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匈奴政权中的单于及四大封王的世袭史实分析,认为:匈奴实行以长子继承为优先原则的继承制。只有出现特殊情况时,才在前单于、王的血亲范围内选择继承者,如弟、季父等。匈奴世袭制反映了其对生产和生存方式的适应。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控制人口和增加赋税的需要,促使户籍制度应运而生。春秋时期的书社组织是一个具有一定人口和方域土地的地缘编组单位,又是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单位,最早的户籍制度就是由书社组织的人口统计功能转化而来。战国时期户籍制度迅速发展,楚简中有反映战国时期楚国通过登记人口来统计民数,区分身份来划分不同等级的权利和承担不同赋役的相关材料。通过对户籍的管理来实现社会控制,证明战国时期楚国已经具有了明确的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筹算最先进的诸侯国之一,目前出土最早的算筹在楚国·依靠先进的筹算技术,楚国进行了大量的涉及农田水利、土地测量统计、商业与建筑的测量工程以及军事赋税等方面的计算·楚国数学对中国当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楚国从起初幽居荆山的蕞尔小邦到成为后来盘踞南方凌视中原的一方大国,究其原因,既有对楚族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的继承,也有其师法华夏,兼容并包以求自强,对强国梦想的追逐等。在这些因素中,如果说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和虚心效法的学习精神是楚国顺利建国且初具规模的主要因素,那么在此之后的制度建设则是楚国实现不断向前发展和霸主梦想的重要保障。纵观楚国整个政治制度的建设历程,其廉政建设在保障整个国家机器正常有序地运行并提高运行效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明和国家的起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众说纷纭的问题。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提出的模式在解释中国考古等的新发现时颇为乏力。而对于传统考古学上认为的文明和国家的象征如世袭制、城市、文字、大型遗址、阶级和阶层等,各个国家因自然条件等的不同,其国家起源也是各有特色的,中国的国家起源应有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8.
沈阅 《新读写》2022,(10):35-36
<正>一南北湖的青山上,我跪倒于您的墓碑前,三叩首后,为您点燃一柱高香。爷爷,永远难忘上学之前跟您在一起的时光,那些最开心的时光是舒缓的,可以反复回味……您教会了我品茶,观汤色闻香气品滋味看叶底。于是我明白,世上的千人万事,都值得穷根溯源,细细品味。您教会了我下棋,练定式、强手筋、赏布局、搏中盘。于是我明白,人生的每一落子,都需要前呼后应,虎虎生威。我对历史最深的记忆,来自您生动讲解,我熟悉成诵的史记故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楚辞>和<诗经>没有直接的承传关系,只有南方广阔的楚国大地和江汉流域的独具特色的楚国历史文化,才是<楚辞>赖以产生和生存的肥沃土壤.由于楚史典籍久已销亡,楚辞探源,必须还原历史,走进并揭开历史秘密.本文认为,荆楚是与商周长期对峙的一个国家政权,并非周王朝的一个地位很低的属国;楚国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成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楚国历史孕育了<楚辞>这样的充满爱国激情的绚丽诗篇.  相似文献   

10.
在充分研究大量古代音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相关考古研究成果对楚国的器乐与乐器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认为楚国器乐与乐器的繁荣主要体现在“钟鼓之乐”“古琴音乐”,以及“八音乐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屈原与楚国历法李建国,蒋南华楚国是战国时期的泱泱大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均曾相当发达、相当先进的国家。从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证实,它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也是当时其他各国所不能匹敌的。楚人是太阳神、火神、雷神和灶神,即光明之神“高阳”炎帝...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是新兴的封建制代替腐朽的奴隶制的社会剧变时代。新兴地主阶级先后在各诸侯国掌握了政权,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而且相互间频繁地进行着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统一的兼并战争。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能够相互抗衡的,除齐国外只有秦、楚两国。“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两国都有统一六国的可能。结果秦国统一了六国,楚国灭亡了。强大的楚国为什么灭亡?回顾其历史教训,对我们今天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3.
楚国辉煌的科技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楚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直接影响到楚文化的各个层面。楚国科技成果体现出华夏民族文化中被两千多年的历史沉积物所掩盖的一种文化传统,这就是楚人积极进取,兼融并蓄,锐意创新,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化精神。楚人的科学理论思维充满了玄虚的色彩,天人合一、万物同构同感是其对自然认识的基本出发点。这对于当今的我们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仍不失其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先秦时期的楚国地处南方江汉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习,形成了楚人具有个性特色的饮食文化。楚人饭稻羹鱼、五味调和、桂酒琼浆,既显出有别于中原的饮食习尚,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楚国国名考     
关于楚国得名由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然均未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结论。清华简《楚居》篇中的相关记载表明:楚之名来自楚室先祖丽季降生时的助产工具。与传世文献相比照,又可获得诸多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楚人立国之初,地僻民贫,势弱位卑。他们在维山与荆山之间的狭小天地间,经过隼路蓝缕的惨淡经营,由弱转强。到春秋战国之际,楚国已发展成一个有“问鼎”之势的泱泱大国。版土、财富已超过了中原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秦国,甲土、兵器也能与秦匹敌。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积蓄饶多、上众百万,具有统一环宇、吞并八方条件的大国,竟然江河日下,直至亡国。究其原因,楚怀王、顷襄王及其权臣好使自然罪不当恕。但如果把原因仅仅归于这类个人因素,却有悻于历史唯物主义。何况,我们还应该把楚王及权臣奸佞看作社会的人,历史的人,而不仅仅是个…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史典故产生的时间较早,大变革时期的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就有许多著名典故流传后世,比如齐国的“晏子使楚”,赵国的“毛遂自荐”、“完璧归赵”等。南方的楚国亦有不少精彩的例子,像染指、知音、射石饮羽、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等,现列举三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屈原与楚国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政治家,他的许多政治主张和锐意革新的思想对战国时期楚国的内政外交影响很大。他不仅推进了楚齐合纵抗秦,而且在执政期间,主张并着手革新朝政、厉行法治、限制旧贵族的权力,曾一度刷新了楚国的政治。即便在他被流放的时候,也满怀救世济民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