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密 《中国教师》2014,(Z1):193
<正>一、《孔雀东南飞》的发展背景《孔雀东南飞》的相关知识背景。最早,在《玉台新咏》,当时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在诗前,有一个序文的描写:"在汉末建安中,在庐江府,有个小吏叫焦仲卿,他的妻子叫刘氏,他的妻子被仲卿的母亲所遣,她发誓不再改嫁。在其家的逼迫下,投河而死。当仲卿听说后,也上调而死。当时地人因此很伤心,写了这首诗来祈祷。"这是序文的全部。在《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在我国古代是最早的、长篇、叙事诗,这是古  相似文献   

2.
很多事物被高涨的热情和炙热的时代热捧,反而会膨胀变形,失去本真的面目。坐下来,静一静,褪去灼热的目光,用“冷眼”来瞧一瞧,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另一副模样。《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的塑造历来被人推崇,可是,最近我越读越觉得,我们对人物形象的定论是不是该换一种眼光来看了?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刻画了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刻画,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尤其是心理刻画艺术,可谓体现了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刘长娥 《学语文》2006,(5):11-11
汉乐府的代表作之一《孔雀东南飞》,是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除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外,我认为它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铺陈,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铺陈,也称“敷陈”、铺叙或“赋陈”。是一种详细描述、详加论列的写作技法,古代赋和骈文中运用较普遍。它能淋漓尽致地描绘事物、丰富细腻地表达感情,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那么,这种艺术手法对本诗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刘兰芝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令无数人为之扼腕的人物之一,本文对该人物形象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6.
7.
8.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全诗按主人公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描写了聪慧、勤劳、知书达礼、多才多艺、忠贞不渝的主人公刘兰芝的悲剧命运。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孔雀东南飞》有意识将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进行突出表现。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从多方面强化.又以此的毁灭来让人感到悲伤。越是突出其美的价值,这种悲伤之情对人的冲击力就越大.悲剧的效果就越强。诗中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从九个方面来衬托并渲染悲剧气氛.叙述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产生悲剧的社会根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诗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从《孔雀东南飞》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思想意识导致矛盾的碰撞致使悲剧的发生,而悲剧的价值在于使读者更清楚制造悲剧者的丑恶。  相似文献   

10.
本对该诗题目的采用缘由,“孔雀东南飞”的事实根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运用,进入了论述,并对刘,焦二人的性格形象作了诠释。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诗记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其语言平易易懂,思想价值复杂深刻,历代研究者曾多次对此作品进行解读。本文从悲剧成因、作品主题、思想价值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再解读。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除了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之外,其较高的叙事成就也是值得关注的。将《孔雀东南飞》与其他汉乐府叙事诗在叙事学的视域下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其开始利用叙事场景、人物矛盾与情节结构的巧妙设置,来讲述一个情节上严丝合缝、环环紧扣,情感上又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较其他汉乐府叙事诗更于细微处体现了叙事手法上的成熟,从而证明《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叙事诗精致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因焦母对刘兰芝的极度不满进而逼迫焦仲卿休妻发端,根据汉代文献和习俗,以刘兰芝的聪明美丽、勤勉能干和知书达礼,显然不能作为正常情形下焦母休掉刘兰芝的理由。从诗中所描绘的情形来看,刘兰芝婚后多年,被休辞别时却无有子女之别,据此,婚后无子可能成为焦母休掉刘兰芝的最大动因。  相似文献   

14.
汉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所呈现的焦、刘两家迥异的家庭地位和焦母无故遣媳两个细节,从常理来看其真实性令人质疑,但是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却能找到其深刻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乐府双璧”之一,古诗《孔雀东南飞》为世人展示了一场追求婚姻自由而不能得到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封建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通过探讨《孔雀东南飞》的文化内涵,来揭示封建伦理道德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孔雀东南飞》一诗的主题被确定为反对封建礼教,作为礼教化身的焦母,不断受到现当代读者的批判。但是从该诗文本的情理关系出发,重新考察刘兰芝与焦仲卿悲剧命运,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讲,她对儿子那种特殊的感情是本故事最隐蔽而又最真实的动因。因而这首诗实际上反映了伦理与爱情的纠葛,其震撼人心的地方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7.
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它像一面镜子,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使我们从中能看到汉代社会的风俗民情。本文主要通过焦母遣归刘兰芝,县令、太守家的求婚以及太守家的迎娶过程来透析汉代社会遣归习俗、再婚观念与迎娶礼仪等婚姻风俗。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以“化鸟”的方式结局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本是悲剧结局,却最终通过“化鸟”得以团圆;作为一首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其中也蕴涵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文章试图从大团圆角度、悲剧角度、民间角度,这三方面探讨《孔雀东南飞》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对于<孔雀东南飞>这一千古悲剧,仅仅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归之于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残害的结果是不够的.因为爱情、婚姻和家庭这一主题,在今天,仍然广为人们所关注,悲剧也时有发生.原因何在?除了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因素,作为特定"这一个",是否还有更为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否则如何解释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每一个人的命运呈现出不同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代未 ,女剧作家袁昌英创作了三幕话剧《孔雀东南飞》。在这出剧中 ,她对人们熟悉的故事原型进行了有意识的改写 ,从人性和女性的角度出发 ,塑造出一个独特的焦母形象。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的视角 ,对这出常被人们忽略的剧作进行一次新的解读。通过作者对焦母形象在人性复杂性和女性真实意义上的还原 ,考察女作家在创作中对父系文化的颠覆与反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