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坚守则刚     
古代有一个官吏想排挤他的同僚,向老谋深算的师爷问计.师爷问:"其人最近的言行举止如何?" "他工作辛苦,但表情轻松;他生活清苦,但操守廉洁;他处境孤单,但不求闻达."师爷摇头说:"毫无办法,你现在打不倒他,还得忍耐一下,以后再说吧!"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与绍兴师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爷职业与科举有关,但自清朝才广泛兴起来。师爷的"任务"是"佐官制吏"。师爷既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又有封建社会的陋习。绍兴出师爷,周恩来是师爷世家。他的童年苦难使他对旧的家庭,对封建思想制度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并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身体力行与之彻底决裂。  相似文献   

3.
竹竿和猪肝     
正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蚊帐,他便对师爷说:"你去市场给我买两根竹竿来。"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了。他急急忙忙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相似文献   

4.
买“猪肝”     
《老年教育》2015,(4):37
新上任的县令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去给我买两根竹竿来。"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对猪耳朵。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  相似文献   

5.
<正>祝枝山是明代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生性幽默,多才多艺,文章写得好,书法写得美,对联对得妙,是公认的才子。一天,祝枝山遇到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看不起人,还夸口说世上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比对对子。  相似文献   

6.
坚守则刚     
古代有一个官吏想排挤他的同僚,向老谋深算的师爷问计。师爷问:“其人最近的言行举止如何?”  相似文献   

7.
<正> 从前,有个师爷,作恶多端,人称恶师爷。有一次恶师爷患了牙痛病,去求医问药。医生见他来治病,就说:“你嘴里有一条赤练蛇样的毒虫。一定要捉去这条毒虫牙痛病才会好。”恶师爷不相信,说:“怎么会有这样大的毒虫呢?”医生说:“大倒是不大,但是不能小看了它。它盘踞在牙(衙)门里,吃膏血,吸人骨  相似文献   

8.
分寸     
<正>康熙年间,汉中府柳林一带盗贼猖獗,官府为此伤透了脑筋,曾派大批官兵前去盗匪老窝缉拿围剿,无奈盗匪个个都身怀绝技,官兵一次次溃败归来,损兵折将。这样更助长了盗匪的嚣张气焰,有时在光天化日之下,盗匪在官兵眼皮底下大摇大摆进行盗窃抢劫,可谓无法无天,胆大妄为。新来的师爷叫梁化,是佛家还俗的弟子。他对府爷献计献策:"老爷,我有一个办法制服盗匪。"听师爷这么一说,府爷顿时来了精神,示意他说下去。"在秦岭深处有个临水寺,那里有位高僧,法号  相似文献   

9.
草原上,人人都说小巴特尔非常聪明,机智非凡。所以草原上的牧民们都很喜欢他,爱戴他。王爷的师爷,就是常给王爷出主意的那个家伙很不服气。他想:“一个小小穷孩子没读过几本书,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看我有机会非要和他比一比不可,让草原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师爷才是草原上最聪明的人。”  相似文献   

10.
张雨 《老年教育》2014,(12):46-47
<正>语序,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它的变动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意,读之往往妙趣横生。清朝重臣曾国藩带兵讨伐太平天国,初期屡战屡败,皇帝很不满意。一日,师爷写奏折"屡战屡败,速发援兵",他看后大笔一挥,改为"屡败屡战,速发援兵"。皇帝看完奏折后不仅发了援兵,而且还对其顽强作战的精神大为赞赏。1949年9月,云南解放  相似文献   

11.
<正>一天清晨,汉字王国里的县太爷"法"正在公堂的后房休息,忽听见公堂外面吵吵嚷嚷,心中很不是滋味,就起来想看个究竟,"法"把衣服穿上,把乌纱帽戴上,"法"刚走出房间,就碰见衙役"护"急冲冲走进来,对他说:"报告老爷,外面有好多的百姓,他们都是来告状的,正等着您升堂呢!"法"一听,对"护"说:"快叫师爷准备升堂。  相似文献   

12.
左宗棠是军事奇才。曾国藩是湘军大帅,起初,左宗棠是曾国藩的师爷,三天两头跑到湘军大营,献计献策。曾国藩还未率领湘军打出湖南时,左、曾二人的合作进入蜜月期。左宗棠是座上宾,还没同意签署劳动合同,说话无所忌惮。左宗棠毫不掩饰他的看法:曾国藩为人质朴厚道,他的短处,在于"少阅历"三字。  相似文献   

13.
《秋水轩尺牍》,为清人许葭村所著。许葭村是一位师爷,里面收录了他许多公私书信。提到师爷,我脑海中浮现这么个形象:老鼠眼,八字须,薄嘴唇,小细胳膊小细腿,一手持折扇,一手捏住一撇胡须,哈着腰,长期将自己的小  相似文献   

14.
红脸和白脸     
有个县官,最怕动脑筋审案子。来了打官司的,他就问人家:“你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说这有多可笑呀。有一天,这县官审案审得烦了,就叫师爷陪他去看戏。戏台上有涂红脸的,有涂白脸的,县官又不耐烦地嚷起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师爷就解释说:“老爷,红脸是好人,白脸是坏人。”“原来如此!”县官忽然灵机一动,“那么,师爷,你快帮我写个告示:凡是好人,一律涂成红脸;凡是坏人,一律涂成白脸。这样我审案子的时候就不会搞糊涂啦。”师爷当然不敢不照办。告示刚贴出去,就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一帮盗贼到染坊里去抢红颜料了。当时附近的一个戏…  相似文献   

15.
红脸和白脸     
有个县官,最怕动脑(nǎo)筋(jīn)审案子。来了打官司的,他就问人家:"你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多可笑。有一天,这县官审案审得烦了,就叫师爷陪他  相似文献   

16.
杯弓蛇影     
据《晋书·乐广传》记载,一次,州官乐广请他的师爷杜兴在他家吃饭。在他家厅堂的北墙上挂了一张红弓,影子正好倒映在杜兴的酒杯中。杜兴误以为那是一条蛇的影子,但又不敢拒绝喝他上级所敬的酒,就强忍着把酒喝下。他回家后立即病倒了。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个师爷经常写错字。一次,县官老爷要他造个花名册,他将“陈”字的耳旁写在右边,结果挨了县官老爷二十大板。  相似文献   

18.
沙虹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51-252
塑造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是中国古代小说惯用的创作手法。清代“绍兴师爷”的形象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却现实因素,与小说家们对原本存在于绍兴师爷群体的职业性格、区域文化进行渲染刻画使之成为典型性有密切关系。而这种典型也成为后世评价“绍兴师爷”时的“标签”,是师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徐先辉  许波 《湖南教育》2007,(10):43-43
《秋水轩尺牍》,为清人许葭村所著。许葭村是一位师爷,里面收录了他许多公私书信。提到师爷,我脑海中浮现这么个形象: 老鼠眼,八字须,薄嘴唇,小细胳膊小细腿,一手持折扇,一手捏住一撇胡须,哈着腰,长期将自己的小嘴巴搁在县令的小耳朵边,叽哩咕噜,臆猜官事。  相似文献   

20.
<正>古时候一个师爷将奏折上的"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从而救了一个将军的命。两个词,仅仅是两个字的顺序调换了一下,表达效果截然不同。"屡战屡败"有贬义,说明多次作战,每次都失败;"屡败屡战"是褒奖,说明很有勇气,虽然多次失败,但仍不气馁。的确,有时调换一下词语或句子顺序,表达效果完全不同,尽显汉语言之妙。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达到课程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