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晓英 《上海教育》2013,(22):58-61
通过引领课程改革、研究课程建设、盘活课程资源、指导教师发展、服务基层学校、优化内部机构、整合多方力量,金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构建了区域课程领导、运作、推进、评估以及培训保障机制,在区域课程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建邺区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整体性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当前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课程建构系统性不足,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不够,课程建设中的家庭因素关注较少,以成绩为核心的学业评价体制的制约等。南京市建邺区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通过区域推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课程整体建构研究",实现从区域层面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一是多元分析,形成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二是立足校情与生情,强化课程的落地实施;三是形成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化校本课程;四是以项目研究为引领,加强组织保障;五是注重统筹,优化区校一体课程建设方式;六是多维评价,强化以评促建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区域推进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带动课程的实施,引领学校构建有特色的实施内容,促进课程实施队伍的梯度建设,引领教师关注不同课型的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
学校发展进入3.0时代,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关注技术与学习的融合,重构学习方式;迎接智能社会的到来,重构学校课程;遵循“人本、开放、智能”理念,重构学习空间。区域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基本策略为:基于创新扩散的分层推进策略,基于教育生态系统理论的统筹整合策略,以“未来课堂”为核心的价值引领策略,面向未来、兼顾现实的循序渐进策略,以期能为区域整体推进未来学校建设提供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课程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四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型高校跨学科课程构建的动力结构模型,研究了跨学科课程构建的具体路径,并结合典型应用型高校的建设经验,详细讨论了具体的跨学科课程构建实例,为应用型高校“可持续、螺旋上升的跨学科课程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促进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教学实践方式。从系统思维出发,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要以跨学科素养的养成为统领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目标具体化、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内容结构化、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依托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情境化、以“教—学—评”一致性为载体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评价科学化。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进路为:优化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彰显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重要课程地位;回归学生现实生活,找准跨学科主题教学系统设计的着力点;构建跨学科共同体,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德育》2014,(24):I0002-I0002
重庆市南岸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主题,坚持一个核心,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是以立德树人引领区域课程领导力建设:南岸区与国家专业课程研发机构合作,区域整体推进课程领导力项目,全区每一所学校都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深化课改为目标梳理了学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二小学校立足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沃土,紧紧抓住特色发展的核心——课程,坚持融合与创新:小学校办大教育,构建整体推进框架;突出课程内涵,搭建三大校本课程群;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育人。学校基于特色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持续探索、总结、优化实现“五育”并举的有效途径,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培养具有大庆品格的新时代好少年。  相似文献   

9.
聂隽 《现代教育》2023,(11):40-46
笔者以“黄河情生态行、寻迹黄河古村落”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总结提炼了初中开发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一般规律:第一,发扬地方特色,挖掘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第二,明确课程定位,叙写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第三,分类梳理资源,编写跨学科主题课程资料;第四,细化课时内容,进行跨学科主题课程实施;第五,着眼学生发展,构建跨学科主题课程评价。开展中小学跨学科主题课程的研究有利于落实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实现课程育人。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课程建设、实现课程整体育人价值是当前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区域高中学校课程建设质量,发展教师课程能力,北京市海淀区不断探索、持续实践,形成了“问题诊断先行、研修课程支撑、精准指导跟进、实践行动落实”的学校课程整体优化的区域推进机制,通过“点面结合、区校联动、理论引领、实践跟进”,以课程建设促进学校育人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之间各自为政,制约着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李沧区教体局认真履行区域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推进之责,逐步探索出一条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新路,并取得良好成效。然而,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能力不足、学校特色片面发展、学校课程评价标准模糊仍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难题。基于此,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亟需做好统筹规划,在课程框架构建、学校特色发展、学校课程目标制订等方面做出改进,以提升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小学课程建设存在缺乏统筹规划、缺失专业规范和专业培训不足等问题,以项目驱动的区域推进策略,能实现中小学课程建设政策导向具体化、专业引领实践化、资源共享平台化.2015年以来,深圳市基于中小学"好课程"项目驱动,形成政策导向、专业引领和资源共享组合策略,构建起独特的课程建设区域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五育融合”是学校教育整体价值的实现,是文化、课程、学科与制度育人的整体体现。新时代学校美育也应注入新的内涵,即生活性、人文性和创造性,其价值体现在它是德育的基础,能促进社会和谐。当前学校美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一是树立跨学科融合理念,构建学校“大美育”格局;二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徐燕娟 《江苏教育》2023,(48):28-32+3
在新时期,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学校顶层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优化课程组织的必然之举,是发挥跨学科主题学习育人价值的本真诉求,是改善跨学科主题学习困境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可以从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创新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整合资源并创设学习场域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指向学习方式变革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先后经历了"文革"后学校课程的恢复重建、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改革向纵深的全面深化四个重要阶段,成就斐然。具体表现在:实践层面,建立了规范统一的、高水平的国家课程体系;积极开展课程理论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论体系;在保证规范统一的前提下,学校的课程结构及其形态日益丰富,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程的数字化建设与时俱进,取得了重大突破;掀起了学校课程建设的热潮,学校课程进入整体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课程基地建设中的学校文化、课程重建两个要素的研究,在尚湖生态文化引领下变革孩子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构建"一核四区"的课程模型,建设综合实践课程基地。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市在持续推进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中,构建教学管理新机制,建立并有效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估制度、导学制度,保障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深化校本教研,建立市、县(区)两级校本教研管理机制,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加强针对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指导,逐步构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新型教研文化:加强课程领导,实施课题带动策略,坚持区域推进、以点带面、经验分享的工作推进机制,建设充满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校本课程;探索中考改革,为学生全面发展导航。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家庭教育水平,助力家长提升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能力,广州市荔湾区合兴苑小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基于学校实际的家庭教育课程建设探索和实践。基于此探索和实践,文章通过明确定位,变革与深化家庭教育理念;立足实际,搭建家庭教育课程建设的逻辑架构;培养师资,提供家庭教育课程建设的先行保障;整合资源,构建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示范引领,搭建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等途径,分析如何系统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并辐射示范区域学校,为提升区域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原平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课改理念的理解与认同、示范学校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区域整体推进四个阶段。总结反思十余年的课改实践,我们深感只有狠抓课改,建设高效课堂,实施精细管理,才有利于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使基础教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驶人教育发展的快车道,才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原平教育事业的大振兴、大跨越、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让国家颁布的正式课程转化为学生习得的经验课程,区域教研部门应整合力量、系统设计、整体规划。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经过十年探索,以落实国家课程要求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以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为主线,以国家课程区域性转化为抓手,构建了国家课程区域性转化行动体系,为区域学校提质增效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