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前两年的事。一次,著名老作家管桦的大儿子鲍河扬(原作鲍柯扬,中年作家)来我家串门,聊天中,谈到了他的人生经历。他说:“我真倒霉,不幸的事儿都叫我赶上了。”他说到“文革”时因反“四人帮”而被关进监狱,吃了不少苦;后来,家庭生活又不幸……我说:“这对一般人来说,确实是不幸的,但对你这样一个立志搞文学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3.
新闻作品的“含心量”赵阜北京有位作家说:“我是个低产作家,我看重作品的‘含心量’。”这话十分贴切。这位作家是否低产,无从知晓,然而他说的“我看重作品的‘含心量’”,是很能打动人心的。他把作品的高水平、高质量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列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我们这...  相似文献   

4.
生活的深重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深重,便去见哲人,寻找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去做了,哲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深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  相似文献   

5.
文艺编辑对读者工作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说只有两句话:一日适应,二日提高。所谓适应,就是要把自身一切工作都建立在满足读者阅读需要这一基本点上,把读者奉为“上帝”。从表面看来,在整个艺术生产系统中,读者似乎受作家与编者的双重控制,只有作家写出来,编辑编出来,读者才能阅读。因而,过去长期以来,在左的路线影响下,把艺术生产单纯地看成一种宣传任务,在艺术消费上,则表现为“供应文艺”政策,似乎是我写什么,编什么,你就得看什么,我怎样写你就怎样看,文艺作品的效果是一厢情愿式地“我打你动”。这些系统观念是反科学的,就在这种政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过后,我打电话给温济泽同志:“前几天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团聚,你为什么不去呢?我四处找不到你。”他说:“不是我不去,是不让我去,不邀请我,我怎么去呢?”我以为他开玩笑:“谁不让你去开会,你真是。”他在电话上简单说了几句经过,原来不久前他参加了一次周扬纪念会,他在会上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胡乔木,还点了什么人的名,他说他对乔木同志从来尊重,“但是人总有缺点,就批评不得,这个风气怎么得了。所以记协的会就不通知我了。既然不请我,我也不好去了。”我放下电话,沉默很久。像温济泽这样一个素以“温、良、恭、俭、让”著称的老同志,居然因说了几句真话就被另眼相看,这是何苦!每年春节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联欢会,温济泽每次必到,有时候他还讲几句话,今年却是少见的一次缺席。  相似文献   

7.
我多次说过:“一个教育者,哪怕一辈子只把一个学生培养成杰出的人,那么这位教育者也可以成为教育家。”以前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莎莉文———一位美国的教育家,正是在她的教育培养下,又聋又哑又盲的海伦·凯勒成为饮誉全球的作家。而现在,我说这话的时候,我还想着另一个人———周弘。现在就说周弘是“教育家”可能有些夸张,但他是一位教育专家,这是无可置疑的。手中这本《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便足以证明,周弘这样的教育专家的确比一些没有半点实践只有晦涩论著的“教育专家”更名副其实。周弘当然不只是培…  相似文献   

8.
莫言  华凝 《出版参考》2004,(12):18-19
中国作家在国外的所谓“演讲”,其实多半是自欺欺人。一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学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能来三五十人听(其中多半还是自己的同胞),已经很不错,有时候来上三五人,你如果还想拿出事先写好的讲稿读一遍,那离神经病也就不远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进饭馆,喝着吃着,该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二是中国作家中,就我所熟悉的范围内,给他一个题目立即就能出口成章、言之成理的很少,多半是满嘴烂蒜,把那些说了多少遍的陈词滥调再重复一遍而已。  相似文献   

9.
他嗜书成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逛书店,在书店里呆一两个小时,抱一捆书出来,整个人就多云转晴了。他是个典型的“杂家”。他说,人不能为自己规定只写什么,不写什么,一个作家、学者,应该对各种文体都能驾驭,这样行文才自由。只有内心自由同时表述自由,才有可能得到好文章。  相似文献   

10.
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剧,我陷入了久久的凝思…… “人,最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下的这句普普通通的真理,在我的心灵深处警钟般地鸣响着。 对于人生只有一次的最宝贵的生命,究竞该怎样度过呢?也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回答。保尔·柯察金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差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1956年,他当记者,我出生,27年后我与他同事时,觉得他和我一样年轻。他对生活、对工作,有一种永恒的热情。他虽年近花甲,却仍然两手油腻腻地在院里修他的摩托车,以使自己能够随时出征。他就是我们辽宁日报高级记者、摄影部主任蒋少武。新闻照片在报纸上常常充当美化版面的配角,作为摄影记者,蒋少武对此始终“愤愤不平”,说:“新闻照片首先是新闻。”为此,他集中精力,为新闻照片唱主角而奋斗。当儿童团长出身的蒋少武,刚刚背上照相机时,编辑要什么,他就去照什么。久而久之,他发现那些溜光  相似文献   

12.
展江 《青年记者》2016,(31):64-69
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师协会前会长威廉·桑德斯说:“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其次才是新闻记者.”①笔者相信,如果不结合具体案例,多数读者会认同桑德斯.可是当我们读到经常为报刊写文章的法国名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的以下言论,还能够不给另一种思维留下空间吗?她说:“我首先是一位作家,其次才是一个人,一个生活中的人.在我度过的那些年头,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要甚于做一个饮食男女.我就是这样看待我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唯实     
在国外的小说、电影里,新闻记者常常是正直、善良,文武兼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也许外国的作家多有记者生活的体验。而在我国的小说、电影里,新闻记者总是被描写成一个穿风衣、戴眼镜、手无缚鸡之力,说违心话的“苦恼人”。我想,这些作家、编剧可能没有当过记者。只有当过记者的作家,我才喜欢,如海明威、惠特曼、狄更斯等等。一位记者认真地嘱咐  相似文献   

14.
《二小之歌》的立意与结构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读过一位作家关于音乐的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说:‘音乐其实是一根朴素的闪着金属光泽的针,一点点扎入我的皮肤、我的血液。直至我如潮澎湃的内心深处。这是一种给人激情给人沉思的疼痛。这疼痛直入人心,让人深切地感受到,音  相似文献   

15.
曹罡 《视听界》2001,(5):58-58
从高校退休的邻居张教授是个特别认真仔细的人。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们记者的‘身后’是什么?”我一时被问得糊里糊涂。他见我搞不明白又笑着说道:“你们在搞新闻报道,常常有个记者对着镜头作一段开场白。”“那叫现场报道,”我插嘴解释。他说:“对!就在这个现场报道中,十有八九的记者都说,‘我的身后’怎么怎么着。”张老怕我不信,边说边拿出他的记录给我看:某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淡》播出的《悉尼——另一个赛场》,报道北京在悉尼申奥情况。记者张洁面对镜头介绍说:“观众朋友,我‘身后’就是  相似文献   

16.
要使文章生动有无秘诀?据经验丰富的作家告诉我们:“有”。郭沫若说过:“写文章要老实一点,朴素一点,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英  相似文献   

17.
客:据说,读过李修文第一部长篇小说《滴泪痣》的人没有不哭的,作家自己在写作过程中也“数度哽咽”,你呢? 主:小说出来前,修文跟我说过这话,后来上了几家报纸的访谈录。我当时就笑着说我不相信——对他,尤其不相信,因为编完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心都碎了》,压根没有发现任何“催泪”的成分,反而在他的对经典、对世俗生活的解构圈套中有些晕头转向。仔细看报道,有名有姓边读边哭都是小说的第一批女性读者,包括责任编辑。我对女性没有偏见,也不怀疑她们作为作家的好朋友在表达阅读的原初感受时的真诚度;也从不认为我就比别人高明,或者是不是比别人更冷静,更克制,更知道小说的游戏规则。我对自己的哭没有信心,是不相信现在的小说还能有这么强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让人不能自已,又在自已之后骂一骂自己。我最后一次面对小说流泪是在什么时候?哪一部?那太遥远了。不过,出于各种原因,我能肯定《滴泪  相似文献   

18.
讲话是一门艺术,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见什么人讲什么话,大有学问。写文章亦如此,平铺直叙读来亲切,引经据典眼界大开,一针见血痛哉痛哉!那叫“写”在“点”子上。“说”不到人心里,“写”不到“点”子上,会被耻笑为傻瓜式的“对牛弹琴”,或叫空脑壳的“信口开河”。2005年11月25日晚,66岁的辽宁男子篮球队主教练蒋兴权,在山东临沂率队取得一场胜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心平气和地说了几句话突然脸色一沉,话锋急转,对着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大声斥责:“我今天在你们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我是什么‘骨灰级’的教练,这对老人很不尊重。我年龄是大…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了的语言俄罗斯作家杜勃罗留波夫曾说过:“我们的感情是被生动的形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概念所引起的。”这位作家谈的是文艺创作,但是对我们新闻人物的写作,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记者笔下的人物应当是“活的”,“生动的形象”。一篇人物报道,只有记者笼统的叙述、介绍,或者只有“我说”、“你说”、“他说”之类,这样的写法,人物是活不起来的。文稿里根本没有形象,“生动的形象”更是无从谈起了。而采用了体态语言,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笔下的人物手托  相似文献   

20.
余秋雨说过一个段子。他在书摊上遇到了《文化苦旅》的盗版书,支支吾吾地指出了一下,于是书商勃然大怒。老余说:“对于街市间的横蛮人我历来是毫无办法的(笔者按:不知他对谁有办法)。”余杰说:“在北京,掌握真理的是……出租车司机(笔者按:小余一定是被哪个司机侃晕了)。”关于追求漂亮女人,鲁迅说:“我是不敢的。”我喜欢玩味这些丢人的话,胜过喜欢去读他们那些颇有气势的文章。我常有疑心,他们的文章是否有价值?二余就不说了,对他们真不屑和假不屑的人都很多。单说鲁迅,我就很怀疑,不知他的书到底起过什么作用。我有一个很褊狭的观点:书籍的价值,在于饮鸩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