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航科技创新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民航的科技创新,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这套评价体系了解民航行业内各企詈科技创新的水平,为政府指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制定相关政策以及企业对自身科技创新程度的把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民航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任务策略下的全民航共同奋斗的战略目标.在分析建设民航强国和创新型民航所面临的科技挑战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民航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强民航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民航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实现民航强国的科技支撑引领的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我国民航发展的形势出发,论述了民航科技工作现状,提出应从科技规划、人才培养、资金投入、资源整合、重大项目研究以及科技交流合作等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民航科技管理工作,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胡鞍钢  任皓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2):1341-13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与战略规划,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世界强国的新时代。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发展道路选择无疑成为我国当前科技工作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中之重。文章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出发,通过回顾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与战略路径选择,从人才、科技、经济、产业相结合的多重视角,前瞻性地讨论了2050年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政策与路径选择,提出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是实现2050年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最大保障。  相似文献   

5.
采用SWOT分析法深刻揭示当前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面临的内部条件(优势和劣势)和外部环境(机遇和挑战),旨在为正确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道路提供坚实有力的决策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从内部条件来看,中国在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知识产出、国内市场、制造业体系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人力资本"大而不强"、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科技创新力量布局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体制机制障碍等劣势。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创新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等是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面临的机遇,而国际科技力量竞争加剧、发达国家遏制、全球科技治理缺乏强大话语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则是中国需要应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刚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0):1112-1116
<正>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既是国家发展阶段演进的内在需求,也是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奋斗的结果。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党中央都围绕科技创新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  相似文献   

7.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青年科技人才勇做创新先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号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文章深入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同时,文章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青年科技人才应该勇做创新先锋。此外,文章从三方面论述了青年科技人才如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要主动担当起国家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范围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世界科技强国,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牛鼻子"。对此,新时代科技创新强国建设需要坚持"四个面向",锚定2035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长期战略目标,从"以创新引领发展为主导战略、建设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发挥一流高校支撑引领性作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友好型金融体系、进一步弘扬创新文化营造包容创新的社会环境"等八个方面深入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整合式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国,进而全面塑造新时代新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9.
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2050年中国现代化目标、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目标和制造强国目标出发,通过全球增长模型,对我国2015—2050年发展状况进行长期预测,包括GDP、人均GDP、固定资本存量、研发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等数据及其与美国的比值,表明2050年我国在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同时,还可完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与世界制造强国建设。文章还从经济强国、制造强国与科技强国三者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三位一体"的强国方略集,认为只有经济、产业、科技三大体系融为一体,才能形成相互需求、相互借力、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建设的三阶段。  相似文献   

10.
李杨 《科技风》2012,(18):217+228
本论文讲述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民航面临着高铁的竞争,应科学合理调整国内航线布局;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国内航空公司应转变观念,改革自身的管理理念,优化运营模式,放眼于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航空公司现状、机场分布状况、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指出了我国民航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根据我国民航目前的现状,要充分发挥我们目前所具备的优势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努力改变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促进民航在"十二.五"期间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英俭  陈套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0):1064-1071
习近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文章从科技发展的历史维度,阐述了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深刻内涵和逻辑外延。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的精神实质,汲取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对于指导科技创新实践,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夏尔·戴高乐将军着手组建一批国立科研机构,努力建设独立自主科技创新体系,并持续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这一系列举措为日后法国在科学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层面实现"辉煌三十年"(20世纪60—80年代),以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和科技创新强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以二战结束为时间起点,重点围绕国立科研机构设置、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科研环境建设、成果转移转化、科技评价和国家创新战略布局8个方面论述法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服务民航强国发展战略 构建岗位培训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航局实施"民航强国战略"为我校培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分析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提出了构建民航岗位培训教育体系的途径,为"民航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为我们设立了宏伟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在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就必须加大投入,实现重大突破。长期以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空间科技领域的投入,大都用于应用卫星,比如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等,而在空间科学卫星领域少有投入。纵观世界科技发展,重大基础前沿的突破逐渐依赖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其一是建设地面大科学装置,如加速器、大型天文望远镜等;其二就是在空间科学领域里的投入,发射科学卫星。1957年以来美国等航天强国在空间科学领域里多次获得诺贝尔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领域在实现基础前沿领域重大突破的作用。由此可见,发展空间科学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科技强国建设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文章从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意义出发,总结了科技强国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强国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强国建设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关系,探讨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文章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科技强国,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要素质量,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强国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面向“十四五”太空探索事业新征程,需要深刻洞察复杂多变的国际航天发展新态势,充分认识我国航天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与不足之处。纵观世界航天历程,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重大成果的产出离不开科学的稳步积累和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文章从重大任务导向、原始创新研究、未来航天布局3个方面思考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在航天科技创新中积极发挥的作用,并面向我国航天事业长远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助力我国“航天强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核心要义,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从战略体系视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中系统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具体包含:(1)界定科技强国战略内涵,建立“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战略体系分析框架;(2)分析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环境,准确研判长远发展大势,牢牢把握科技战略机遇;(3)丰富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强国;(4)提升科技强国建设战略能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战略人才力量;(5)深入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8.
科技强国主要科技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已经提出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创新型国家前列、科技强国可以用哪些定量和定性指标予以描述就需要深入研究。文章围绕我国提出的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以国际上有关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评价的主要代表性指标体系和研究报告为基础,研究梳理出描述科技强国的重要的、典型的科技指标体系。通过与美国等世界科技强国在各主要指标上的表现展开横向对标分析,揭示我国在主要科技指标上的表现与差距,提出我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定量与定性指标目标,以及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启了我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文章从科技指标研究的视角,梳理我国面向科技强国建设还存在的短板和发展潜力,指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近期需要着力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特别是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提高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国际专利申请水平。中长期看,要面向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强化科技人力投入和科研产出质量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能源产出率,从而实现从科技强到国家强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熊维程 《大众科技》2007,(7):148-149
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只有将创新精神融汇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过程,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超越过去,面向未来,把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重点放在培育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上.只有这样才能适者生存,乘势而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