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隋朝素以“国计之富”艳称于中国历史,实际上隋的富庶,在某种程度上被夸大了,并不尽属实。隋代速亡,原因何在?或以为就在于其“国计之富”,也不符合史实,隋短祚而亡,原因主要在其内部离心因素过多。  相似文献   

2.
炀帝其人与隋朝的二世而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隋王朝覆亡的最根本、最直接原因是隋末农民起义。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隋场帝的滥用民力,而隋炀帝的严刑峻法又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也就是说,隋朝速亡是隋场帝刚愎自用、拒谏饰非、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严刑峻法所致,咎由隋杨帝自取。把隋朝的速亡归咎于隋文帝的各种说法,如所谓隋文帝实行“重租政策”,文帝朝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已经激化,危亡之势已经形成等都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316年,匈奴族刘渊建立的汉国灭晋。整个王朝存在仅五十一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大一统局面下的短命王朝之一。秦朝和隋朝也属短祚,但由于相继出现的是汉、唐两个极盛的时代,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可资总结,故研究秦、隋短期灭亡的原因自来就为人所重视。对西晋则不然,它的速亡作为一个历史现象而存在,不大为人所注目,缺乏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西晋之速亡,一般认为是世家大族庄园经济发展造成的,因为庄园经济反映地方势力的膨胀,本身就是离心的因素。这种结论有它一定的正确性,但却失之笼统。实际上,西晋灭  相似文献   

4.
<正>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大运河、科举制等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需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这一时期。一方面,认识隋王朝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以尝试与秦朝进行对照学习,客观认识隋朝速亡的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苏威略论     
苏威任隋朝宰相三十余年,隋亡后辗转投靠新主,因而见讥于史家。本文认为苏威见重于隋室的原因,一是属于关陇士族集团的重要成员,又有兼人之才;二是忠于隋朝,并且没有大过。苏威在隋朝前期起了重要作用。在“开皇之治”中,有苏威的功绩。对苏威的“晚节”问题,应该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秦隋速亡原因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朝代,由强盛而至于速亡。这一现象从古以来就引起许多政治家和学者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分析意见,这些分析对于我们理解秦隋速亡原因有帮助,但尚不深入。秦隋速亡受三大因素的影响:一是战时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惯性影响;二是新制度磨合的延迟影响;三是事业成功与“盛世”的表面光环的迷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逻辑地导致了秦隋的速亡。  相似文献   

7.
李唐王朝是建立在隋朝废墟上的崭新帝国,面对隋亡的前车之鉴,唐初统治者一方面注意吸取其亡国教训;另一方面又继承了隋朝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的诸多成果。其中,对隋朝的“孝治”政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隋朝是一个国祚短促的皇朝。自公元581年隋文帝扬坚“代周”建隋起,至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丧失灭国止,历时仅37年。为什么一个号称“甲兵强锐”、“风行万里”的皇朝,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率土分崩”1呢?范文澜同志认为:“因为隋文帝虽然求治有效,可是隋炀帝的造乱非常剧烈,使得一时稳定下来的隋朝很快就崩溃。”这个观点,不仅在史学界早成定论,而且在社会上也几乎成了常识。但笔者认为,隋朝之速亡,不仅仅由隋炀  相似文献   

9.
答:隋朝是短暂的,但它国力富强,经济繁荣.史称:"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隋书·食货志》)原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因素:首先,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便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各种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如隋建立初期"山东尚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因此隋文帝下令整理户口,"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又如隋统一前,赋役繁苛,隋朝初定江表,"给复十年",剥削有所减轻.他如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使"钱货  相似文献   

10.
杨素是一位对隋朝兴亡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一生战绩辉煌,为隋的建立及其政权的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开国功臣,但称不上功臣之首。他排斥异己,陷害忠良,营私易储,助广夺嫡,杨广即位后施虐政而乱天下,隋因之而亡,但杨素不是隋亡国元凶,只是帮凶。这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隋文帝杨坚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统治者。他于581年代周建隋,至604年死,统治了二十五年时间。其间,他北御突厥,南灭陈朝,混一天下,结束了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的民族纷争与南北分裂;同时,他主持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启后二百余年承平之运”,功高盖世。但他创建的隋朝又是历史上极其短命的王朝,其死后仅十几年就葬送于其子杨帝之手。这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聚松纷坛的话题:睛之速亡的原因何在?在分析防损帝的暴改时,我们发现不少问题在文帝时已经萌发,有的还十分突出。其实,对这一点,旧史家已有所认识,《隋书文帝纪》史论…  相似文献   

12.
从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直到隋朝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才又重新走向了统一。但隋王朝二世而亡,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短命政权之一。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毛主席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13.
论隋王朝的经济政策及其灭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朝何以殷富,又何以短祚而亡?这是隋史研究中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重要问题。对此,史学界曾有种种解释,但却很少有人探讨它们的内在联系。其实,只要真正揭开了隋朝何以殷富之谜,其短祚而亡的原因也就会迎刃而解。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请识者指正。一隋朝殷富可谓冠于历代。马端临称:“按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1)王夫之亦称:“隋之富,汉唐之盛来之逮也”。(2)对此,古往今来的史家几乎是众口一词,并无歧见。隋朝立国承中原二百七十余年大动乱之后,社会经济凋敝,国家财政拮据。史载:开皇三年,“京师仓禀尚虚。”(3)四年,关中闹饥荒,隋文帝只好“驾幸洛阳”。(4)然而,经短短七,八年后,“国家盈富,”“库  相似文献   

14.
隋朝建立,结束了长达二百八十年之久的南北分裂局面,隋文帝对南宁州的经略,基本上重演了汉武帝开西南夷的过程。东线即从今宜宾往南在昭通境内设恭州、协州,再深入滇池地区置昆州(今昆明);隋虽然二世而亡,但其创立的多项制度却为后世所遵循。唐兴伊始即全面继承了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州县二级政区,以羁縻手段重置隋朝废弃的南宁州,并支持南诏统一各部。  相似文献   

15.
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工程建设项目,对隋朝之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对大运河的开凿,褒贬不一。诗人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皮日休却这样描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材料二 《新华日报》2 0 0 3年7月14日以《确保洪泽湖4条出湖水道畅通安全42万军民坚守淮河大堤》为题报道:7月12日淮河干流新一轮洪峰正在向下游推进,洪泽湖以上还有2 0 0亿立方米洪水将要下泄,入江水道、入海水道、…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隋朝末年,他协助其父李渊东征西讨,为建立唐朝立下赫赫战功。在位期间(627年-649年),他吸取隋亡教训,厉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对后世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史实外,唐太宗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隋朝自建国以至亡国,首尾不过短短三十八年。但它底大一统规模和若干制度常为其后诸封建王朝所取法与仿效;尤其是封建经济在此时有了空前的发展。一隋代经济繁荣的几件具体史实户口蕃殖首先要指出的是隋代人口增殖得非常地迅速。请看下面自晋至隋的户口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18.
隋文帝与隋炀帝的个人际遇不同,因而两人对待佛道两教尤其是佛教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区别,制定出不同的宗教政策。受此影响,隋大兴城中因追福而所建寺观的时间、数量及维持时间在有隋一代发生了很大变化。隋大兴城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城中因追福所建寺观之发展变化也反映着隋朝的宗教政策与重大政治事件。隋大业七年的大量废寺运动中没有波及到此类寺观,且都保存到唐代,这不是简单的宗教活动就能解释,而有更深层的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19.
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自立.国号隋,他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从而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隋定都大兴城(西安),以洛阳为东都.大兴城与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都(扬州)则是南方最大城市.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为州、县两级制,后改州为郡.最盛时,其疆域西至且末,北至五原,东、南皆至海.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全国总户八百九十余万,口四千六百余万.隋朝统治者曾推行一系列维护中央集权和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治、经济措施,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全国耕地面积猛增至五千五百八十万余顷.分布在两京一带的大粮仓物,如卫州黎阳仓、陕州常平仓、北州广通仓、华阴永丰仓、洛口兴洛仓、洛阳回洛仓、含嘉仓、长安太仓等,都堆满了谷物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皇帝的个人作用举足轻重,明主开创治世造福百姓;昏君则断送江山祸及黎民.唐太宗李世民以政治家的谋略和思想家的睿智开创的“贞观之治”是封建时代太平盛世的典范,而其施政的核心就是“存百姓”思想,正是这一治国理念,成就了一个卓越的、声名远播的大唐,也成就了唐太宗“千古一帝”的美名. 唐太宗参加了灭隋的斗争,亲历大隋由胜到衰,见证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待他踏着隋朝的废墟走上皇帝的宝座时,便及时吸取隋亡教训,告诫臣子“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