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职业补习教育是职业教育之重要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中华职教社成立后,即开始了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尝试与推广,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职教社遇到了诸多困难,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2.
近代职业补习教育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介绍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研究著作的出版情况之后,对民国学者关于职业补习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职业补习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为什么要办理职业补习教育;如何设置并组织职业补习教育的教育教学;职业补习教育采取哪种入学制度,如何加强与职业界之联络。他们丰富的理论见解对今天的教育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补习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职业补习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传入我国,经过职业教育提倡者的探索,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补习教育制度,文章从职业补习教育内涵、制度、类型、课程、编制、管理和师资等几方面对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以期能对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职教论坛》2005,(2S):36-36
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2004年12月23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的工作作了部署,并修改了《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再次当选为理事长。  相似文献   

5.
职业指导是建国前中华职业教育社推广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建设和社会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他们对职业指导的定义、目的、依据、原则和效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在实践中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上海职业指导所,为人才的供求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也带动了中国的职业指导事业的发展。他们的职业指导经验值得我们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11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十届四次理事会在重庆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杨卫玉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先驱,他分别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定义、目的、需要、功能、范围、设施原则、设科、师资、教材和教学进行了阐述:职业补习教育要以国计民生为旨归,设施要以社会需要为原则,设科要因地制宜,教师要兼具学识和经验,教材要注重实践技能,教学要考虑学生的特殊性。杨卫玉在职业补习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补习教育思想体系,在当时的职业补习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仍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汪光华 《职教论坛》2005,(19):62-64
纵观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其补习教育施教面广,灵活简便,这不仅能有效弥补职业学校教育的不足,还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职业补习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其补习教育施教面广,灵活简便,这不仅能有效弥补职业学校教育的不足,还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月11日,河北邯郸武安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武安市职业教育中心举行成立大会。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省中华职教社主任李有成到会祝贸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是近代教育的开山鼻祖,职业教育是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实验、研讨、规划、推行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团体。蔡元培不仅长期直接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而且始终在大局方面关怀中华职业教育社,体现出了他对职业教育认知不断深化的理论推进。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农村改进事业,中华职教社积极致力于农村改进人才培养,以有学识、有能力、有热情、肯实践作为这类人才的基本要求,并提出了理想化的人才标准。为此,职教社以多元方式开展不同层次农村改进人才的培养实践。上海漕河泾农学团以"富教政"合一,全方位改进农民生活,实现农民自治为宗旨,积极培养农村实际工作人才。以此为基础,职教社提出理想乡村中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是在长期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职业指导的含义、特点、根据、目的、作用、意义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至今尚具参考价值。以其为指导,扎实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对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国中期,由于政府的重视,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的成人女子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表现为在教育政策与规章上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教育目的强调培养职业女性;教育对象平民化;教育内容上重视德育;办学形式与办学类型多元化。在政府与职业教育家的努力下成人女子职业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规模化。但与此同时,在成人女子职业教育中还存在专业设置受限、就业困难、受教育人数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析民国初期的职业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本论述了民国初期陆费逵、陈独秀、蔡元培、张謇和黄炎培等教育思想家的有关职业教育的“力谋发展社会经济”观点和思想。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来自教会内部与外部的师资需求压力是导致清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师范教育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原因,培养信教的中国教师以实现教会教育“更彻底的中国化,更有效的教育化,更切实的基督化”乃至在中国长久存在下去的目标则是基督教师范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重视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强调教学实践、教育研究与学用结合,重视中学、西学与宗教教育,是基督教师范教育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女子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政府和有志之士的倡导下,从清末的女子实业学堂缓慢地发展成为民国时期的专门女子职业学校,学校数量逐渐增多,其体系逐渐完善。女子职业教育在动荡的政治和窘迫的经济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性教育的实施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因当时的父母囿于旧道德观念的束缚,缺乏性教育所需知识,而社会又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性教育的重担自然落到了学校的肩膀上。整体而言,民国时期的学校“性教育”存在以下特征:在教育目的上,经历了从“教性”到“教养”的转变;在教育主体上,主张以“教师为主,医师为辅,父母配合”;在教育内容上,主张建立渗透式的泛课程体系,将性教育渗透进具体的课程中进行教授;在教育方式上,按照“分阶段、分性别、个别与团体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分析民国时期学校“性教育”的特征,对现今我国学校“性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我国的实业界和教育界都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鉴于欧美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引进和借鉴其职业教育思想成为当时的一股思潮。介绍的内容涉及职业教育立法、课程、师资、经费、管理机构等诸多方面,其中的部分先进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公民教育从西方引进到中国。当时的知识精英将公民教育思想编撰、渗透进教科书,叶圣陶就是其中的一位,《开明国语课本》是其亲自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的母语教科书。叶圣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合格公民,《开明国语课本》通过公民形象的塑造,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公共生活教育,展示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伙伴之间的平等公民关系,使公民教育既充分体现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农耕文明和传统伦理文化的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明国语课本》成为母语教科书进行本土公民教育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