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人在完成工作记忆任务时前额叶的激活模式,并结合行为学表现评价急性弹力带运动对其工作记忆的改善效果。方法:招募20位高龄老年人,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采集N-back任务和前额叶皮层的激活情况。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实验条件、记忆负荷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以及简单效应。结果:运动条件的正确比例分数显著高于控制条件(P=0.01),正确率显著高于控制条件(P=0.02),7条通道的激活水平均表现为运动条件显著高于控制条件。结论:中低强度的急性弹力带运动可改善高龄老年人的工作记忆表现,对中、高记忆负荷影响具有选择性,可通过提高背外侧前额叶和额极区的激活水平改善工作记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负荷引起执行功能变化的脑机制。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谱功能成像(fNIRS),测 量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16名大学生局部脑区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并考察神经激活与行为表现的关系。结果:行为试验中,运动任务的反 应时显著低于对照任务(t(1,15)=-4.93,P<0.001)。近红外光谱试验中,右侧前额叶皮质区(R-DLPFC),运动任务的oxy-Hb信号显著高于对照任务 (t(1,15)=4.25,P<0.001);右侧额极区(R-FPA)上,运动条件下的oxy-Hb信号也显著高于对照任务(t(1,15)=4.06,P<0.001)。结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短 暂提升大学生的执行功能水平,其中,Flanker任务的行为操作表现有所提高,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R-DLPFC)与右侧额极区(R-FPA)的神经 激活水平有所增加,且局部脑区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与行为操作表现的提高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据分析法研究弹力带抗阻练习对4-6年级学生位移速度的影响,经过8周的弹力带练习对比试验,得出数据。最后通过总结、整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弹力带抗阻练习对4-6年级学生的位移速度有显著影响。2.使用弹力带抗阻练习的学生的位移速度显著高于未使用弹力带阻力训练的学生。3.较单一的弹力带抗阻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位移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空间场景下不同水平定向运动员空间距离感知的特征。方法:采用2(运动水平:专家、新手)×2(场景类型:地图场景、实景场景)的混合实验设计,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测量在空间距离感知任务下定向运动员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腹外侧前额叶(VLPFC)中含氧血红蛋白(Oxy-Hb)浓度变化。结果:1)在地图场景条件下,专家组正确率显著高于新手组,反应时显著短于新手组;在实景场景条件下,专家组正确率显著高于新手组;专家组和新手组在实景场景下正确率显著高于地图场景,反应时显著低于地图场景。2)新手组在L-VLPFC、R-VLPFC和L-DLPFC脑区Oxy-Hb激活显著,且实景场景激活程度大于地图场景;专家组在L-DLPFC脑区Oxy-Hb激活显著,且地图场景激活程度大于实景场景;实景场景条件下,L-VLPFC、L-DLPFC和R-DLPFC脑区Oxy-Hb激活显著,新手组的血氧浓度高于专家组。3)专家组在地图场景下行为绩效与L-DLPFC脑区的激活水平显著相关;新手组在实景场景下行为绩效与L-DLPFC和R-DLPFC脑区的Oxy-Hb激活水平显著相关;专家组和新手组的Ox...  相似文献   

5.
评价抗阻训练对改善老年人肌肉力量的效果,为抗阻训练处方的制定提供依据,以MEDLINE和PUBMED为文献主要来源,搜索1990~2010年间公开发表的抗阻训练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影响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合适的文献,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和相关数据提取。结果对30篇文献进行元分析后发现,抗阻训练后,老年人腿部伸肌群最大力量加权均数差为6.78 kg,95%可信区间为5.92~7.64 kg,平均最大力量增加了24.2%;腿部屈肌群最大力量加权均数差为1.03 kg,95%可信区间为0.93~1.14 kg,平均最大力量增加了20.3%。卧推最大力量加权均数差为11.52 kg,95%可信区间为10.74~12.29 kg,平均增加了26.9%。说明抗阻训练是能有效改善老年人增龄性肌肉力量减退的干预手段;大强度的抗阻训练较中等强度或小强度的抗阻训练更能有效增强老年人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6.
长期规律的体育运动均可有效地改善其不良的脂质结构,并能延缓因增龄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使冠心病的危险性显著降低。目前WHO已将体育运动过少列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运动训练对血脂水平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综述旨在阐明耐力运动和抗阻运动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体育的方式促进脑育是当下学术各界的热议主题,包括不同类型和不同剂量的运动方式对脑智不同层面的提升和改善。文章以抗阻运动的独特性作为切入点,梳理总结抗阻运动对脑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基于体育运动提高儿童青少年脑智途径的科学理论,进一步论述抗阻运动在合理运动负荷、丰富动作技能、增添情景互动、改善心理状态四大方面的具体实现途径与针对性效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摄入糖加蛋白质运动饮料对男运动员一次抗阻运动后血液雄激素应答的变化,探讨糖加蛋白质补充对急性抗阻运动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18名男子力量项目运动员在一次抗阻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分别摄入糖加高蛋白饮料(HP组=6人,糖∶蛋白质=3∶1)、糖加低蛋白饮料(LP组=6人,糖∶蛋白质=6∶1)或纯糖对照饮料(C组=6人)。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和运动后次日晨采集血样,测定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HEAs)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果相同时间点各组的T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C组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和运动后次日晨的FT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同时间点的HP组和LP组的FT水平(P<0.01,分别);LP组运动后即刻的FT水平明显高于HP组的FT水平(P<0.05)。C组运动后即刻的DHEAs水平明显低于HP组的DHEAs水平(P<0.05),次日晨的DHEAs水平明显低于HP组和LP组的DHEAs水平(P<0.05,分别)。C组次日晨的SHBG水平明显低于HP组和LP组的SHBG水平(P<0.05,分别)。结论摄入糖加蛋白质比例为3∶1和6∶1运动饮料能促进男性力量项目运动员抗阻运动后机体组织同化作用,能促进机体运动能力的恢复和提高。摄入糖加蛋白质比例为3∶1的运动饮料更有利于运动后疲劳的恢复和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王静  刘欣  王晶晶 《体育科研》2015,(4):70-74-79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运动疗法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氧运动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并推广,但抗阻运动的作用却未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肌糖原合成、线粒体功能、脂质积聚、心理健康等几方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建立2型糖尿病科学、全面的运动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流式细胞术测试的方法,对温州市老年自行车队30名从事8年以上的运动员,通过二次不同强度的骑车锻炼后,对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次采用中低强度骑车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优于第二次大强度的效果;老年男女对不同的运动强度锻炼后,免疫功能无显著差异。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应采用低强度,不适合大强度运动。采用T细胞CD3、CD4、CD8、CD4/CD8的测试,作为评价锻炼效果是现行评价方法中的较优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运动疗法,探究运动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运动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鞍山市长大医院康复科30例发病4-12周的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后疗效对照,采用FMA运动功能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定,比较老年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达到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目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两种常见运动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内脏脂肪、肝功能与脂代谢治疗效果对比,为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集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文献质量,Review Manager 5.3软件meta分析。结果:1)内脏脂肪与脂代谢方面,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之间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肝功能方面,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氨酰转移酶(GGT)在两种运动间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有氧运动对AST在“年龄<52岁”、“BMI≥28”、“干预频次为3次/周”、“干预周期≤12周”亚组中改善效果比抗阻运动好;对ALT的改善在“BMI≥28”、“干预频次为3次/周”亚组中效果更佳。结论: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比,对NAFLD患者内脏脂肪、肝功能与脂代谢治疗效果均无差异,两种运动方式的干预效果相近;但不同亚组仍表现出差异,有氧运动组AST在低龄、高BMI、短干预周期和短干预频次组改善效果更佳,ALT在低龄、短干预周期组具有更好效果。提示患者应根据自身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及自身运动情况等,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进行,而当患者需要改善AST与ALT时,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膜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影响,探讨抗阻练习延缓衰老的机理。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T)、D-半乳糖衰老组(D)、D-半乳糖衰老加运动组(DT),每组8只。检测线粒体膜PTP开放程度、膜电位、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线粒体相关酶活性。结果注射D-半乳糖导致线粒体膜PTP开放、膜电位降低、膜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增多及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受损,而抗阻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这些现象的发生。结论负重爬梯运动训练作为一种新的抗阻运动模型,可通过降低线粒体的氧化损伤,有效保护线粒体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抗阻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的影响,以及对下丘脑TGF-β1、Smad2/3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液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二甲双胍和抗阻爬梯干预,Western-Blot法检测糖尿病大鼠下丘脑TGF-β1、Smad2/3蛋白表达量。结果:二甲双胍和运动均有一定降血糖效果,以药物治疗最为明显,联合干预的效果低于单独干预;二甲双胍和抗阻运动干预及其联合干预,Smad2/3、TGF-β1表达无明显的改变。结论:6周的糖尿病进程可能没有损伤大鼠下丘脑,抗阻运动和二甲双胍药物干预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可能存在一定的抵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8周跑台抗阻运动对增龄大鼠血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股四头肌AMPK、PPARα、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自然增龄至18月龄后,随机分为安静组、0%、30%、50%和70%最大负重组进行8周的跑台抗阻运动,坡度35°,跑速15 m/min,隔天1次。用氧化酶法检测大鼠血清FFA、TG、LDL和HDL,用RT-PCR法检测大鼠股四头肌AMPK、PPARα和PPARγ的mRNA表达。结果:(1)与安静组和0%最大负重运动组相比,30%最大负重运动组的血清LDL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与安静组和0%最大负重运动组相比,30%和50%最大负重运动组的股四头肌AMPK mRNA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安静组和0%最大负重运动组相比,30%最大负重运动组的股四头肌PPARα mRNA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安静组和0%最大负重运动组相比,30%最大负重运动组的股四头肌PPARγ mRNA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0%最大负重运动组的股四头肌PPARγ mRNA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周跑台抗阻运动令运动组大鼠的血脂水平向有利于机体健康的方向变化;不同负重强度可影响血脂及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以30%和50%的最大负重量较为合适;抗阻运动可能通过激活股四头肌AMPK而引起PPAR受体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摔跤运动员血瘦素的分泌特点、与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一次性抗阻运动对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以男子摔跤专业运动员(n=12)为实验对象,以运动爱好者(n=14)和非运动爱好者(n=12)为对照,对安静时血瘦素的分泌特点及与体成分的关系进行分析.抗阻训练后,30min,再次测定血瘦素水平,对比研究专业组抗阻训练前后血瘦素的变化.结果:安静时,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体脂、体脂%及体重指数显著高于运动爱好组和非运动爱好组(P<0.05).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与体脂、体脂%正相关(P<0.01),与体重指数间不具有相关性(P>0.05),非运动爱好组的血清瘦素与体重指数高度相关(P<0.01).但是各组间单位体脂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摔跤运动员在进行抗阻训练后30min,血瘦素水平下降8.7%(P<0.001).结论:1)摔跤运动员体成分发生了改变;2)体脂是血瘦素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3)一次性抗阻训练能下调男子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负重爬梯模型进行抗阻训练,观察年龄和抗组训练对SAMP-8小鼠体重、SI及骨骼肌氧化应激的影响.40只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成青年安静组(YC)、青年抗阻组(YR),老年安静组(OC)和老年抗阻组(OR).抗阻训练组进行8周爬梯运动,每周3次.通过比色法检测T-AOC、SOD活性和MDA含量,ELISA试剂盒测定8-OH-dG的含量.结果:各组的体重均没有明显的差异,而YC组的SI明显高于OC组(P<0.05),其它各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YC组总SOD活性和T-AOC高于OC组(P<0.05),YR组的总SOD活性和T-AOC明显低于YC组(P<0.05),而OR组的总SOD活性高于OC组(P<0.05),T-AOC却与之相反(P<0.05);OC组的8-OH-dG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YC组(P<0.05),YC组与YR组的8-OH-dG的浓度无显著差异,而OR组的8-OH-dG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OC组(P<0.05),YC组MDA的质量摩尔浓度低于OC组(P<0.05),YR组和OR组MDA的质量摩尔浓度低于YC组和OC组(P<0.05).结果说明:1)在衰老过程中,SAMP-8小鼠的体重未发生明显的变化,SI却有明显的变化,表现出了骨骼肌衰减的特征,而抗阻运动对于体重、骨骼肌质量的改变均没有影响.2)衰老时,骨骼肌的抗氧化水平明显地降低,而氧化损伤却显著增高,通过抗阻训练可以明显逆转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功能、炎性因子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以54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运动A组(n=18)、运动B组(n=18)和对照组(n=18)。运动A组进行为期12周,4次/周的24式简化太极拳运动;运动B组进行12周太极拳联合渐进抗阻运动(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PRE);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对3组受试者微血管反应性、经皮氧分压、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及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测试。结果:实验前后,3组受试者微血管反应性、IL-6、TNF-α、IFN-γ、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显著(P<0.05)。其中,实验后运动A组、运动B组微血管反应性、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且运动B组显著高于运动A组(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Ⅱ型糖尿病(DM)大鼠进行爬梯抗阻训练基础上联合低能量激光照射(LLLT),观察2种治疗方式联合对DM大鼠骨量及骨结构性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高脂STZ注射方法构建DM模型大鼠。30只构模成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单纯糖尿病大鼠组(DM)、抗阻训练的糖尿病大鼠组(DME)和抗阻训练联合低能量激光照射的糖尿病大鼠组(DMEL),正常饲料喂养为C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ON)及DM组大鼠不做运动,DM组、DMEL组均进行爬梯抗阻训练8周,其中DMEL组还接受每周3次的LLLT照射。8周后处死动物取材。应用Micro-CT对右侧股骨进行定量分析。观察BMC、BMD及骨的微结构变化,随后提取RNA,应用RT-PCR方法检测相应骨合成代谢标志基因(Osterix、Runx2、OCN、TGF-β)的mRNA表达。同时取右侧胫骨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治疗手段介入8周后,与DM组比较,DME及DMEL组大鼠实验结束后体重均明显增加,血糖浓度也显著下降。Micro-CT结果显示,DME及DMEL组大鼠较DM组骨量(BMC)明显增加,且骨密度(BMD)显著升高。BV/TV分数值、Tb.Th及Tb.N均明显提高,Tb.Sp明显下降,且DMEL组大鼠BMD、BV/TV以及Tb.N也明显高于DME组。生物力学检测发现DME组及DMEL组大鼠无论是最大载荷、刚度以及断裂负荷的数值较DM组都有所增加。结论爬梯抗阻运动可提高DM大鼠BMC、BMD,改善骨的微结构,促进成骨基因的表达,提高骨的生物力学性能。联合LLLT照射后,抗阻运动对于DM大鼠BMC、BMD、骨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物力学性能的正性效果均被扩大,主要可能因为联合LLLT后,相关成骨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证明下肢后肌群(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小腿三头肌等)伸展性对老年人下肢运动能力和姿势的影响,我们对60—65岁老年人和18—24岁年青人(对照组),分男女两类两组进行了“仰卧钩脚直膝屈髋”、“常态走路步幅”、“立正膝间距”等三项指标的人体测量.将获得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揭示了老年人下肢后肌群的伸展性与对照组比较减退极明显(P<0.01).并与老年人下肢运动能力的下降、姿势的退行性变化之间高度相关(男、女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均P<0.01).提示老年人应注意加强下肢后肌群伸展性的运动锻炼,同时也为老年人预防与延缓下肢后肌群伸展性的减退,选择相应对策和方法手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