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坚持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为掌握科学概念打好基础。学生学习知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学生的感性认识,有些是在生活经验中已经取得的;有些是在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的;有些则需要教师演示直观材料,经过观察实验而取得,等等。由于语言文字唤起学生表象的完整性和鲜明性,远远不如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知觉那样鲜明具体,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地演示直观材料,让学生获得感知,作为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列宁明确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哲学笔记》1956年版第155页)毛泽东同志指出;“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的唯物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学习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应尽量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实验的操作者是教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思考.教师通过课堂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只有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先学会观察、感知,从感性认识出发,才会上升到理性认识,才会把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出来.  相似文献   

3.
刘燕英 《考试周刊》2015,(9):153-154
<正>在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领域里,一切对象和现象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感知。直观教学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对于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实际是一种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应该从感性认识开始,再上升到理性阶段。因此,教师不能从概念出发,必须运用直观数学手段,使学生看到研究的对象(包括形象和现象)。在讲授生物学基础知识时,教师可运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很多,如:实验的演示、实物的演示、挂图的演示、模型的演示、黑板的利用、幻灯的放映、录像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演示实验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再配合讲授可使学生认识科学概念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科学概念和规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的快速运转来获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素养,达到了灵活应用的目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关注不够。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导,关注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到了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这四个方面的指导,实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1.读前,主动预习感知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6.
<正>一、让学生自主感受文本学生感受文本可以通过阅读文本,识记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文学的感性认识,实现初步的情感体验。在朗读中理解文意、亲近文本,是语文学习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做法。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方式将已有的情感体验、知识储备、个体经验和审美趣味来初步感知、判断,形成粗浅的感性认识。学生与文本交流尤为重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  相似文献   

7.
引进小学数学概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引导学生感知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新概念,一般都是从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在概念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实物或教具,进行实验或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或操作。让学生感知有关的对象,作为形成概念的基础。例1 “直线”的教学。①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线弹线,用直尺画线。指出:这样的线就是直线; ②教师演示:将放松的线绳拉紧,使之由曲变直,突出直线“直”的特征。演示时,为了暗示直线的  相似文献   

8.
培养感知能力。感知能力是人们对外界的直接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人们的感觉器官把外界的各种刺激和信息及时传到大脑,大脑对外界的属性部分与整体的联系等予以接收、认定,并且转化为经验、知识。感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认识层次,这个层次的认识,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途径有二: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教师可指导学生平时写观察日记,或组织集体郊游、参观考察等活动,让学生直接有目的地感知生活。二是有效地指导学生温习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师最好能适当讲授些文学知识,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通过形象的再造,间接地提高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特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要突出实验的基础作用。即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在实验提供的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要有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学生的亲自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引导和示范的有效方法。本讲将着重介绍怎样做好演  相似文献   

10.
吴文翠 《学苑教育》2022,(32):92-93+9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有文本解读指导意识,结合学生阅读需要做出针对性方法推荐,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建立更多创生思维。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不高,文本解读方法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师要有学情调查意识,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做解读提示和指导,这样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让学生在文本梳理解读中有所发现、在鉴赏体验中建立感知、在读写结合中形成创生。教师的准确引导,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顿悟,为文本解读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1.
童永翔 《物理教师》2002,23(4):32-33
熔化和凝固是自然界普遍、常见现象 ,但初学物理的初二学生尚处在形成物理思维的最初阶段 ,要真正理解熔点、凝固点 ;晶体的一定的熔化 (凝固 )温度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吸热 (或放热 )温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 )及熔化和凝固图像的识别等难点知识 ,就要依靠观察形象直观的演示实验来辅助、实现 .若用冰做实验物质 ,会难于控制实验节奏 ,更难以展现说明熔化吸热、凝固及凝固温度不变、凝固放热等现象或过程 .因此 ,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和凝固现象”的演示实验就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同时 ,学生能否亲自观察到较理想的实验现象 ,就成为实验…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中的演示实验,是一个普遍被认为难做的实验.实验观察重点是温度变化.由于实验用温度计一般偏小,学生很难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没有达到演示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1.任务型阅读教学要突出层次性阅读目标指导。阅读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指导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传统阅读教学更多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感悟,忽视了一定的目标指导。围绕学生学习发展需要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目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调整阅读感知思维,还能够让他们在层次化的目标指引下选择性运用。设计层次性阅读目标,能使得学生带着目标主动参与阅读理解,不断深化感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需要,突出语篇主题、词汇理解、细节感悟等方面的基础内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 ,了解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并通过观察实验懂得一些自然规律 ,逐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下面谈谈我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初步探索。1 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指导”的侧重点应放在感知材料上。要使他们掌握自然知识 ,需要多从感知自然物体和现象入手 ,丰富其感性认识。但因学生年龄小 ,知识少 ,经验缺乏 ,他们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所以他们在感知事物会凭…  相似文献   

15.
<正>"整体感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材料内容和形式),让课文中的"人"有个整体形象,让课文中的"事"有个整体概念,使课文中的"景物"有一个整体轮廓,让课文中的"见解"有个整体认识,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笔者长期从事语文教学,认为在整体感知阶段,教师要从提取主干、问题纳、题目扩充、把握文本思路、熟悉结构布局、找准基本情感等方面有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所谓"微阅读",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进行短时、有针对性、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阅读活动。它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启迪思考,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道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微阅读既要简明有效,又要突出重点。一、阅读目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目录,可以让学生了解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本单元和上下单元之间的关系,本课和前后课之间的关系。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权益"共有三课"少年的权利""谁为我们护  相似文献   

17.
胡清 《中学教学参考》2014,(26):126-127
<正>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演示实验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再配合讲授可使学生认识科学概念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物理课堂的实验教学能够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直观性的物理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点的概念与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探索,促进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但是在现今的高中物理课堂,多数教师未提高对实验过程、布局与流程优化的重视程度,这不仅不利于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一、应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在传统高中物理课堂实验中,教师虽强调以演示实验入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在阅读课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演示实验是演示法教学的一种高级形式。在义务教育新编的二册生物学教材中,演示实验共计达二十四个。生物教学中,由教师演示实验,既有采用模型、挂图等静态直观教具而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优点,又具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活动的动态教具的特点。在条件有限而不能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课堂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其教学效应,有许多方面是独特的。 一、形象生动的包容效应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其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演示实验突出的特点是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一般传导方式,把由口头讲述的内容变为形象直观的展示,形成一种新的信息传导,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更为丰富。在此基础上,学生经教师的启发,经过积极思维,便可使感知形成正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