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教学要求: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懂得怎样把记叙文的中心段写具体;2、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写作方面都能有所得益。二、教时:两教时第一教时一、准备谈话:1、这几天,老师把同学们在本学期写的作文看了一遍。感到大家的作文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有的同学还不大会选材,有的写得不够具体,有的语句不够通顺。这些问题我们都要通过复习逐步加以解决。这堂课,我们先来复习、讨论怎样把记叙文写具体。(板书:写具体)2、一篇文章总有个中心,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往往集中体现在一段或几段话里,这些段落就是文章的中心段。就是说,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个好的  相似文献   

2.
重点段,是指体现课文中心的主要部分,是探索主题的钥匙,把握全局的堡垒,而且往往反映了文章写法上的特点。小学语文课中的重点段,一般由一至几个段落组成,有侧重地而不是面面俱到地教好重点段,效果要好得多。怎样教好重点段呢?下面以《狼牙山五壮士》(五年制八册第16课)为例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容易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从头至尾逐段教”的局面。面面俱到的结果 ,常常是面面不到。为此 ,近几年来我坚决摈弃了逐段串讲串问的模式 ,集中精力探索如何突出教学重点 ,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紧扣一词 ,教活一课小语课文 ,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 ,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 ;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 ;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备课时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词来教活整篇课文。《田忌赛马》一课 ,结尾处有“转败为胜”一词…  相似文献   

4.
要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必须根据文章中心,安排好详略,写好重点段。笔者在实践中抓了以下四步,收到了实效。定“点”要指导学生写好重点段,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何为重点段,引导学生正确确定重点段,从而使学生在动笔前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所谓重点段,也就是最能反映文章中心的段落。可指导学生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来确定文章的段落。如:指导写《放风筝》,首先让学生明确“放”应是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阅读教学从文章学的目的出发,教读一篇文章是为了弄清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表现方法、语言特色;从语文知识出发,是为了弄清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可以说是耗时多收效微,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那么多课文,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记了几大本,但最终却鲜有人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很多,讲评的方法也各自有别。我以为,“专题讲评”效果较好。其教学结构如下: 一、确定讲评专题。每次作文,学生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放在一起解决是不可能的。根据教学要求,确定一个“专题”,进行讲评,印象深,效果好。比如,我曾指导学生写过《找盛夏》一文。这篇文章的文题已经点明了中心,是写盛夏的炎热景象。但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句子的表达离开了中心”的现象。为此,我确定了“句子与中心”这个专题进行讲评。二、提供讲评段落。讲评专题确定以后,接着就是提供讲评材料。以前的做法,大多把全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教材中的课文,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备课时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词来教活整篇课文。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的写作教学中,除了重视段落的写作指导之外,对文章的整体构思和具体写作过程的指导也非常重视。美国比较受欢迎的写作教材《哈布雷斯学院手册》专门有“作文”一章,就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下面是这一章的摘译: 一段文章只阐明一个中心意思,而一篇文章是由许多段落组成,阐明一个总思想统率下的几个方面。一篇文章不管是只有一段或有许多段,不可能随便一写  相似文献   

9.
Unit 1 School life in the UK这篇文章主要谈论美国的学校生活,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两种阅读策略:skimming and scanning。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先介绍阅读策略skimming的运用,以第一段举例,让学生学会在快速浏览的情况下,找到文章各个段落及全文的中心意思。接着介绍另一个阅读技巧scanning,通过判读正误、单项选择等练习运用这一策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这一技巧。最后,通过任务型阅读填空的形式,帮助同学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并再次理清文章概要。  相似文献   

10.
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课文第二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全文的重点。学生要掌握文章的中心,理解这一段就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板书要突出擦火柴时产生的一连串幻象的画面。教学时,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  相似文献   

11.
教学生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黄焕勋自然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它介于句和逻辑段(意义段)之间。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都是一篇文章内容的组成部分。读懂了自然段,就能为读懂一篇文章打下好的基础。要学生能读懂一个自然段,教学时,就要注意教给他们读懂一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12.
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样写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呢?突出文章的中心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如下十种方法: 一、巧立文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有的作者在文题上就直接点明中心。如《伟大的友谊》一文的题目就属于这种。二、首尾点题。有的文章开头或结尾直接点明中心。如《詹天佑》一  相似文献   

13.
把打乱的语言材料通顺地连结起来,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即段落知识和句群知识.从段落知识看,每个文段都有一个中心。有的段还有点明中心的句子。把握了这个中心句,再分析文章从哪几个角度或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和发挥,又怎样总结.把这些弄清楚了,打乱了的语言材料便能正确理顺.如无点明中心的句子,这就要仔细领会各句的意思,然后将各句连起来思考,找出中心意思,再按句码编排顺序。还有的文段在写法上采用总题分述的写法,这就更容易掌握句子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14.
(一)掌握快速概括段意的技巧(5条) (1)抓中心句。中心句,即作者自己已经概括好了的段意。大多数段落(尤其是议论段和说明段)是有中心句的。中心句的位置,最大量的是在段首;其次多的是在段尾;有少量的在段落中间。此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有的中心句虽在段首,但并非在第一句(在第二句或在复句的第二个分句);有的中心句虽在段尾,但并非在最末一句(在倒数第二句或复句的第一个分句)。找到了中心句,就等于准确地概括出了段(?)  相似文献   

15.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写的社会生活内容加上他的写作目的(意图)。老师教学,只要认真地抓住这个认识去教,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概括中心思想的规律。例如,我在教《落花生》一文时,我就问学生,这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我在教《别了,我爱的中国》时,又问,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样几经反复,学生就悟出了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中心内容 写作目的=中心思想”。这是否可称  相似文献   

16.
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是一个奥妙无穷、耐人寻味的有机整体。而传统课文分析以扫清文字障碍、介绍作者背景、划分段落层次、讲解段落大意、归纳中心主题、分析写作特点为固定套路,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既难于激发学生兴趣,又不易突出重点难点,结果是教者无聊,学者生厌。而课文分析“切入法”依据系统论原理,讲究纲举目张的做法———如同抽丝剥茧,只要能找到关键的丝头,就能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剥去茧的丝线,最终得到茧;巧设课文分析的切入点,化繁为简、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将课文分析的各环节组成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凭借这把“窥一斑…  相似文献   

17.
"讲读课文,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侧重字词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帮助学生了解句与句,段与段,段与篇的关系,要注意抓表现中心思想的段落和词句。"这是教学大纲的明确规定。下面就自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重点句来揭示中心问题谈谈自己的作法。1、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抓重点句揭示中心如《大森林的主人》一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段落分明,中心明确",我在教学一开始,提问: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从文中找出适当语句来回答,学生马上找到文章最后猎人说的话:"在大森林里,你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心是课文的灵魂,抓住了中心就把握了文章的精髓所在,而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中心的就是文中的重点段落。语言是课文的躯壳,品味语言的精妙、感受语言的魅力是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最能突出地、鲜明地体现语言特色的也正是文中的重点段落。可见,抓重点段落教学不失为一种解除课时短、课文长困惑的好办法。那么,重点段落该如何教呢?  相似文献   

19.
人们习惯上把文章标题中的关键性字或词称之为“题眼”。透过题眼可以窥视文章之核心。在小语教学中,我们总结出几种从题眼入手向全篇辐射的提挈型“扣题眼”教学法。(一)平推式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标题的题眼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紧扣题眼平推着一段一段地理解,逐步领悟文章的中心,例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就可以采用上述平推式,以题眼“珍贵”  相似文献   

20.
编写段落大意,可以加深与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为,一般说来,一篇文章总有几个段,段是文章在意义上一个独立单位;文章是靠许多段的前后联系,结合成一个整体。段与段之间就内容说,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着的。这联系的中心点是文章的主题,它贯穿在各个段落当中,各段与各段之间所以这样安排而不那样安排,这是由课文的主题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