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哲妮 《海南教育》2014,(22):14-15
2011年版的音乐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中指出了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音乐实践过程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音乐课堂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组探讨中完成音乐活动任务,这种方式能为学生自身才艺技能的展示搭建舞台,也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但在音乐课堂里,学生的合作学习并不是老师全盘的放手和毫无组织的让学生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2.
钟英 《儿童音乐》2013,(6):71-73,55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说到:"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艺术魅力……"其过程与方法也强调"体验与模仿"。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实践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音乐活动。确实,在音乐教育中,几乎所有的音乐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实践活动,如表演、指挥、即兴编创等。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音乐活动中,音乐教师都要善于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表演、创造、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面对眼前四十多双渴望的眼睛,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音乐课堂的快乐与获得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成就感是多么的困难,很多情况下都往往是少数学生参与了课堂的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和体验音乐,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帮助学生感知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了解乐曲结构和主题,体验音乐的情绪和情感,唤醒孩子音乐的耳朵,提高音乐欣赏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钢琴课是高师音乐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习音乐各相关课程的基础,并直接与基础教育的课堂音乐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相联系,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文章从培养目标、选编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方法、"钢琴教学方法"的教学四个方面探讨中小学音乐课师资培养中的钢琴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学音乐课程是素质教育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逐步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对小学音乐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分别做了具体分析,尝试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供几点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知道,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对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却不太明白如何制定教学目标,怎样的教学目标才是更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其实,制定音乐教学目标第一步是教师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进行分析,只有掌握了学生的现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去制定才是可行、合理的教学目标。第二步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细致分析,了解本课内容和其他课时内容之间的关系,有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课程性质看,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首先,强调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既强调学科本质,又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美术学科的根本特点本质所在,即"直观形象性"。其次,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强调愉悦性。美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新教材中插入了部分制作方法,学生只要用心观察并积极地动手操作都会发现并运用,教师对美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接受了一些适合课程改革理念的美术教学方式和方法,包括接受性学习方式和探究、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不让学习止步于义务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8.
闫茂萍 《考试周刊》2013,(84):145-146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关注实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建立对物理的感性认识,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制器材,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图谱是一种有别于简谱和五线谱的音乐符号,包括图像、符号、形状、线条等内容。它能直观反映旋律、节奏、曲式结构等音乐要素,帮助学生感知抽象音乐,强化音乐的审美感受及创造力。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中合理利用课本图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一些较难理解的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对音乐教材的理解力与表现力。本文主要围绕欣赏、歌唱、器乐伴奏等音乐表现形式,阐述课本图谱在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高中音乐教师要树立教学新理念,让音乐教学再上新台阶。新课标提出三个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新课改后的音乐课不能只注重课堂气氛热闹、学生高兴这些表面现象,而将知识技能、技巧抛置一旁。音乐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所以新课改后的音乐课应根据三  相似文献   

11.
沈菡 《现代教学》2013,(7):117-118
“育人”既是理念,也是过程。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多地应该考虑的是育人的“过程与方法”,即通过我们的教学要培养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双基”教育,在学科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更应重视音乐教育在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完整人格的建立、个性均衡的发展、思想的宽容、对多元文化的开放心态等多方面的重要教育作用。而技能的培养是作为达到这个最终目标的一种必要手段。音乐学科育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学科的育人在于它的形式,更在于它的内涵。要使音乐的美能够打动、感染学生,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美的熏陶,教师就要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具有挖掘美的能力,具备能传递美的技术和艺术。在不脱离音乐学科本位的基础上,无缝衔接、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这才是我们应该不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是教学评价的基础⒈情感与价值音乐教学把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放在首位,它是音乐的灵魂。传统的教育观过分强调人的智力因素在学习和成长中的作用,而忽略了个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人的成长经历中的地位。每门学  相似文献   

13.
张隽 《华章》2010,(36)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姐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搞好该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描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创意方式来启发学生对音乐课积极学习与互动的兴趣,探索新奇、有趣的导入,从生活出发,以游戏的方式以及个性展示等多项学生容易接受的创意性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意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正>音乐是聆听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感受与鉴赏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领域,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聆听和想象是音乐欣赏教学中两种常用的方式,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聆听和想象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1.用心整体聆听,初步感受音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  相似文献   

16.
《细胞增殖》一节中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规律变化等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还是以后学习《必修2》中的减数分裂、遗传和变异、DNA复制等的重要基础。本次教学将学习环境设置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下,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和Flash动画进行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对比、归纳的方法得出结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学通过给学生提供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以及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基于此,对从多角度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陈英 《科幻画报》2022,(10):257-258
培养学生时,不能只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主学科目,而是应该做到博采众长,让学生在艺术方面也得到培养。近几年,我国在音乐教育事业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于音乐教育方面也开始重视了起来。学习音乐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知和理解美,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中职院校在重视音乐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有实际需求的人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中职教学的老师需要做到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教育的作用真实的发挥出来。因此,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出发,综合中职音乐教学为角度,深入讨论中职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性的各种方法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初中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一个特殊的活动单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要有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也就是说,音乐课要贯彻以学生为本和实践第一的  相似文献   

20.
徐静 《甘肃教育》2014,(22):119-119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对音乐产生兴趣,才会对音乐的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从而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所以说,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最活跃的成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兴趣的前提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融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