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PT(认知现象学相互作用)应激理论模型是目前较流行的一个应激模型,以该模型为理论指导,教师可以通过鉴别应激源、选择应对策略、评估应对策略以及丰富应对资源,来进行有效的应对教育.  相似文献   

2.
郭爱鸽 《教育探索》2005,(8):109-111
研究教师的应激有助于保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消除职业倦怠感。教师的应激是一种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它包括警觉、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不同的教师个体,对应激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日常生活中应激导致教师常常出现轻度的心理障碍,如果使用成熟的和中间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教师能够对应激反应进行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3.
应激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适当的应激状态,可以使机体处于激活和唤起中,提高人的整体应变能力与反应能力。但是,如果长时间地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则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教师由于受着学校的物理环境、人际环境、管理环境及个人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与应激状态。了解与掌握使教师产生应激心理的应激源,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师的应激心理进行调适,是学校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地震极重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科学把握灾害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用改编的PTSD问卷对十个极重灾区的31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灾区教师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警觉性、长期回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指标上症状明显,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较为严重.对此应从提高认识、建全机制、分层进行、全员培训、改善生活工作条件等方面入手,开展心理援助,重建教师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冲击已远远超过了新课程本身,教师遭遇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新的心理应激。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引起教师心理应激的几种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教师心理应激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冲击已远远超过了新课程本身,教师遭遇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新的心理应激。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引起教师心理应激的几种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教师心理应激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应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正在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收八分配制度改革和教学改革都会不同程度地给教师带来应激,对教师产生不利影响.面对改革,学校应该积极管理、预防和控制教师应激.  相似文献   

8.
论教师的心理应激及其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健康地从事教育工作,才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由于教育职业本性、教师劳动特点以及教师和学生在师生关系中各自所处的特殊地位与特殊关系,决定了教师经常会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心理健康状态受到消极影响.降低心理应激消极影响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应对能力,学校管理层面的工作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激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外对应激理论进行了研究,包括应激的含义,应激的生理机制以及应激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理论模型;刺激理论模型、反应理论模型、CPT理论模型、系统理论模型。以往应激研究中还存在着问题,今后的研究还须努力解决。  相似文献   

10.
心理应激理论透视及教育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心理应激理论进行透视,旨在促进人们对应激内涵的认识、对心理应激源种类的把握以及对心理中介因素调节作用的明晰,阐述了心理应激调节策略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冲击已远远超过了新课程本身,教师遭遇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新的心理应激。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引起教师心理应激的几种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心理应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灾难应激是属于灾难心理学的范畴,对防灾减灾和学校的生命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近期通过对粤东梅州中小学生灾难事故应激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发现了不少问题,从中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根据现阶段的中小学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学生灾难事故应激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冲击已远远超过了新课程本身,教师遭遇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新的心理应激。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引起教师心理应激的几种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心理应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英 《教育探索》2004,(8):103-104
现代应激理论认为,来自于个体内外环境中的应激(即压力)源作用于个体,将使个体产生不同程度的身心应激反应,包括紧张、焦虑、恐惧、愤怒、敌意、抑郁等情绪反应,丧失自信、自我评价过低等认知反应,对抗、逃学、离家出走、攻击等行为反应,还包括生理方面的适应性反应。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过度的心理应激会破坏个体心理平衡状态,产生心理问题。 中小学阶段,可以说每个中小学生都处于内外多重应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用改编的PTSD问卷对四川省10个极重灾区的31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不由自主地一再想起地震时的情形"、"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在小事情上容易激动愤怒"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这几个方面报告最多,在"持续性警觉增高"这一维度上得分最高.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更倾向于"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在"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和"持续警觉增高"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组的教师.不同受灾情况的教师在PTSD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家人遇难或受伤的教师在"持续警觉性增高"、"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上得分都显著高于家人没有伤亡的教师.建议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在校园以及日后踏入社会,都会面对激烈竞争,他们能否在"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下生存下来?科学应对应激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应对应激和提高大学生的应激水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课题组使用事件影响量表(ISE-R)和有关内疚、压抑、失望、社会支持、无生命意义感、无信心感的六个附加题对四川5*12地震极重灾区阿坝州的181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有创伤后应激障碍重度症状的人群为7.9%;(2)女性教师的事件影响量表的平均分高于男性教师;(3)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之间在PTSD症状上差异不显著(都大于0.05);(4)常常出现内疚、压抑、失望、无生命意义感的教师受到地震的影响和冲击明显高于没有或很少出现这些感受的教师;(5)社会支持的程度不影响地震对教师的影响和冲击程度;(6)无论感受到地震的影响和冲击有多大,大多数教师在现阶段对未来都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应激源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职业因素、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四个方面对教师应激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管理思路,旨在引起全社会给教师应激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旨在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以及市场机制的推动,高职高专学生已经渐渐成为我国高校在校生的主体之一.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由于过去高考的失败、对当前高职高专学校有限条件的不满以及个体知觉的不足,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应激,这些应激包括不良的和有益的,如何扬长避短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教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性,较之其他行业承受着更大的工作应激,易给教师个体和组织带来巨大损害.教师想要防范因不良工作应激带来的身心损害,需努力提高自身心理保健能力,学会对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的心理中介因素进行有效自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