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道德教化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前提条件。本文从道德教化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道德教化的现实问题,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道德内化与道德教化——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内化和道德教化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种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对道德需要,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之间的紧张关系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整合道德教化和道德内化,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构主义认为环境的体验对学习者构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特性,指出虚拟现实技术是解决在实现建构式学习中诸多困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命道德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对生命的关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教育学的“视界”.但教育究竟应当如何关注生命,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从多种视角深入思考的问题。从伦理层面梳理生命、道德、教化三者的关系.谈论道德的教化问题,关注教育整体对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是讨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 ,国内各大媒体连续报道了几起中小学生中发生的恶性案件。这些案件的发生 ,再次把学校如何育人这一问题 ,十分尖锐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学校是以知识传授为本 ,还是以育人为本?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这些问题看似老生常谈 ,然而在血的教训面前 ,我们不能不加以深思。李玉荣老师的这篇文章 ,虽非什么精深宏论 ,但所反映的她在自己的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和学生实际 ,通过道德教化育人的做法 ,却着实感人。它有的放矢 ,针对性强 ,不仅意味着教师所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 ,更意味着教育的良知  相似文献   

6.
儿童道德关乎儿童的成长。在儿童的成长中,儿童道德具有道德的“深层语法”,即儿童之间的“爱”与“公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逻辑的首要特征,儿童的道德教化就要考虑到儿童的道德智慧,通过儿童的生命叙事,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通过交往、体验,实现儿童的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的体验对学习者构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而传统教学很难或者根本无法提供给学生这种真实的“情境”。虚拟现实技术恰恰可以提供这种身临其境的“情境”。本文论述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优越性,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时代征候及其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呈现出较为普通、明显的双重性。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错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学校道德生活与社会道德生活的隔离,人文涵养与科学素养的对峙,是这种双重人格的基本表现。大学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导致了其学习与生活的困惑和不良道德人格的形成。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依凭大学生的这一人格特征采取有的话矢、行之有效的措施,方能促使其道德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无论何种形态的文化活动都离不开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土壤,道德教化也是如此。苏区革命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导向,重视道德实践的方法以及追求和谐关系的目标,在当代仍然具有鲜活的道德教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儿童道德关乎儿童的成长.在儿童的成长中,儿童道德具有道德的"深层语法",即儿童之间的"爱"与"公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一种"受限的理性",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逻辑的首要特征,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儿童道德认知基础上的道德情感结出的硕果.由于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教化就要考虑到儿童的道德智慧,通过儿童的生命叙事,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通过交往、体验,实现儿童的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11.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多媒体技术和教育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已经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并被应用到职业教育中。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及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出发,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归纳出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应用中须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营造出一种虚拟环境,高校德育无法脱离这种虚拟环境。高校德育的虚拟环境在本质上是虚拟形式与现实内容的统一,这种环境下的高校德育与传统的高校德育存在着主体、客体与中介的同构关系。虚拟环境下的高校德育经常出现"非意图的结果",其原因可以从实践主体的心理畏惧、综合能力不足以及缺乏资源支持等主客观方面加以分析。通过构建"虚拟真实"与"虚拟自我"可以走出高校德育虚拟实践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缺失主要表现在道德需求意识淡薄、自我道德尊严感淡薄、自觉的社会道德责任感淡化、道德价值取向自主性差、道德行为功利化倾向严重等方面。而原因又主要在道德教育中的一些“左”的意识观念和做法、现行道德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社会转型期间各种因素的负面影响以及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等方面。因此.进行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培育其道德主体性,对于实现高校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变、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以及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开放带来了思维方式的改变,社会道德价值观呈日益多元化趋势,不同文化的冲突、价值观的碰撞、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激烈,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了道德信仰迷失,道德意识弱化.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行为失范等严峻局面。应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优势,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宏扬传统文化教育,完善道德评价及测定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实践的道德品质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落实江总书记的“以德治国”思想为出发点,分析学校学生德育现状,探讨改进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VR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优势,重点介绍了5种主流网络VR技术的性能特点和应用状况,同时论述了VR技术与教学相互促进和推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虚拟道德示范是道德示范的新方式。虚拟道德示范不是虚假道德的示范,也不是虚拟的道德示范。现代社会中,虚拟榜样的传播、虚拟空间的生成以及虚拟实践的发展促进了虚拟道德示范从可能走向现实。新时期,深入研究虚拟道德示范有助于增强道德示范教育的接受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全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导向作用,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动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全面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其中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正确认识全人类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是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强化体育课堂德育教育是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老师重任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结合职业技术教育本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利用新兴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推动整个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发展,还可能打开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实训中的瓶颈,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实现职业教育质的飞跃。本文就虚拟现实技术本身的特点、优势,以及职业教育实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做简要分析,以期探讨这一技术在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可能性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