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实践中的"无人"现象,使得传统高校德育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而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高校德育实现了向人的回归,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理解学生为起点,以尊重学生为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依归,进而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德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不仅是当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人学理念。转向主体间性是现代高校德育改革创新人学理念的必然嬗变,生成和彰显主体间性是当前高校德育实践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指向的德育活动,比其他各育对师生关系的依赖性更强。文章对传统德育师生关系范式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反思,认为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基础上的传统德育师生关系范式,要么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要么就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的出现。哲学概念主体间性从关系向度开启了审视德育师生关系范式的新视角。"对话"、"理解"、"互动"型德育师生关系范式是在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德育师生关系的主要范式。  相似文献   

4.
肖蓉 《教育探索》2011,(10):132-134
和谐德育是当今高校德育的价值追求,将哲学范畴主体间性引入德育领域是对高校德育的理论创新.在主体间性视阈下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应坚持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德育理念,抛弃占有式的德育方法,在对话与沟通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交往实践,建立起和谐的师生间的德育关系,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高校德育主体间伦理精神的缺失以及主体间伦理精神的确立问题,其意在于:在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校德育主体间即师生间真正的平等交往的伦理关系,使高校德育主体走出交往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德育主体间性是指德育活动中的交互主体性。德育活动的过程是主体间交互影响达成共识、互识的过程,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是对德育活动认识的进步。德育主体间的差异和大学教育的价值缺失都要求高校德育主体间保持适度的张力,高校德育主体间张力的结构由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理性与感性等维度组成。  相似文献   

7.
由微博和微信定义的微时代重构了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发生的境域。微时代下师生本真关系的结构性变革,非同质化的"微"教育,合手段与合目的时代要求,导引出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的历史必然性。为把必然性转化为现实性,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进驻微博和微信,改变"失语"状态,生产"微语";实现"微言"与"大义"的对接,发挥学生的"长尾"作用,促进学生从自主走向自律,达到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的最高级,实现高校德育目的的最终达成。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欠缺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欠佳的主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实施“深学、深知、深究、真信、真情、真用——激发、诱发、开发、交流、交锋、交心——形动、心动、行动、共振、共享、共进”主体间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德育理论界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使德育理论在指导实践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高宝立等在2010年1月19日<中国教育报>撰文阐述了当今德育这一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德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回归生活,关注生命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生命的尊重.关注生命,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关注生命,教育方可绿意盎然,生机无限.  相似文献   

11.
知行合一作为当代德育的根本特征,强调德知与德行的辩证统一,德知以德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德行确证德知。然则当代高校存在知行分离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学生主观上的知行错位、内在良知难以显化及其德行能力不足。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也具有综合性,其不仅包含学生自身因素,也包含社会整体价值多元化的侵蚀及高校管理单一等因素。改进高校德育的根本点与落脚点仍然是立足于行,从增强学生、教师主体内部积极性和主动性到制订高校强效制度等措施,内外结合、相互引导,最终推动德行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胡塞尔为了摆脱"先验论"和"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来的,已成为西方当代哲学的主要思潮。主体间性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间的共识。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后,德育“以人为本”再次成为理论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这种新的德育理念必将导致一场德育深层次的变革,变革的起点是什么,从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要求和法律对学生公民身份定位的角度来思考,笔者认为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问题应是德育人本价值实现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主体与主体教学发展的历史逻辑,而后对艺术现场的身体实践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主体间性视阈下艺术通识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宝立  金东贤  许建争 《成才之路》2010,(10):I0002-I0003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面对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德育面临着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德育理论的创新。近几年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我国德育理论界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需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探索,德育理论在指导实践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主体间性德育模式"凸显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体反思的自主生成,它实质是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着重要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自我的构成与非个体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处于一种同构的关系.师师、师生和生生等三个类别主体间关系,尤其是生生间的充分交互关系,构成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导生制是主体间性思想在高校德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新模式,同时提供了高校德育改革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的前提,"人的需要"是实践主体建设的动力,"人的发展"是实践主体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由主体性独白转向主体间性对话,是历史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对话有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要旨在常读常新,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如果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便会出现诸如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言堂”等现象;如果过于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又会出现诸如课堂自由散漫、学生“无组织”等状态。互动课堂的提出是针对当前存在的这些课堂教学问题而生发的概念,其目的在于变“教学主导”或“学习主体”的两极走向的单向主体性为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即主体间性,还课堂以高效、鲜活的本色,使课堂中的师生交互行为得以强化、多样而生动起来,从而促进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平等对话与深度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