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佳的爱情》是俄罗斯作家蒲宁的一部经典作品,其虽然表现出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追求,但仍然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主人公米佳的灵魂自始至终都只属于一个人,这与帕斯的爱情理论相印证,即爱欲才是爱情最终的归属。而米佳在恋爱过程中展现的猜疑与嫉妒,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所诠释的情感需求,是其所说的第三者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2.
《米佳的爱情》是俄罗斯作家伊万·蒲宁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凭借此作闻名遐迩,并于1933年一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俄罗斯作家。在这部俄式"少年维特的烦恼"小说中,讲述的是俄罗斯青年米佳的爱情悲剧。蒲宁不负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之名,以娴熟、细腻的手法刻画了主人公痛苦的内心世界,将他的双重性、异化性极尽描摹。  相似文献   

3.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指出,爱情由亲密、激情、承诺这三要素组成,爱情的三要素就像一个三脚架,三者缺一不可。真正的爱情是具有其积极意义的,爱情是一种平衡结构,其核心是自信,爱情能推动自我完善,爱情是人性的学校,在爱情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通过爱情来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学会成熟地去爱。^[1]而针对大学生来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往往呈现浪漫性、易变性、多元性、突击性的恋爱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大学生恋爱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之一,由此产生的恋爱心理危机正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主要包括失恋、抑郁、自杀等表现,心理预警体系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在恋爱危机的预防和解决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阐述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现状和表现,并对其预警体系进行初步的构建,以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尝试运用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对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小城畸人》进行解读。首先,用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造成《小城畸人》角色人物"畸"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表明这和角色人物"本我"的压抑、"自我"的迷失以及"本我"与人格结构中其他两个部分不能调和有关。其次,用心理结构理论探讨了安德森的创作心理,揭示了作者的经历与其创作心理的联系以及对小说人物塑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遗事》是司汤达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司汤达采用了无意识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人的行为动机和人格结构,在心理描写和分析上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本试图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阐释其心理描写和分析的现代性,并指出欲望和本能才是所谓“意大利激情”和“力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库切的政治寓言体小说《等待野蛮人》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其进行论述分析。潜意识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老治安长官的遗忘、探寻行为及挫折感,从中看出老治安长官对帝国的排斥和对野蛮人的同情和认可;梦的释义理论可以用来探讨少女、城堡、空白、孩子们等意象的象征意义,最终为殖民者指出通向和解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好多年前读过法国人巴什拉写的《火的精神分析》。在理性上,人们总是习惯于把火理想化,视火为光明的象征,而在非理性视闽里,火其实是性的象征,是欲望的升华。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值得推敲和玩味,譬如中国人熟知的“五行”金木水火土,还有与我们每一个人如影随形的十二生肖,以及日月风雨、花鸟虫鱼等等宇宙万象,它们都隐含了丰富的文化心理内涵,是进行精神分析的极佳的原型和标本。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小说《金色笔记》中深刻探讨了爱情悲剧这一主题,以该小说中的两对情侣的情感历程为基础,试以原型理论和施虐一受虐的两性关系模式的视角对当时英国社会人们的情感世界进行精神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0.
1915年,芥川凭借短篇小说《罗生门》步入文学创作之路。《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以主人公"下人"的心理变化为主线,借用了"面皰"的象征意义,传递出对人的理解、无奈与绝望。  相似文献   

11.
运用精神分析法中人格构造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对剧本《雷雨》的主要人物繁漪、周萍、鲁大海的形象特征及命运历程进行分析,探求隐藏在其内心不为人知的"潜意识"。  相似文献   

12.
二《湘》“恋爱”说 ,自宋人罗愿提出经历了近八百年的孕育和发展 ,成为当代二《湘》研究的主要观点。这一“神、神恋爱”说 ,看似新奇 ,却难以成立。如从神话背景和战国时代楚地祭祀风俗认真审视二《湘》便可发现 ,二《湘》为屈原时代望祀湘水之神的乐歌。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通过对阿Q的"恋爱的悲剧"史的深度剖析,从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思想的凸显三方面论述了"恋爱的悲剧"一章在《阿Q正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其中第十三、十四和十五节选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以翠翠的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为线索,从各个方面充分地展现了处在青春萌动期的少女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私人生活》中陈染的个人化写作倾向让整部小说带有了浓厚的自传性色彩,文本中渗透着琐碎细腻的女性心理。对小说中的女性心理分析有助于探讨个人化写作蕴含真实而丰富的女性微观心理世界,是尝试融合小说文本的逼真性和文学性的新兴创作方式,对当下语境中小说的创作和消费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心理分析理论对童话故事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思考:童话的内容反映了儿童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冲突,是儿童迷恋童话的重要原因;童话的结构体现了儿童的自我矛盾逐渐解决的过程,显现了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童话的幻想性说明了童话对儿童心理成长产生作用的心理学机制.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把童话运用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  相似文献   

18.
狄更斯在写作<大卫>的过程中,通过将潜意识中的被超我抑制的力比多拉回到意识中,使其通过艺术创作得到幻想性满足.从而释放了产生焦虑的心理能、顺应了快乐原则满足了本我,使三我得到调和,最终解除了心理障碍.因而我们可以得知,艺术家们对艺术创作并非完全依赖缪斯女神的神力而是其一种内心强烈的自我救赎的本能释放的表现形式.这对我们理解文学作品和分析人格心理具有莫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埃里克.埃里克森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他在吸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丰富营养的同时,又对于人类人格本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对《童年与社会》一书的解读,通过比较埃里克森和经典精神分析关于人格结构与动力以及人格发展阶段的不同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埃里克森有关人格发展中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英语四级听写中出现的“误用词”这一“合理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心理语言学理论角度探讨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即它是—个需要排除负迁移而又无法摆脱负迁移的心理运算过程;文章还论述了“误用语”对教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克服这一语言习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