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 ,是毛主席为克山师专前身———“萌芽学校”题字命名50周年。萌芽学校是由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1945年受党的派遣从延安到黑龙江省工作的高衡同志 ,按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创办的。高衡同志说 :“毛泽东同志是如此明确而全面地教育了我为农村服务的思想 ,行知先生则在他的全部教育观点与不屈不挠的事业上给我以实践的榜样。”并呼吁 :“我们教育同道应该以陶行知为师 ,勇敢地、热情地献身于农村大众。”于是他与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的几名同志和学生 ,在渺无人烟的大荒原上创办了“德都萌芽乡村…  相似文献   

2.
对萌芽学校办学基本经验的认识———纪念克山师专建校五十周年吴洪波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前身德都萌芽乡村师范学校(简称萌芽学校),是高衡(原黑龙江省文教厅厅长)同志于1947年春学习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借鉴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创办的一所半耕半读的...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20年代后期,继南京晓庄师范而创立的浙江湘湖师范,也是一所实践生活教育的新型学校.校长金海观(1897~1971)系浙江诸暨人.20年代初期,先后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和东南大学教育系,曾亲聆陶行知先生教诲,深受其教育思想熏陶.1930年,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被国民党政府借故封闭,陶先生处于极度困难时期,金海观接任湘湖师范学校校长后,继承了陶行知在晓庄开创的大师范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与陶行知是一生的同志与挚友。他随同陶行知创建了晓庄师范,并以晓庄师范作为自己办学的榜样和砥砺,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标,晚年多次来到晓庄,鼓励晓庄的师生铭记陶行知,继承陶行知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先后投身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留下极其宝贵的遗产。学习、研究、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办好师范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始自80年代。之后,我们成立了以研究陶行知教育理论为宗旨的教育科学研讨会,以科研带动教学、指导管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把理论付诸于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之中。199…  相似文献   

6.
学习陶行知     
要办好中国的教育,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科学体系来。陶行知先生最善于结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实际情况来研究教育。他抛却高官厚禄,脱下西装革履,亲自到农村去,与农民同甘共苦,为发展中国的乡村教育作了大胆的尝试。他创立的一套乡村教育理论,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作用。陶行知先生创造了丰富的教育理论,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教育遗产。他还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有的同志把陶行知教育思想概括为三个方面,我认为是很恰当的: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2010,(7):I0001-I0002
福建省长汀县新桥中心校创办于1918年2月,前身是福建省立乡村师范附属小学。这所省立乡村师范是根据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式的学校。乡村师范成为革命的摇篮,许多师生先后走向了革命道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黄亚光、童小鹏、何廷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乡村师范成立的那一刻起,这所学校便闪耀着陶行知教育思想智慧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南京晓庄师范八五届毕业生张桂英(女),王晓峰(男)主动要求到南京六合县八百乡马山小学创办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班,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得到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等单位的支持。四月初举行了命名仪式。政府和教育部门表扬他们自愿从城市到山区,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献身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教育事业,特拨给两千余元建设学校。这两位青年教师在晓庄师范上学时,受到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熏  相似文献   

9.
由江苏省教育学会、高教局、教育厅、南京市文教办、教育局、晓庄师范、新安小学等十三个单位发起成立的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于去年十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在晓庄师范举行了成立大会和首届学术报告会。会上交流了九篇论文,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张文郁教授应邀向出席会议的代表作了报告,他  相似文献   

10.
陈德全 《生活教育》2012,(14):32-34
冯玉祥与陶行知是同乡兼好友。陶行知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冯玉祥一直很赞同。1927年3月,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后,冯玉祥曾给予大力支持,慷慨捐赠晓庄师范办学,先后计有三千元。冯玉祥也曾多次到晓庄参观访问。由于冯、蒋一度不和,冯玉祥对晓庄的关心,以及与陶行知的友谊,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为人们所熟知,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陶行知的整个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还有一颗尚未被完全发掘出的明珠,而且越是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越显其远见卓识,那就是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开始倡导科学教育,他认为要救中华民族,必须使中华民族具备科学的素养,成为科学的民族,才能适应现代生活。他主张辩证认识科学,发挥科学的积极作用,又要注重培养科学伦理,提倡科学大众化,注重儿童的科学教育。为此,他通过创办晓庄师范学校、提倡“科学下嫁”、建立育才学校等一系列行动,践行自己的科学教育思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师范教育百年史中,师范教育家屈指可数,陶行知是其中的一位.陶行知是教育学家,也是第一流的师范教育家.陶行知同其所创建的晓庄学校在我国师范教育史上均享有特殊的地位.对晓庄办学实践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还可以为实现"川流不息的师范教育现代化"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不是学习音乐专业的,也没有从事过专职的音乐教学活动。但在他一生的教育实践中,却十分重视大众歌曲的社会作用,重视音乐教育。音乐是大众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九一六年,抱有教育救国思想的陶行知回国后,便致力于改造旧教育,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教育的活动,先后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主张。他赞同蔡元培提出的注重“美育”的意见,在一九二七年创办晓庄师范的时候,就明确规定了五项培养目标:健康的休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并把音乐列为正式课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1891—1946年)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提倡平民教育、乡村教育,主张教育面向人民大众。还创办了晓庄师范、上海工学团、重庆北碚育才学校等实验基地,身体力行实践其教育理想,成为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教育改革家。  相似文献   

15.
论“萌芽精神”———纪念克山师专建校五十周年史铁成吴洪波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原萌芽乡村师范学校)从创办到现在整整走过半个世纪的艰难历程,特别是在建校初期以高衡同志为代表的一代“萌芽人”,不但克服重重困难创办起萌芽学校,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对今天办学仍有借鉴...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非常重视普通民众和青少年的政治启蒙教育和参政议政能力训练,并在创办的晓庄学校、工学团、育才学校等推行政治教育、民主教育、民主训练。陶行知的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对当前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他的民主教育思想更是对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2 7年在北伐军向南京发起总攻的炮声中 ,陶行知在劳山脚下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他为晓庄师范制订了办学方针、建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并努力把教育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全国各地陶行知研究的形势发展很快,湖北省成立陶行知研究会,是件极令人欣慰的事情。自从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南京晓庄学校,开创他的人民大众教育事业以来,就有人开始研究陶行知。到本世纪30、40年代,随着陶行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声望愈来愈高,研究陶行知的人也愈来愈多。陶行知逝世后,中国共产党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赞誉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同志称赞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遗憾的是,在1951年发起的对电影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倡乡村教育的先行者。他在《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说:“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决心把乡村学校办成农村生活的中心,而当时最感困难的问题,是缺乏乡村小学教师,因此,他于1927年3月15日,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学校。该校于1930年4月14日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封闭。晓庄师范学校虽然存在的时间仅三年,但在旧中国师范教育的混乱中,找到了一条出路,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也在晓庄师范学校得以形成和发展。下面仅就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点粗浅的述评。  相似文献   

20.
<正>办学热情——陶行知与他的新安学校1929年6月6日,陶行知委派他的三个学生李友梅(中共地下党员)、蓝九盛、吴仁辅到苏北淮安创办晓庄师范苏北特约实验学校——新安学校(即现在的淮安市新安小学),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当时新安学校的建制分小学、初中和幼稚园,是我国较早的幼、小、中相衔接的实验学校。办学宗旨是实践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主张。培养对象是当地的农民子女和孤儿,以及党的干部子女。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