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以来,有关发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新闻,被各家新闻媒介“炒”得火热,并引发“考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热”。事实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现象,千百年来一直就客观存在着,当地老百姓也一直生活于此地,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而已。因为在1994年以前,一度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现在,它只排在世界大峡谷的第五位。 什么是新闻?众所周知,严格地讲,除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新鲜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之外,实际上还有一条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现的新鲜事实的报道”——向社会各界揭示大家原来不知道  相似文献   

2.
圈外的建树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做为通稿播发我采写的“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消息,由于它具有极其重大的新闻价值,此稿被评为1994年新华社好稿和中国科学院“科星”奖一等奖,但这仅仅是一位记者所得到的荣誉,与这一重大发现本身的褒奖无涉。因为“重大地理发现”与“重大地理发现报道”毕竟是两码事。但我要说的是,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发现上,我既是重要的发现者之一,又是这一重大独家新闻的报道者。当然,我的最初发现是在科学家深入考察的论文中,后又经过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人类有一个如果不是最大也是极为重大的地理发现:科学家确认,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消息是新华社1994年1月17日播发的。消息原题是:《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第一大峡谷》。这是世界性的大新闻。此前,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一直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而此后,世界各国的地理教科书和词典中关于大峡谷的内容,必然要改写了。历史的惊人之处还在于,发现这一新闻事实的人和发布这一重大消息的人,竟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什么?一个记者?他凭什么确定者?他…  相似文献   

4.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报道.这篇900多字的消息一经发出,就被全国28家省、市报纸采用,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报道。这篇900多字的消息一经发出,就被全国28家省、市报纸采用,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那么,这一新闻是怎样发现的呢? 首先要说到南迦巴瓦峰。1994年我曾采访过当时从南迦巴瓦峰地区探险考察回来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并写了通讯:《“神山”探索记》在《人民日报》配照片刊登出来。这便是大峡谷报道的最初积累。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消息在前几年就看到了。但是最近才知道,第一个提出这个课题的,竟是新华社的记者张继民。一个新闻记者居然能有重大科学发现,令人惊讶、深思。 1994年,张继民因其他报道需要,借阅了由3位科学家在1987年发表的论文《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初探》。当他看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几百公里长”、“峡谷平均深切度在5000m以上”时,猛然想起,在自己的记忆里,当时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只有二三千米深。相比之下,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应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吗?他向三位科学家提出了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认为他提得很有道理,也认为自己只注意了科学上的意义,缺乏“新闻敏感”。1994年4月16日,经过有  相似文献   

7.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 通过电波向全世界庄严宣 告了一个让华夏子孙激动不已的新发现: “中国科学院地理学家杨逸畴、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植物学家李渤生日前一起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上第一大峡谷!这一重大发现得到了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教授的赞同和支持。” 时隔4个多月后,我作为成都军区政委张志坚中将带领的联合工作组的一员,乘直升机飞越了这世界第一大峡谷,赴墨脱看望那里的官兵。  相似文献   

8.
听多了好消息太少的抱怨,却不期然看到一篇众口称道的好新闻。新华社记者张继民采写的《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900多字的消息,竟把个崭新的“世界第一”毫不犹豫地推到了读者面前。 据作者称,他实际上是在为另外一篇采访,抱回了大堆的科学论文、资料,想从中了解雅鲁藏.布江地区的地貌、植被、江水流速等等。这天,他在权威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     
《中国记者亲历丛书》 《中国记者亲历丛书》已有两册面世,一本是《穿越大峡谷》,另一本是《世界在你眼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为丛书撰写了题为《记者是从事件中走出来的金凤凰》的序言。 《穿越大峡谷》的作者杨西虎和张军,分别是中国环境报和中央电视台记者,他们共同参与了1998年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活动,书中激扬、深情的文字和大量精美的照片,记录了这一中国记者和科学家携手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的人类壮举。 《世界在你眼前》是由70多名记者写就的一篇篇短文,是近年来《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上文章的精选,作者多是驻外…  相似文献   

10.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发现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退居其次,人称本世纪末国际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 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的张继民毕业于北大历史系。从1982年他干记者始便与科技报道结下不解之缘。他先后走南沙、闯南极,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写下三部著作。随着1998年10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他与其他三位科学家的名字被永远载人史册。 怀着对同业者的敬意与好奇心,我走访了张继民。 站在张继民面前,我觉得他与《走进世界第一大峡谷》封面照片上的形象悬殊:脸上被高原日晒风吹镀上的黝黑已经褪去,鼻梁上多了副眼镜,略显文质彬彬;伴随瘦削的脸部轮廓和全身浮肿的消退,也带走了一位探险家的粗犷气质,这便是文人张继民。  相似文献   

11.
如果用“世界之最的探险,发现了世界之最的大峡谷”来概括杨逸畴他们的探险功绩,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12.
3月19日,河南日报社的大院内。 阳光下,“大河报”三个铜字熠熠生辉。 铜字下,那道红色横幅轻轻飘荡,“大河报赴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采访组出发仪式”惹人注目。 横幅下,语笑盎然的编辑记者们簇拥着今天的主角杨锐、王建立——担负着大河报创刊以来为时最长、携带设备最先进、工作最艰巨、环境最恶劣的采访活动的两位记者。 他们将随省地矿厅科学考察队万里西行,到被称为世界上最深、最长、最高的峡谷——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采访。在这之前,当得知省地矿厅这次在国家中标考察大峡谷时,报社就开始了同步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地理地貌的认识加深,又出于拓展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人很想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山川水网、戈壁大漠、奇岩异洞赋予新的定义,比如纳入世界的或中国的自然奇观排序,以此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去年我到了青海省祁连县,县里的人就对我透露一个重要信息,他们准备正式对外称,发现地处这个县的黑河大峡谷是世界第三大峡谷。我当即说出我的意见,这万万使不得,未经权威的专业测绘人员对黑河大峡谷施测,以及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随便冒叫一声是要承担责任的。我说这话是有前车之鉴的,有人已经因此惹出麻烦。在祁…  相似文献   

14.
引子:这里是世博会的“冰点” 当世界瞩目中国美丽的“彩云之南”时,云南在它最美的地方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选了8个分会场、“十八大景点”;但云南西部一个地裂天开、神奇壮丽的地方却不在这份清单里。 它就是世界级地理奇观,地球上的第三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夹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断裂带之间,平均谷深2000米,峡谷总长316公里。它本是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二大峡谷,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使它退居世界峡谷鼎足之三;但它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风采仍在世界三大峡谷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5.
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没有被人发现,很容易理解。可是,蔚为壮观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直到16世纪才为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16.
这是本文作者夏秋季节通过海事卫星从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发回的现场报道。它虽然是野战环境下的急就章,但真实、鲜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染力。原始而神秘的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对全人类都充满诱惑。在科学探险家眼里,它是“地球最后的秘境”,而在边防战士眼里,它是祖国神圣的领土。我军戍边卫国,必须征服一切险恶的自然环境。应该说,有科学探险的地方,就应该有我军的军事科考研究。山地步兵挺进世界第一大峡谷演兵布阵,在我军训练史上是第一次。这组探险报道充分反映了我军在这一地域的军事活动,值得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雪域绿洲》拉萨东去八百里两岸青山一水依不是江南胜江南烟雨朦胧画林芝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藏语意为"太阳的宝座"。这里平均海拔310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暖湿润、生态环境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旅游区,素有"人间香巴拉"、"生态绿洲"、"高原氧吧"等美誉,是进入青藏高原旅游的适应性平台。林芝以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和中国最美的雪山一南迦巴瓦峰著称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异常  相似文献   

18.
<正>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我国迄今可见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仅将有文字记录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也将世界范围一脉相承、延续使用的文字历史,推进了近5个世纪。甲骨文发现以来,一代代学人爬罗剔抉,寻坠绪于茫茫,考释文字,印证历史,推动甲骨文学逐渐发展为一门世界性专门学科。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甲骨文学科的发展,在2016年举行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作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10月22日,"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以甲骨文为专题的文化展,也是国家博物馆馆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规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06年第6期发表陈玉祥、章顺湖的文章《新闻发表与发现新闻》。文章说,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摇身一变而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世界上哪些客观事实能够得以传播,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发现。文章认为,新闻发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贯穿于新闻产生的全过程,体现在采写实践的多个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2006,(10):42-42
《军事记者》2006年第6期发表陈玉祥、章顺湖的文章《新闻发表与发现新闻》。 文章说,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摇身一变而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世界上哪些客观事实能够得以传播,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