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认为在新形势下,应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多种形式并重,以利用为本,走联合编研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朱崎 《湖北档案》2004,(8):28-28
近几年来,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主要是利用馆(室)藏的实际,结合档案需求的层次性,开发出一批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档案信息编研成果,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正确评估档案信息的编研成果,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历史  相似文献   

3.
编研工作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编研工作是在分析研究馆 (室 )藏档案的基础上 ,将分离零散、不便利用的原始档案素材按照一定的选题要求和结构形式 ,经过汇集、考证、鉴别、整理、选择、加工等工作环节 ,使其形成系统完整的资料文献 ,以方便查考和利用 ,更好地实现档案的价值。这一工作本身是对原始档案的挖掘和提炼 ,是对纷繁庞杂的原始档案的分析和加工 ,也是对档案工作者综合业务素质的陶冶和升华。在档案编研过程中 ,档案工作者能够进一步熟悉馆 (室 )藏档案的内涵和外延 ,检查档案内容是否完整翔实 ,辨析档案信息是否准确无误。编辑工作要求编纂者既要遵循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5.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一个档案馆(室,下同)编研工作做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这个地区档案事业的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各馆档案利用工作相对滞后,与档案编研工作毫无起色密切相关。为此,笔者认为,只有走出编研误区,才能开创编研新路。本文就此问题.略述拙见,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6.
7.
严雪林 《兰台世界》2012,(26):79-80
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应在选题、材料收集、档案研究、技术运用、成果传播等方面下功夫,找准选题方向,丰富档案材料,深入加工研究,广开成果传播渠道,充分有效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以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需要。  相似文献   

8.
9.
蓝雨 《档案管理》2005,(2):67-67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一般人认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话说过来,有了米未必能做出可口的饭菜。档案编研丁作如同做饭,虽然原料相同,油盐酱醋都有,也不一定做出可El的饭菜。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编研人员,就像一位高明的厨师,用的材料和大多数机关差不多,却烹调出了一桌品种多样的套餐。一九九八年以来,他们的编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公开出版的编研资料220余万字,内部出版的编研资料20余万字。现端出几个编研成果,请读解其中味。  相似文献   

10.
11.
12.
传统编研到今天已经有了全面的发展,对于传统编研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理论高度。要想网络编研能够达到传统编研的理论及实际应用高度,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编研的特点、优势及前景研究,同时正确认识传统编研与网络编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峡 《档案管理》2001,(1):35-35
2000年7月份,我们对全市档案部门的编研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编研机构 1986年区划调整后,三门峡市档案局设立编研科,负责档案史料的编写和指导全市档案政策理论与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工作人员2人.所辖六县(市)、区档案局(科),均无专门的编研机构,编研工作由兼职人员担任.  相似文献   

14.
质量是编研材料的生命,因为它借鉴过去,指导现在,预测未来。就现实而言,是为了“资政”服务。如果一部编研材料,差错比比皆是,令人起疑生畏。谓之“不敢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问题既是编研工作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档案馆已不仅仅限于编研成果只起索引和方便查阅的功能,在满足档案馆利用的基础上,以公开出版的方式向社会发行,扩大档案编研成果的利用范围,增进人们对档案史料和档案馆的了解,已成为主要编研形式。同时,通过编研工作,许多鲜为人知的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19.
郝莎 《兰台世界》2017,(18):60-63
通过介绍科技档案编研含义、原则、工作方法和常用编研成品,使人们认识到科技档案编研是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既扩宽科技信息服务的途径,又优化科技档案信息,增加科技信息密度和系统性,为利用者搭建高效信息平台,实现科技档案价值最大化,提升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档案资源不断丰富,高校如何依据实际情况优化档案资源,为档案编研工作奠定基础,进而向高校科研教学提供智力支持和有力依据,成为当前高校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