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离不开计算,堂堂练,天天算,是培养学生良好 审题习惯的好机会。不少学生做计算题时,没有审题的习惯,认为算式中的数据和运算关系都是明摆着的,不审题也照样进行计算,由于不审题忙着算,造成计算出错或多走弯路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要重视审题这个重要环节,通过审题,审查对计算的要求,看清算式中的数据,弄清算式  相似文献   

2.
不少学生认为解应用题时要认真审题,四则混合运算就没有什么“题”好审了。因此,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只粗略地看一下题目就动笔计算。如5.8 0.2-5.8 0.2这样一道校为简单的混合运算式题,由于题中数字和运算符号的干扰,有的学生计算结果为0。这就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只想到“简便运算”,随意改变题目的运算顺序而造成错误。又如3.14×4.6 7.2×3.14-3.14×1.8题中,数据较大,计算麻烦,学生往往只知按运算顺序提笔  相似文献   

3.
在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我们常发现学生计算速度较慢或计算出错,究其原因,往往并不是由于法则不熟练或运算顺序没有牢固掌握所致,而是由于不良习惯所造成。如何通过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培养学生在计算前,认真读题、审题,正确洞察题目结构,按运算顺序和法则进行运算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有的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时常出现计算速度较慢或计算出错,究其原因,往往与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因此,通过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小学生好胜心强,求快心切,往往见题就做,顾前不顾后。因此,就要要求学生在计算前认真读题,并按下面步骤审题:1.洞察题目结构,弄清式题里有哪些运算?有没有括号?2.找出解题途径,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3.没有算到的部分怎么办?4.能否运用简便算法?如,计算120-(81+38…  相似文献   

5.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题习惯常俊认真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不认真审题,草草地念一遍题,就列式计算。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认为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抓好审题习惯的培养。。1、培养学生会“读题”低年级学生不理解读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孟传敏 《小学生》2013,(5):28-28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是重要的知识技能,应用最为广泛。它贯穿到整个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纵观小学数学新旧教材,历来都非常重视计算教学。下面谈谈计算教学中我的几点做法。一、认真审题,准中求活很多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常常拿到题就做,往往没有审题的习惯,认为算式中的数据和运算关系都是明摆着的,不审题也照样能进行计算,由于不审题忙着算,造成计算结果不是错误多,就是计算不合理。因此,我要求学生做计算题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就是要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想就是想一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什么地方可以用口  相似文献   

7.
百花园     
一要注意充分协调好师生的双边关系,多让学中尝试练习,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习惯。二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关键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及一些概念,只有充分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以上知识,学生才能在计算过程中采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三要注意加强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要正确迅速地完成一道试题的解答,关键的第一步是审好题,选择最佳的解答方法。而大多数学生往往是拿过来就算,很少考虑哪种解法简单一些。因此,…  相似文献   

8.
一提审题,人们往往联想到应用题。其实,计算题同样需要审题。这是保证正确、迅速进行计算的重要一环,怎样教学学生审题呢?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教学生看清题中的运算符号,决定计算的顺序。  相似文献   

9.
朱成星 《学子》2013,(3):55
一、要加强习惯的培养不良学习习惯导致成绩不理想,在计算方面表现得大为突出,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1.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认真读题,长期以来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学科需要重点关注的,与数学学科似乎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良好的阅读题目习惯与审题能力在数学上更为重要。学生许多计算错误就是因为看题不清,有把数字看错了,有的把运算顺序看错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的正确率,就必须从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入手,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首先,培养认真读题的意识;其次,抓住关键字词的理解;再次,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最后,进行对比式题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陈艳 《甘肃教育》2011,(7):74-74
学生的数学习题解答出现错误往往是由于他们审题不细或审题错误直接导致的。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而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因此,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混合运算包括含有不同级运算的两三步计算式题和带有小括号的两三步计算式题,是加、减、乘、除计算的复习、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熟练地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做混合运算式是的正确率并不高,出现运算顺序的错位。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学生解题时随意性较强,没有认真审题。我开始教学计算这类题目时,强调必须先用横线划出先算的部分,再计算。如:  相似文献   

13.
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拿到题目不认真审题,尚未全面理解题意,就列式计算,结果往往出错。如果要他把题目再细读一遍,他才恍然大悟,并能列出正确的算式。这说明认真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 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真读题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三点:①能正确,流利地读题,不读破句,不添字、漏字;②弄清题目中字、词、句的含义以及数学术语、数字、单位名称等,理解题目中讲的是怎  相似文献   

14.
芮正华 《成才之路》2013,(33):35-36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孩子做题目,往往依赖老师或家长帮助其读题,分析题意。同样的一题,教师读题后再做,比学生独立解题的正确率会高出很多。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归结为孩子马虎、粗心等。其实,深入地分析,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是孩子读题能力的薄弱。读题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是解答问题的第一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于题目含义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浅层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读题、审题。  相似文献   

15.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把握好运算顺序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为了让学生在四则混合运算时对运算顺序不误解、不混淆,教学时教师应先指导学生正确审题,再准确地读题,并用序号标明式题的运算顺序,最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新生的读题、审题习惯没有培养出来,由于识字量少,做作业和考试时,都是由教师或家长读题讲解。到了二年级,放手由学生自己读题时,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差距很明显。有的学生读题磕磕巴巴,一道题里有好几个不认识的字,根本连题目都读不通顺,何谈理解题意?有的学生求成心切,读题速度很快,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怎能不出错误?有的学生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做题,根本不看题目要求,岂不知此一题非彼一题,岂能这样迁移?审题是解题的基础,从低年级就培养学生好的审题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便计算是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计算技能。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增强他们的对比辨析、从整体把握简算知识结构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简算观,以提升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尚处在培养初期的二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认真读题特别重要。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地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建议审题时做到以下几点:一、认真读题,看清题意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  相似文献   

19.
李兰 《理科爱好者》2023,(4):173-175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条件,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读题与审题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题与审题能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文章分析提高小学生读题与审题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实际教学出发,对多个教学案例进行解析,探究提高小学生读题与审题能力的策略,旨在帮助小学生积累读题经验,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四则混合式题时,学生往往有拿到题目就急于计算的习惯。他们以为只要按规定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去算总不会出错。殊不知,有许多四则式题里面都包含着能够简算的因素。如果拿到题目能先进行总体观察,分析出算式的结构特点;挖掘出能够简算的因素,灵活设计运算方法,则计算时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下面结合例题,谈谈如何进行四则混合式题的“妙解巧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