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二者只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而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键要对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重新定位.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求教师的角色进行转变.教师应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成为社区的共建者.教师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应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新课程理论下的政治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学生的管理者,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堂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是课程的研发者。同时在新的课程建设和推进过程中,要求政治教师建立一系列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将由学习过程中显性的决策者、主角 ,转变为学习过程中隐性的参与者、配角 ,其教学功能将逐渐得到淡化 ,而学习者将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和决策者。为此 ,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点、教学方法 ,由知识的传授者改变为学生的共同学习者和领路人。要达到这个要求 ,教师必须相应具备以下素质。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 ,具备改革意识 ,富有创新精神 ,必须坚决抛弃陈旧的教学观念 ,遵循研究性…  相似文献   

4.
巩玲 《教师》2012,(36):48-49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冲击下,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有了新的诠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应该转变自身的角色。文章主要从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平等合作者、成为终身学习者、成为教育研究者这四个方面对教师角色的转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标的课改形势下,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来,更新的理念,适应课改,改变教师的角色,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6.
正一、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是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定位的重要保障。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在讲台上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传统角色,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与新课改的要求,亟须改进。新课改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角色从教学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互助互学已经成为现在教育观念的主形式,初中思想品德课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关系出现在学生面前,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授课过程应该是以师生交流合作、平等对话、共  相似文献   

7.
正追求语文高效课堂,让学生自主、主动学习,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在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上,鼓励学生展开合作、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一、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教学需要。为了迎合课改和学生需求,我们提倡快乐教学方法,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每位教师都需要学习,更新观念,适应新的教育,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工作中学习和创造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角色必须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与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学生必须转变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对于我们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应尽快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积极主动的做好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同步转变。  相似文献   

12.
古海宁 《新疆教育》2012,(11):27-27
新一轮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学生必须转变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对于我们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应尽快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积极主动的做好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同步转变。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便要求老师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合理转变教学角色,从"牧羊者"转变为"引导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高云 《天津教育》2020,(2):18-19
当前课堂教学正逐步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辅助者。"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从教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讨"模式转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新大纲明确提出应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这要求我们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积极应用体验成功这一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研究、探索;大胆地展示、交流,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16.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了现代英语教学的主流趋势。我们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扮演着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评估者等多种角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对学生共同的要求和目标,也是学生合作、探索学习方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如何把学生从课堂上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选择者、意义的自主构建者、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是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学观念,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放开手脚,摈弃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  相似文献   

18.
高建林 《甘肃教育》2014,(18):104-104
正一、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教师要转变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有效参与学习的主体者、主动者。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新课改的东风丝丝吹拂,“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新兴教学模式也已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欣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它,如何将这一先进教学理念在整个新课改中加以渗透,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如何在教师中渗透与应用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洗脑”,也就是彻底转变教学观念:①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组织者;②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③教师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知识的研究者。④教…  相似文献   

20.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互动能力。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指挥棒来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的是互动的师生关系。现代教学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适应新教材,应对新课改,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由原来的教育者、传授者、知识的播种者,成为教育的组织者、参与智慧火花的点燃者。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型、被动接受、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