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体验是体验的生命性展现,是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道德教育要提升生命的质量,必须以生命体验为主导,在关注个体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实现道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命体验是人们对生命的感受、反思与体味.道德在生命的展开与体验过程中生成,个体在生命体验中建构自身的德性,道德的生成与生命体验是同一的.道德教育当是在生命中进行的、为了生命的、在教育过程中体验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与生命体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叙事是笔者在研究生命道德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特指的叙事,即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而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和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生命叙事具有自我性、日常生活性和生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生命体验:道德教育的意蕴所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体验是生命存在的直接形式。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实现道德内化,其根本原因是它忽视了学生心灵的体悟、情感的激发、生命之间的交流。只有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因此,在生命意识凸显的今天,道德教育应该以生命哲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生命,在道德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中丰富生命,在真实的生命表达中展现生命,从而使道德教育真正成为与生命共生共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宗旨在于教人做人,其核心是道德教育。受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现代教育逐渐走向了异化,学校德育不可避免歪曲了其功能,远离了对学生生命的关注。表现为:忽视学生个体的现实存在;回避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扼杀个体的生命自由。要使学校德育回归学生个体,我们首先必须正视个体生命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存在,继之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发现生命的美好,最后引导学生创造幸福生活,提升精神世界。总之,学校德育必须把“人”扶正,关爱个体生命,给予学生个体以充分的尊重和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道德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是学生内在需要和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注重个体的生命价值;就其目标来说是成就人们的德性的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目前我国在道德教育中还存在行而上学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还未摆脱社会主义课程的纠缠,是一种知性教育范式。  相似文献   

7.
教育生命体验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机械论、目的论制约下的教育.其本质等同于知识。其后果必然是导致人的存在感的丧失及教育与人的生命相疏远。教育应关注个体的生命.关注个体生命的感受.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树立生命论的教育本质观.即教育是人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偶然看到几名学生用自制的捕虫工具捉知了,他们把捕获的知了翅膀折去一半,放在手里把玩。失去了翅膀的知了再也飞不起来,面对它的将是生命的终结。但是眼前的孩子们,他们根本没有看到小小知了的痛苦,反而为知了的挣扎而痛快!我的心深深地痛起来,不仅是为即将死去的知了,还为这群孩子。一位日本教育家说过,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怦然心动的情怀”,这种情怀包含着对生命的尊重。每个生命,对于生命的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生命是宝贵的,是神圣的,又是平等的,值得我们去珍视、善待的。人不应该无端地剥夺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级的生命。能够在课堂中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让孩子们充满对小草、蚂蚁生命的关怀,同样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多元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规范灌输的弊端日益凸显,传统的以"知性论"为约束性的道德教育,导致主客体二元对立,知行脱节,而道德体验作为主体置身其中的教育参与行为,是道德从理论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中介,促使道德教育返本开新,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德性品质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道德教育对生命关怀的拓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其根本原因就是人缺乏真正的生命关怀意识,因此消除危机需要人自身的革命,道德教育是提升人素质的一个手段。由于对生命认识的片面化,道德教育本身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拓展道德教育对生命关怀的广度与深度,是解决人类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道德教育中进行活动一体验学习是基于对活动、体验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活动、体验不仅是青少年发展的基本需要,而且也是作为实践精神的道德本身所要求的,它是主体本性展开的根本途径。当代青少年体验的缺乏则使活动——体验学习显得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凭借她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敏锐的审美感受,用她精妙的审美表达和灵魂激情吟唱出一个杰出女性心底的生命之歌;在不屈地探求生命本质的过程中,张扬个性、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正由于此,在文学史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生命辉煌.  相似文献   

13.
14.
论生命价值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逆的,人的生命价值在于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本身。所以,生命高于一切,就这一点而言,生命是无价的。  相似文献   

15.
论关注生命体验的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体验是生命个体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以生命为价值取向的课程就要成为个体建构精神世界和追寻存在意义的过程。因此,就需要转向动态生成的具有个体性和境域性的知识观.实施走进生活世界的整体课程,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我观摩了一节哲学公开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教学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别出心裁,设计了分小组参与的两人三足游戏:小组成员并排站立,相邻同伴的一人左腿与另一人右腿的膝盖以下、脚踝以上部分用绳子绑上,团结协作跑完规定距离,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游戏的趣味性及竞争性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刻板的课堂瞬间化身为充满  相似文献   

17.
论注重生命体验的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论体验教学的生命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闫守轩 《教育科学》2006,22(3):36-39
体验教学是基于生命、以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体验教学实现对个体成长的生命关怀是以一定的生命意识或精神为基础和保障的,自由、交往、宽容和情感乃体验教学的生命机制。  相似文献   

19.
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幸福生活,幸福生活是一种终极价值取向,是生活中唯一的善。现代人的实存状况和现代德育的困境,反映了德育与生活的断裂和人对自身存在缺乏终极的问询。德育应是以人为目的的德育,并在德育过程中引导和培养人的适应能力和选择意识,成就人的德性品质。  相似文献   

20.
当今,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种被"异化"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道德教育内容的泛化、道德教育对象的物化和道德教育方法的非生理化倾向方面,这是一种"非本真发"的道德教育,它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成为一种抽象的东西并正在失去它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认为,"本真"的道德教育是关注个体生命的道德教育,是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它是基于自然生命基础上的,关注人精神生命的发展、使个体的人格不断完善并且最终走向自由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