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民性改造思潮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人对于国民性改造的思想,萌芽于鸦片战争前后,到20世纪初成为富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并一直延续至今。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显示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学习西方认识的深化。本文所考察的是国民性改造思潮兴起的背景与思想渊源、以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的“性教育”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界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令人瞩目的“性教育”思潮。这一思潮是对传统性禁忌的全盘否定,其突出特征表现于其一,对性禁忌心态习俗的批判;其二,操究性教育的方法;其三,宣传性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围绕着如何改造中国,思想界风起云涌,百家争鸣,意识形态领域激烈交锋。传统封建阶级意识形态在时代的冲击下苟延残喘,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泮林革音在动乱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波澜,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经历了发展与流变,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渐成风潮却受其空想的局限终究不过南柯一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其真理性、广泛的代表性、正义性在广泛传播之中日益被大众接受,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建构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五四科学思潮并不等同于科学主义思潮,但其中确实包含着科学主义倾向,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五四科学思潮中之所以出现科学主义倾向,既与中国社会自身的内在需求有关,又与五四知识分子没有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联系.它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思想启蒙以及科技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年兴起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新途径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国外思想影响和19世纪下半叶一些思想家关于国民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改造国民性思潮中,思想启蒙家们批判了存在于国人身上的种种劣根性,大力提倡新的国民意识,积极探讨了“新民”的途径与方法,并把理论探索付诸实践。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表明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学习西方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夕,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是追求人的近代化的进步思潮,是中国近代化总体思潮中的一个构成部分,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形成的原因似有这样三个方面:历史的经验教训,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的影响与刺激。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是中国化走向现代的伟大转折时期,科学是引导这场转折的伟大旗帜之一,对20世纪中国化与中国思想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今天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的科学教育思潮是近代以来科学观念不断强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国外教育思潮大量涌入的结果。其基本内容包括提倡“科学教育化”和“教育科学化”两个方面。该思潮建立在片面性的科学教育救国论基础之上,但对当时的思想启蒙运动以及我国科教事业的现代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极大丰富和激烈碰撞的一个关键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争社会主义三种教育思潮.民族主义教育思潮因其自身局限和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并未得以实现.但民族主义教育思潮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采取虚心学习的态度,关注人在革命时期的发展问题,这对中国当代国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宣传科学形成一股显要的社会思潮.这既是爱国主义的进步思潮,又是反封建、倡民主的启蒙思潮.它不但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而且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学术等广泛领域走向现代化.与此同时,它又是一种有着严重局限的片面性思潮.它片面强调科学救国,但在旧中国,科学救不了国;它具有浓厚的科学主义色彩;另外还有影响范围有限,对科学研究提倡不够等诸多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妇女解放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重要一支,其主要内容有爱国救亡,反对封建礼教,树立独立人格,争取经济独立和争取教育平等等。五四运动推动了妇女运动,开创了妇女运动的新时代,妇女运动反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追求民主科学,勇于探索创新的五四精神。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关于"社交公开"的讨论伴随着中西思想的碰撞,是在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下,在呼吁男女平等、追求女子解放、争取女子权利的过程中展开的。五四时期的男女社交公开,极大地扩大了女性身体活动的地域空间,而且鼓励着广大女性冲破旧有的封建思想观念,引导着她们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对待男性,以一种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社会。一种新型的、和谐的社会关系逐渐形成,从深远的意义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丧葬礼俗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俗情与儒家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丧葬礼俗在五四时期受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批判,从而产生新式丧礼观。在新式丧礼观的影响下,五四时期的丧葬礼俗也发生了变化。这种些微变化打破了传统丧葬陋俗的凝滞状态,并不断向民间渗透,它最终必将引起丧葬礼俗普遍性与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辉煌成果,它同时也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产物,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承担着启蒙和救亡的双重使命。这一"先天不足"的历史因素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后天畸形"的隐性基因。当处在一个自由开放的话语环境中时,这种隐性基因还不足以给文学带来致命的破坏。可一旦整个社会的话语环境走向极端,一种精神的后遗症也就开始表现了出来,种种文学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含义的多值性,内含着对现代性理解上某种先在的片面性倾向。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文化现代性选择"方案"。在这一现代性"方案"中,也先天地存在着"整体性反传统"的内在缺陷,"五四"学者对传统的激烈偏执性否定和后来的某种程度的反思、调整,表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某种现代性悖论。  相似文献   

16.
近三十年来,对五四前后报刊的研究进入繁荣阶段,不仅在研究数量上大幅增加,而且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也均有突破。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将学界有关研究"五四前后报刊"的学术概况进行梳理、综述;同时分析总结学界目前对"五四前后报刊"研究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以期为深化"五四前后报刊"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是社会主义开始得到广泛传播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历史时期。本文阐明了先进知识分子在学习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运动中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 ,指出了他们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正确见解及其缺陷。试图说明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长时期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与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观有直接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思想产生于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明代中叶,他的学说中关于批判传统、重视人的个性解放及平等、博爱的思想,都闪烁着启蒙思想的光辉。五四启蒙运动中高扬理性、提倡个性解放等理念,也应从王学中吸取养料。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一翼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可以发现其中的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是不明显和不自觉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代女性新诗的作者诞生于"五四"启蒙时期,此时的女性自我一般都深受传统文化熏染,同时也接受新思想文化影响,开始与男性共同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初涉于世的稚嫩、现实的复杂、以及对于白话语言的生疏,对其诗歌创作水平产生了较大限制,使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书写显示出较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是一个学术开放的时代。李大钊在早期新文化运动中广泛研究和吸收包括英国学术思想在内的西方学术思想,形成富有特色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系,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李大钊在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过程中不仅仍然重视介绍英国的学术思想,而且对英国学术思想展开研究,吸收了其积极成果,从而对创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是五四时期介绍和研究英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