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DEM的生产和检查的效率,确保DEM产品的真实、可靠性,在DEM检查实践中,总结出两种套合差检查的方法适用在生产和检查的不同环节,在辽宁省1:1万基础测绘项目,DEM产品检查验收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DEM产品在2013年地理国情监测项目试点精细化DEM生产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问通过对原有1:10000基础测绘DEM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选取DEM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结果,分析模型间接边误差和全图幅精度,在此基础上改进原有工艺流程并设计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3.
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s)是一定区域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及其高程的数据集或者是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数据集,是目前用于流域分析的主要数据。DEM应用广泛,利用DEM直接提取河网及相关流域信息,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在GIS环境下,从DEM提取流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DEM的基本概念,全数字摄影测量法DEM生产流程,以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JX-4C为操作平台,探讨了运用影像匹配和基于特征点线两种方法生成DEM的技术,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石振  侯敏  刘晓曼 《内江科技》2011,32(9):18+35-18,35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用有序数值矩阵来表达地面高程的数据结构,作为地球空间信息框架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在国民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以安徽省仙霞镇深坞村为例,简单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的相关概念和原理,通过ESRI公司下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重点介绍了软件的3D分析模块在DEM上的应用功能,实现对居住区建设适宜性评价,并给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DOM纠正过程中,需要利用DEM进行影像的微分纠正来修正地形起伏所带来的像点位移。文章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采用低空无人机影像及卫星影像worldview2两种遥感数据源,分别利用6种不同尺度的DEM进行正射纠正,分析不同尺度DEM对DOM的图面效果及平面位置精度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从而为DOM生产提供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者根据多年的基于JX4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DEM的生产实践,针对西部测图DEM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归纳,对于传统的DEM制作流程进行了改进,总结了制作高质量DEM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以后高质量DEM数据的制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程或海拔分布的数字高程模型人们通常称为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在建立DEM的时候,规则格网模型经常被用到。规则格网具有数据结构简单,存储量小,属性值便于存储、管理以及分析计算等优点,主要介绍了几种三角网生成的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建立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的意义和实现途径,探讨了多种在屏幕上建立像对立体模型的方法并加以比较。指出内业测图是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的瓶颈所在,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航测外业采用屏幕像对立体采集地物数据,内业利用DEM直接对外业矢量数据进行微分纠正,内业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主要完成DEM的生产和对个别坡度过陡的局部地物进行修测,是我国现阶段国家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中较恰当的航测内外业一体化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以1:2000DEM为例,详细阐述了DEM在VirtuoZo制作过程,及在ArcGIS下裁图和VirtuoZo数据转换的过程,并简单介绍了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cGIS平台,建立一个应用型的专门面向DEM分析的GIS系统,结合DEM的各种常用地学分析技术,利用面向对象的VBA编程技术进行二次开发,阐述了在DEM上实现坡度坡向分析、通视分析和复杂地形特征提取等过程,深入探讨了建立在DEM数据基础上的地学分析功能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M与数字化河道提取流域河网的不同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郑子彦  张万昌  邰庆国 《资源科学》2009,31(10):1730-1739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流域水系是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基础与关键.然而由于DEM存在分辨率的限制和误差,而且一个流域水系河网的形成是该流域范围内的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结果,并非仅取决于空间高程分布,因而由此提取出来的河网往往和真实河流分布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选择山东沂沭河流域的临沂子流域为试验区,基于该地区100米分辨率的DEM提取该流域的河网.在提取河网的过程中,引入了该地区的河道矢量图层,对主要河流进行河道强迫,通过基于高程的修正和基于流向的修正两类方法理念,利用若干不同的强迫方案,在试验流域DEM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强迫作用下的河网提取.通过比较并分析不同方案的强迫效果,证明了强迫作用能使得提取的流域水系更加接近于真实河道.在本文的试验中,TauDEM模型的强迫方案2取得了最好的强迫效果.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对湖泊水库强迫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相似文献   

13.
地形的划分种类与DEM空间分辨率息息相关。文章以50m、400m格网间距的DEM为例,发现其对应的地形分类各不相同。其中,前者的类型数目达6~8种,而后者仅为3~6种,可见最佳的地形分类总是对应着一定的空间分辨率。为了进行更为详尽的地学分析,需要以高分辨率的DEM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制作过程及其生产技术标准,以及影响DEM精度的因素.从而能重视航空摄影测量作业过程中2D产品的作业流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保证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15.
简要分析了ArcGIS水文模块提取河网的原理和主要步骤;并以章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STER GDEM、SRTM3和AW3D30三种DEM数据源利用ArcGIS水文分析模块提取其河网,与国家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河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DEM的垂直分辨率是决定河网提取准确度的关键因素。ASTER GDEM水平分辨率30米,提取河网的准确度却不如水平分辨率90米的SRTM。(2)在山地丘陵地带,SRTM3和AW3D30提取的河网准确度相当,且与真实河网相似度都高于ASTER GDEM提取的河网;但在地势平缓的地段AW3D30提取河网与真实河网更加接近,SRTM3和ASTER GDEM提取的河网都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评价的重要性,依据DEM质量检查的规范,通过可视化DEM检查和质量检查与控制软件基本实现对DEM精度检查。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单介绍了I-Site8820长距离三位激光扫描仪的操作原理及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操作流程,采用I-Site Studio软件中的匹配点拼接数据,对点云进行简化去噪。分析了在不同的扫描档位有不同的点云密度和扫描时间,分析温度对点云精度的影响。以某边坡的实际监测数据为例,进行数据处理及DEM分析。结果表明,扫描的点云密度越密扫描时间越长;同时对三期数据的DEM模型分析,为边坡监测提高一个有效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给出一种在圆迹合成孔径雷达模式下直接获取DEM的方法,将360°雷达平台轨迹圆环划分为多段圆弧,对每段圆弧分割为多个子孔径,利用子孔径图像间的相似性,通过相关系数最大法,在其他子孔径图像上寻找与中心图像匹配的像素点,得到二者的位置偏移,进而提取地面场景的DEM.最后,通过微波暗室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东北川岗地形区SRTM数据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高程模型是支撑全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针对东北川岗地形特点,选取典型试验区,在ARCVIEW软件的支持下,对SRTM数据与1:5万、1:10万地形图建立的DEM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SRTM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缓坡地区的坡度变化和细小沟谷的形态特征,利用SRTM数据提取的地形指数能较好地体现水系的自然弯曲,展示谷地串珠状的沼泽洼地形态,与实际地貌形态更为接近,其数据描述精度略高于1:5万地形图DEM。  相似文献   

20.
1.引言为探测地表或表面差异,通常需要对地表或表面多时相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进行分析。DEM数据采集最常用的方法是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在泥石流地区等无法有效建立控制点或获取控制点坐标的情况下,按常规方法探测地表或表面变化十分困难,而且费用昂贵、所需时间长。目前差异探测算法的新成果,基于差分模型的无控制DEM差异探测方法,可以将不同时期获取的DEM纳入到统一坐标系中,并且达到了较高的精度,使得直接利用无控制点数据的摄影像片作为原始数据来探测地表或表面变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