点进行小步探索,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做推进,是改革代价较小、比较稳妥的一种选择。复旦大学全面推进的方式为通识教育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和氛围,让处于其中的师生更容易理解通识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而重视通识教育。复旦学院的建立为通识教育提供了组织基础,利于开展多方合作,更易得到专业院系的支持。北大和复旦的两种模式各有千秋,笔者从通识课程设置、教师资源、学生管理、住宿制度四个方面比较了两所学校通识教育培养的特点。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通识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如通识课程挑战度、学生投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等,以期能为通识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经过30年的探索,通识教育在我国已被普遍接受并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改造特征,形成了三种理想类型,即精英模式、大众模式和传统书院模式。三种模式的代表分别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模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模式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模式。三种模式在设计上借鉴了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经验而非欧洲大陆国家的做法。三种理想类型为中国化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尝试,但是,三种理想类型的本土化改造在理念认识、制度设计和示范价值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通识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学生知识结构生成的矛盾、通识教育知识化、通识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等问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元培学院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重点之一。本文从学生教育满意度角度对元培学院培养成效进行测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元培模式学生满意度低于传统专业院系培养模式,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元培理念和制度设计层面,更多与学生较高的期望值、学校双轨制和元培学院成熟度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等理科教育》2011,(1):2-F0002
2005年9月,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成立,全面推行通识教育。11月,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成立。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本科自主招生录取改革,不分专业自主选拔录取学生300名,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和人才选拔的对接,并首批推出5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至今已建有150多门。  相似文献   

5.
从本质上讲,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制度安排,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而不是一类课程,不是一种特殊能力的培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先后开始了通识教育的改革。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首次本科通识教育体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纪宝成校长在会议上作了“加强通识教育,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的讲话。经作者同意,本刊对讲话略作修改并发表如下,希冀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6.
元培学院以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命名,是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基地,借鉴世界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贯彻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方针,建立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计划和北大风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面向未来的交叉学科专业,建立前瞻性课程体系,创建全方位的高水平导师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的住宿制书院,搭建宽广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引领未来的人。  相似文献   

7.
历经六年元培计划实验班的通识教育试点之后,2007年9月6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正式建立,这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学院、只有学生导师而没有学科教师的学院。  相似文献   

8.
《高等理科教育》2010,(2):F0002-F0002
元培学院(以下简称“元培”)是北京大学于2001年推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元培计划”的一个部分。元培计划试验班历经六年后,北京大学于2007年9月正式成立元培学院。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15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十年院庆之际,来自海内外的本科教育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研讨会为元培十周岁送上祝福。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15所大学25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耶鲁大学、日本早稻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教育改革肇始于2001年,2007年9月正式成立元培学院。元培学院的第一种制度优势是给予学生更大的专业选择自由,学生入学时不确定专业,在三学期后经过通识教育以及若干专业的学习尝试之后再选择专业,选择  相似文献   

11.
自主招生制度是大学准入制度的核心之一,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哈佛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为美国和中国推行自主招生制度的典型高校,且两者各有千秋。从招生机制看,哈佛追求自由,复旦注重政治;从招生标准看,哈佛强调能力,复旦侧重水平;从招生程序看,哈佛崇尚自治,复旦偏重法治;从招生来源看,哈佛取向开放,复旦看重地域;从招生考试看,哈佛主张多元,复旦倾向统一。借鉴哈佛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应当改革统一招生模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完善高考科目设置,融通中学大学壁垒;扩大高校自主权利,切实推行学术自由;完善教育立法建设,努力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刘洁  张培富 《培训与研究》2007,24(5):91-92,98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教育制度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对复旦大学1978-1992年硕士研究生导师群体的籍贯、性别、学缘、年龄等元素的计量剖析,从中透视出我国这一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对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自主招生制度是大学准入制度的核心之一,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受政治体制、法律传统、社会形态的影响,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制度各有千秋。在招生机制上,哈佛追求学术独立,复旦注重政治功能;在招生标准上,哈佛强调能力,复旦侧重水平;在招生程序上,哈佛崇尚自治,复旦偏重法治;在招生来源上,哈佛取向开放,复旦看重地域;在招生考试上,哈佛主张多元,复旦倾向统一。总体而言,哈佛大学自主招生体现出大学自治的特色,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则具有政府主管的倾向。通过对二者的比较,为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作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制过于片面和功利,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录取形式,是我国高考录取体制和方式的重大改革,如能坚持和不断改进,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和教育科系呈现了不同类型大学共同举办的多元格局,复旦大学教育学系 是综合性大学文学院下设教育学科的代表。复旦大学教育学系经历了酝酿萌芽、蓬勃发展、动荡存续三个 阶段。其因地制宜、因校施策,走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探索发展之路。复旦大学教育学系师生规模适中,教 师质量较高,课程务实精要,管理严格规范,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校园活动丰富,彰显了复旦大学的理 念和传统,是复旦大学学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两校自主招考改革为主题,综述学术界的不同观点,总结自主招考改革的得失与走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该系统是按照信息化建设规范与设计原则设计的,是一个仪器共享整体解决方案,对各个模块的功能组成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从提高效率、简化操作入手,对资源进行一步整合,使仪器的共享率有很大的提高,对整个学校及院系的科研工作是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更好地为好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8.
日前复旦、交大的招生改革是上海市乃至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反映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趋向,即打破僵化的统一高考制度,不拘一格选择人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包括招生考试方式从统一到多元,高校依据自身需求采用适当的考试方式选择合适的人才,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最终建立具有多元、适切和自主性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的诞生源于教育为国、服务社会的精神。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百姓疾苦是复旦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复旦的成长得益于社会的关爱。她追求卓越,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百年复旦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服务上海,奉献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人均培养成本实证研究--以复旦大学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定量测算研究生人均培养成本和高校固定资产总值,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两大难点。本文运用《教育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较为科学地测算出了200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人均年度培养成本、人均教学成本、人均科研成本和固定资产总值。其结果如下:(1)博士研究生的人均年度培养成本、人均年度教学成本和人均年度科研成本分别为41413.18元、6269.62元和35143.56元;(2)硕士研究生的人均年度培养成本、人均年度教学成本和人均年度科研成本分别为35630.79元、10150.80元和25479.99元;(3)复旦大学固定资产总值为9510829029元;(4)复旦大学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和固定资产潜在租金总值为760866322.3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