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在"先教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符合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学,让学生读,全过程让学生思,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使学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45):68-69
在新高考背景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导学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学,然后再教学,引导学生在自我学习时认真思考,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然而,当下高中数学课堂过于传统,让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且教学时间紧张,并没有合理地落实"数学导学案——先学后教"教学,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文章针对当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进行分析,结合教材引入"数学导学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3.
以"圆锥曲线综合问题"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课为例,说明:数学解题教学应该秉承"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坚持思路让学生说,过程让学生做,见解和疑惑让学生提,探究与拓展让学生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先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说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习主体——学生的教学地位以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给予了学生的"学"更加广阔和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带来良好且艰巨的机遇和挑战,提高了教师"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相比于传统的"先教后学",这是历史性的教育变革。主要从学生"学"的问题和教师"教"的问题两个方面,简要探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先学后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让其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驱动力。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出发,论述"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吴玲 《江苏教育》2013,(9):20-23
"让学"是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渴望、学习力量,改变多年以来学生一直处于的"被学"状态,真正把课堂的时间、空间让位给学生,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从"被学"到"让学"之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在"先学"和"互学"中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主动求知,激发学习潜能。基于学生的先学和互学,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学习,从设计教转向设计学,留给学生的是带得走的经验与方法,实现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让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需求,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知识,才能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而此时的"启"和"发"对学生而言正似甘霖雨露,"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该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为:先学——后教——精练。由此,教  相似文献   

8.
3x5=14,这个等式虽然简单,但是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教学哲理,发人深思。一是学习的实质应该是思考探究的过程,教育的实质是鼓励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二是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智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探究的过程远远重于结果的正确性,结果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思维动起来;三是"先学后教"是探究性学习理论在课堂上的一种具体高效的操作模式——先学后教,多学少教,让学生先想、先说、先做,遇到问题要"缓说破"和"在关键处点拨"。  相似文献   

9.
徐纯 《中国教师》2013,(24):54-5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以生为本,尽享语文"呢?具体有两个策略:先学后教和深入学习。一、先学后教"先学后教"具体体现为"前置性学习"。它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体有两个意义:一是让学生初步接触学习内容,在相关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必要联系;二是方便教师掌握学情,并引入相应的学习机制,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例如,在教学《雪》一课时,教师可布置这样的"前置性作业"。  相似文献   

10.
继上学期利用学校云平台和学生互动学习桌成功地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后,我们一直在思索,如何让课堂给予学生更多成就感,让学习本身充满意义,不断激励学生学习。于是我们决定尝试另一种新型的授课模式——翻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把课堂内的讲授搬到课外,让"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精心设计了视频的学习,将生活化、趣味化的元素融入到知识点的学习中,让孩子们的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短短6分多钟的"微视频"将《位  相似文献   

11.
陈红艳 《考试周刊》2011,(88):72-74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被吸引,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产生问题,而好的问题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本文就先学后教的模式下如何运用六趣策略实现教学生学做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先学后教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先教后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相对的。它强调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学"开始,学就是鼓励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讲评和知识的传授。小组合作学习是"先学后讲"这种教学模式下最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小组进行讨论自学,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解。本文主要分析了小组讨论式教学的内涵,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小组讨论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一、小组讨论式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本文分别从引导学生先学,针对性的后教,做到当堂训练等方面进行论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先进行知识的学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把学习中疑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比如引导、点拨、精讲等让学生能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最后通过课堂练习的训练,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不能掌握的知  相似文献   

14.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学习中的"学"字,突出了学习过程中的"先"字,即每节课都让学生先进行自学,针对存在的问题再进行目的性的教。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再仅仅指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指不会获取知识的人,所以给学生终身行走的名片——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追求。变教学为学教,让学生先研,教师后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何谓先研后教呢?简单地说,"先研"就是教师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相关内容先行研究;"后教"就是在学生先研究的基础上然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为了能更好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我结合"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片段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悄然转型为"先学后教""转学成教",通过学生"先学""研学"和"拓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最高境界。在运用新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编织""堵漏",引领学生"爬高",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先学后教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责任还给学生,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习能力。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那么这时老师的教就是以学定教、因学论教。教师应重点抓好学生的"先学"环节,着力突破"后教"中的重点与难点。"先学后教"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够有  相似文献   

18.
戚秀兰 《学子》2013,(11):8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追求学习的有效、高效,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的习惯。"生本教育"应运而生,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教师如果把第二天课程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即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那么,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前置作业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让前置作业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击诱导。""先学后教,顺学而导"表面上看起来教师教得轻松,其实学生要学得好,教师就要导得好,就要扮演好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有疑难时教师要导,而且教师的导要做到"有的放矢",抓住时机。"先学后教,顺学而导"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它的宗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愉快地学,主动地学。一、先学后教——转变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20.
分数应用题向来是学生的学习难点。要攻克这一难点,教师要针对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模式教学生一些妙招,如先教学生厘清解题思路后强化训练,先让学生找到单位"1"后探求解题技巧,先让学生习得列式技巧然后选择解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