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4,(1):6-6
连日来,到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就诊的青少年比平时增加了15%,其中大部分是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以致产生紧张、忧虑、厌学的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2.
技工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或分流的学生,他们上技校只是将其作为找工作的一个跳板。在这些学生中“差生”面较大,其中属于表现差、成绩差的“双差生”为数不少,而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厌学心理。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一是由于基础差,学习跟不上,产生自弃心理,以至厌学;二是由于自我认识不清,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产生自卑心理,以至厌学;三是由于感到前途无望,缺乏学习动力,以至厌学;四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进步困难,产生沮丧心理,以至厌学;五是由于缺乏竞争意识,无升学压力,以至厌学;六是由于社…  相似文献   

3.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异家庭儿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人群。父母离异意味着儿童缺失一方父母的陪伴,家庭结构的改变会给儿童的学习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部分儿童因缺乏情感支持与学习支持产生了厌学心理。分析了离异家庭儿童厌学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角度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快乐学习"主要包括"快乐地学习"和"学习(的)快乐"两层意思。在"快乐地学习"中,快乐是学习的工具,即"乐学",与"厌学"相反,与"苦学"相邻;在"学习(的)快乐"中,快乐是学习追求的目的,即指学生学习需要满足、学习目标实现的内在体验。在我国现实的学生学习活动中,"厌学"多见,"苦学"少见,而"乐学"罕见,学生也较少地获得"学习(的)快乐"。以"厌学"为主要特征的学习不良症候群在校园上空弥漫,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改变校园中这种学习现状,克服"厌学",扬弃"苦学",倡导"乐学",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意义毋容置疑。而让"要学"、"会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学得好",以及让学生学习活动蕴含自由精神,或将主动、超越和本体(纯粹)的精神特质融入学生学习活动中,是学生克服"厌学",扬弃"苦学",走向"乐学",进而获得"学习(的)快乐"的捷径。  相似文献   

6.
学习者对于学习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我们称之为厌学,具体表现包括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下降或消失,个人主动回避、抗拒学习活动以及学校生活。中小学阶段作为厌学现象高发关键期,目前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从中小学生厌学的现状以及成因进行叙述,给出关于矫治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家长一味的呵护和溺爱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并不懂得什么是责任、责任感,缺乏责任意识。对自己没有责任,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学习漫不经心,做事草率、马虎,生活随便、任性,甚至违纪犯规,厌学逃学;对家庭没有责任,一味索取,  相似文献   

8.
日前,北京大学课题组对24所在京高校部分师生调查发现,近四成受访学生对高校课程设置"不感冒",另有1/3以上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引起舆论关注。这一调查结果验证了我们的一个普遍感觉:不少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通常被称为"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儿童世界是一个充满情趣的世界。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习完全凭兴趣。如果课堂教学缺乏趣味,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怕学"和"拒学"。因此,教学中重视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注重"情境教学",强调以成功感和自信心来激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动机,竭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现结合我在多年实践中的体味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第一招:改善环境,愉悦心情。厌学的同学要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首先就必须要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同学们可以请老师和家长配合,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自己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的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把自己对学习的厌恶感、恐惧感转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和学习。第二招:改变观念,接受自我。厌学的同学要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并适当地给自己一些肯…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如何让中职生"留得住"是中职学校管理的重要议题.其实,中职生厌学、弃学的根源是学习没有兴趣,为此,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能从源头上解决"留得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长期观察,结合查阅的全国性相关资料,发现形成"厌学"这一学习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进校前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视唱"音准训练教育,缺乏学习音乐最基本的知识素养,加之"文化课学习意识"的常态化养成习惯,无法接受视唱特殊的教与学方法。要改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视唱这门学科的困境,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的心理变化及特点,从而找出破解办法,提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谈及。为改变这些弊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善教"与"乐学"有机地统一,需要老师不断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快乐教学,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实施快乐  相似文献   

14.
正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以后,在数学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上课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课后不复习功课、厌恶学习,从而导致成绩落后,这部分学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关键问题.要想达到教学的高效性,就必须了解学困生的厌学的原因,然后有针对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使学困生由  相似文献   

15.
正"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传统式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是针对旧的以教师为本的教育体系的弊端而提出来的.目前大多数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为本",教师讲,学生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失去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之间缺乏合作和交流,只是机械地模仿和重复操练,课堂教学沉闷、压抑,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学习枯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生本教育"彻底打破了这种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依靠学  相似文献   

16.
张毅铭 《考试周刊》2013,(6):111-112
<正>在普通校初中英语教学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薄弱,成绩低下,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怀疑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料子",丧失自信心,动摇学习英语的决心,产生明显的厌学心理,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一、缺乏学习英语必要的心理素质初一新生往往是带着好奇开始中学阶段学习的。开始时,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都很足,随着课文内容深、广度的增强,有些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信心和兴趣是直接推动学  相似文献   

17.
“学困生”心理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宁夏教育》2007,(2):72-72
“学困生”现泛指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不思进取,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这类学生因为学习基础较差和学习方法不当,往往生活在教师与同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英山理工中专课题组以"情趣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厌学的状况。爱是教育的根本法则情趣教学法中的情指情感,即教师要从心理上关心、爱护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只有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学生才乐于接近教师,进而喜爱教师的课。对学生投入真情。教师对学生投入真情至少要做  相似文献   

19.
<正>农村小学从一、二年级开设英语口语课程,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2012年教材改编后三年级英语学习内容较之前的版本易学,趣味性强,绝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这门学科,然而到了四、五年级,就开始慢慢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依然对英语保持着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慢慢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学习不主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英语产生了厌学心理。一、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的原因分析1.学生缺乏自信,缺乏学以致用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朱启琴 《成才之路》2014,(33):52-52
英语教学中,常常发现许多厌学英语、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他们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也常常是被教师所忽略的弱势全体。如何让这些学困生重拾信心,是一线教师不得回避的问题。教师要从四个方面即要求低一点、问题易一点、任务少一点、形式新一点等"四个一点"论述,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