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同姓无相去之义"是东汉王逸注《楚辞》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它被后世疏解《楚辞》者广泛征引、阐发,不少学者认为"同姓无相去"是一种礼法原则。宋以来,"同姓无相去之义"开始与屈原的死联系起来,最具代表性的说法当为洪兴祖的"同姓无可去之义,有死而已。"~[1]然而"同姓无相去"最早即出现在王逸的《楚辞章句》中,况且他也没有明确表示这是条礼制原则。因此,笔者通过征引先秦同姓可去的史实、分析《楚辞》的文意、训诂"义"字等,以证"同姓无  相似文献   

2.
屈原生活在巫文化氛围极浓厚的楚国,其出身、职业、兴趣、爱好均与巫有关,他所倾慕的人物与水关系密切.屈原选择五月五日自沉汩罗,有巫文化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屈原生活在巫文化氛围极浓厚的楚国,其出身、职业、兴趣、爱好均与巫有关,他所倾慕的人物与水关系密切.屈原选择五月五日自沉汩罗,有巫文化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罗燕 《语文天地》2013,(15):48-49
是怎样一个人,让名不见经传的汨罗江为世人所铭记?是怎样一种死,让农历五月初五成为一个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节日?有人赞扬他的忠君爱国,有人惋惜他的抱石沉江;有人同情他的忠而被谤,有人指责他的露才显己……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潜心研读《渔父》后,每每读至"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  相似文献   

5.
“边缘情境”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来的,指一个人面临绝境或严重变故时的一种存在状态——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对话关系出现断裂,不得不重新认识自我、观照生活、反思生存的意义。屈原的生存境遇正是处于边缘情境的状态,在这种生存困境的危机形式下,屈原书写着生命,创作了屈赋,并选择了以生命的自沉来昭示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是在发生了时空置换的文化差异中来解读屈原的。在史官文化的感召下,司马迁剖析了造成屈原悲剧的社会和思想缘起,再以儒家的文艺理论对《骚》进行了文化定位,纳《骚》入诗,揭示了创作主体的悲剧心态和作品的悲剧精神。司马迁还从游士文化角度和道家观念出发,反思屈原命运的最后结局,寄寓了司马迁复杂的情绪和人生感喟。论文最后分析了司马迁作这种解读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7.
:“指西海以为期”是诠释《离骚》的一个难点 ,因为它涉及怎样理解诗人。本文认为 ,“西海”可能指秦国 ,但它并不损伤诗人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8.
屈原“离骚”本义应该是“出离愤怒”,而不是其它。“出离愤怒”的根本原因是“哀民生之多艰”和自己拥有“明于治乱”之才而不得施展。透视屈原之死及其历史评价,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生命观价值取向存在的偏失。作为特定时期的历史人物,屈原应该定位于“伟大的诗人”,不应该定位于“伟大的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9.
10.
屈原处在“中间物”的历史文化地位上,面对着战国时期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激烈冲突与交流,对两种文化进行了双重的整合与扬弃。处在“中间物”的位置上的屈原.对自我及其人生过程进行的思考.透露出强烈的现实态度和理性意识,显示出反抗精神和自醒意识。它是我们认识屈原心理、精神结构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屈原"怀石自投汨罗以死"不是他生命的简单结束,恰恰相反,是他人格的长生,是他所受老庄思想中重生、养生、保性思想的必然结果。所以他的投水是有文化底蕴的,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对生命的哲学化认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又尤为推崇舜帝。舜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坚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学热",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高扬,但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下降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屈原服饰之争的讨论中,笔者发现涉及国内民族关系问题,非历史主义的倾向和大汉族主义思想的存在,则是影响国家认同,导致民族凝聚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自信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下,讲好中国故事,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屈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仍面临着民间认同感不足、产品创新不够、缺乏国际影响力等问题。屈原文化的“再设计”为Q版形象和写实风格绘本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日用产品、双语绘本等文化创意产品的产出,能够提升屈原文化的融入度;利用新媒体平台发表作品,建立微信小程序,有助于拓展屈原文化的推广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哲学层面上探讨屈原的“周流”观,分析其“周流”的引发特点、目的、方式、来源,并将屈原的“周流”观与庄子的“逍遥游”作了较深入的比较。本文认为屈原的“周流”实是一种精神逍遥,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是诗人个性极度的挥拓,其“周流”观也隐含了其内心深处的崇祖意识。屈原之所以能周流与当时周游列国的时代风气,楚地巫风的浸染、个人才气、心理状态以及老子与稷下学派的影响等有关。与庄子的“逍遥游”相比,其是“有为”的逍遥,而非“无为”的解脱,乃是有“是非”的取舍而非无“是非”的“随遇而适”。在周流当中,不是“自我”的泯灭,而是“自我”的凸观:不是“无己”、“坐忘”,溶化于“自然”,而是给“自然”打下“我”的印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离骚》为文本,以上古文化为依据,分别从人生理想的太阳文化取向,情感理想的凤凰文化取向和潜在意识的臣妾文化取向三个方面,探寻了屈原追求崇高、峻洁的精神价值取向和文本悲剧的艺术魅力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在精神取向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翁海桂 《考试周刊》2009,(11):27-28
“处子情结”源于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贞操观,后来由身体的不可玷污演化为人格的不容玷污,屈原的悲剧就是由“处子情结”带来毁灭的个案。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来阐释屈原“处子情结”的思想根源及表现。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史记》是主客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相统一的结果。汉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多元思想兼容为《史记》的诞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品质聪颖、渊源家学、学从名师,广阔游历造就了司马迁卓绝的学识,史官世家的传统风范,受李陵之祸的深层反思涵育了司马迁超人的史识、史德,这是《史记》成书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19.
《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度被解读为屈原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表现。然而作者本意却是发出"人生多艰"的感叹,与民生疾苦并无关系。先看《离骚》的上下文: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相似文献   

20.
张茜 《海外英语》2011,(7):349-350,353
"意思"一词在我国汉语词汇中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衍生、分化出许多重涵义,研究"意思"一词,以及在这个词语背后隐藏的汉民族的心理驱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通过对"意思"一词具体含义的一一归结、解释,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阐释它的内在蕴含,结合其在中国体现出的特殊性,实现"意思"的语用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