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量词“条”的语义认知研究会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量词“条”是什么,以及它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语义、原型范畴、隐喻和转喻三个角度对量词“条”的语义认知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转喻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涉及其定义、认知解读、与隐喻的区另q以及分类等方面.转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概念现象;不仅仅是一种辞格,更是一种认知过程.转喻遵循的认知原则有邻近原则和凸显原则,隐喻则是根据事物的相似性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两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重要的两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但两者又存在着区别.本文试对认知隐喻和转喻的异同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4.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转喻比隐喻更基本,往往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为隐喻提供基础。从概念转喻到语法转喻无不体现在语言结构中。透过语言结构分析其转喻的认知理据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认知的角度探讨复合词的构成,认为隐喻、转喻在复合词的构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汉英语N+N复合名词隐喻、转喻构词理据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它们的异同,初步地阐释了汉英名+名复合词的构成及其共性和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积极认知分析"以语料库技术为主要方法、以认知语言学为核心,整合积极话语分析,认为媒体话语中隐喻和转喻的选择受制于隐喻和转喻的话语性、认知性、社会文化性,隐喻和转喻的使用目的在于解释、说服、移情.该分析框架包括以下步骤:语料库检索、隐喻和转喻识别、隐喻和转喻分析、隐喻和转喻解释.  相似文献   

7.
词义变化是隐喻、转喻认知的产物,多义词是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隐喻投射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在不同城间进行;转喻在同一认知域内映射,凸显事物间相关性.本文以"头"为例,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和转喻投射机制及其引起的派生途径.  相似文献   

8.
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本丈从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而有效的手段,更重要的还是思维和认知工具。本文在对隐喻和转喻的概念理解基础上,从隐喻和转喻认知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了“眼睛”的意象图示和其词义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义项拓展过程,最后阐述了这种义项拓展所反映出的中、西认知模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丁龙松 《考试周刊》2012,(71):23-24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成是语言修辞,是为了装饰语言形式,是文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的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形式上的,而且是认知和概念的。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爱情"为例,对比英汉在爱情隐喻和转喻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透过《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我们考察诸如“村”“城”“楼”“岛”“港”“池”“仓”“库”等表示处所范畴的系列新词语,从四个方面探讨其认知理据:处所范畴及其词义变化;处所范畴与“框架-注意”“图形-背景”;处所范畴与隐喻转喻;处所范畴与隐喻转喻。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可用于解析委婉语的认知机制。结合该二者理论分析有关经济报道中表述经济危机的委婉语,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概念化映射总结出三种委婉表达经济危机的概念隐喻类别;剖析有关经济危机的两个例句中事物之间的替代关系论证概念转喻也是构成委婉语认知机制的基础;探讨经济危机与空间概念“向下”之间的关联说明了委婉语的认知机制还可以通过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的交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模式是不相同的。隐喻的认知基础在于相似。这种相似性在人与宇宙万物之间建立起关联域,形成两个相互关联认知模型,即“始发模型”和“目的模型”。隐喻中的始发模型对说话者或听话者来说要比目的模型更为熟悉。在两种模型发生关联和互动反应时,通常是更为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和结构被映射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因此,隐喻是在不同的认知模型之间进行的映射,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进行的映射。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目的模型蕴含在始发模型之中。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转喻研究,主要有转喻的本质、转喻和隐喻的相互关系、转喻与间接言语行为、转喻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和语法转喻等5个方面,对国内外的转喻认知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与评述,对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析“S比N还N”构式的语义识解问题。在考察构件N语义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名词物性结构与N的内涵属性关系,发现物性结构理论可以较为系统地描写解码者所具备的名词静态百科知识。进而,基于物性结构和概念整合理论可以描写、解释“S比N还N”构式的语义识解过程。语义识解是一个带有解码者个体性、主观选择性特征的在线动态过程。物性角色、认知环境、记忆之间的互动最终促成了“S比N还N”构式义的精细化识解。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本文探讨了隐喻和转喻型菜名的类型。隐喻型菜名主要分为单一隐喻和多重隐喻,转喻型菜名主要分为单一转喻和多重转喻,在菜肴命名过程中还存在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此外,命名者在给菜肴命名时具有三种倾向性:文化选择倾向、个人体验倾向和语用倾向。  相似文献   

17.
“春”的本义是“春季”、“春天”,在漫长的语言演变过程中,“春”的语义发生了转移,衍生出了许多其它含义,语义转移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但其内在根本原因是人类的认知思维在起作用。作为基本认知手段的隐喻和转喻是语义构建的主要手段,“春”的语义发展变化过程中,隐喻和转喻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反映.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为视角,对美国手语的转喻类型和转喻与隐喻以及象似性的概念互动进行初步探讨,从文化语境上探究转喻手语表达的概念空间映射,旨在拓宽聋人手语研究的语言学视野.  相似文献   

19.
隐喻和转喻在经历了从传统修辞学研究内容向现代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转变后,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一种认知机制,是人类社会对世界事物进行整合概念化的过程。以隐喻和转喻不同的认知依据为基础,分析各自的特点,同时揭示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20.
转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作为隐喻的类型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更深入了解新现象。与此同时,隐喻是指从一个事物在另一个事物的术语概念中的理解方式,而转喻实现了专著性的功能,也就是说,允许一个实体替代另一个实体,以取代其他的借鉴作用。认知语言学下的这种转喻观为转喻的发展及应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