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晚上临睡前,我翻开语文书,读起了今天所学的小古文《精卫填海》。我幻想着精卫填海的情景,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我来到大海边,汹涌的海水拍打着海岸,发出了巨大的声响。正在这时,一声声“精卫,精卫”的叫声传入我耳中。我抬头一看,是精卫。传说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溺水后,她的灵魂化为鸟,这只鸟就是精卫。  相似文献   

2.
“精卫填海” ,一个众所周知的民间传说。炎帝的女儿死后化成一只鸟 ,名曰“精卫”。每日从发鸠山上衔一根树枝或一粒石子 ,投入害人生命的东海 ,终日不懈。传说至此为止 ,没有了下文。我想 ,如果有 ,也一定是精卫把东海给填满了———理应如此。因为这个“精卫”又是一个“愚公移山”式的人物 ,按照自己很“迂”的想法去干 ,她会最终战胜比自己强大何止千万倍的“敌人”。我相信一定能。“精卫”大概是一只只有麻雀大小的鸟 ,“东海”是由东海大龙王主管的一片浩瀚的水域 ,其大小之比 ,不言而喻。按常理而论 ,“精卫”也未免太自不量力了。…  相似文献   

3.
《精卫填海》里的那只“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精卫鸟,既是志鸟,也是痴情鸟。在武汉这座喧嚣躁动的都市里,也有一只这样的“痴情鸟”,他衔着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执著地往返于寻常百姓家,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不同寻常的“连心桥”。他就是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吴天祥。  我端的人民的碗,人民是我的衣食父母,为人民办事天经地义今年大年初一,天阴着,刮着砭骨的寒风。吴天祥一大早就起来了,去给上访户和他一直照顾的几位孤寡老人拜年,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他第一个要去的是住在解放路的来北斗家。56岁的…  相似文献   

4.
“精卫填海”神话始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是炎帝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又,《述异记》卷上云:“昔炎帝少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精卫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市,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左思、颜之椎、陶潜、李白、胡斗南、边贡等都有吟咏,然而,“精卫填海”作为一则神话资料。却一直尚未得到充分的诠释,今将这则神话的有关几个问题试作考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亲子之情     
爸爸喜欢捕鸟,今天他从田野里捉回一只小麻雀。小麻雀的嘴角嫩黄,嘴里不住的发出凄惨的叫声。我们把它放进笼子里,只见小麻雀用爪子抓住鸟笼的铁丝,悲伤地叫着,好像在哀求我们:“放了我吧!放了我吧!”可是无情的人类怎么能听得懂鸟的语言呢?傍晚,我听见鸟笼里有“扑棱扑棱”的声音,于是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趴在窗台上看。原来是只大麻雀飞到了鸟笼跟前正无可奈何地看着小麻雀。小麻雀见了大麻雀,欢快地叫着,扑棱着翅膀想飞出去,与鸟妈妈团圆。这时又一只麻雀飞来了,我想这一定是鸟爸爸吧!鸟爸爸落在电线杆上,瞪大眼睛看着周围,为它们站岗。…  相似文献   

6.
漫话鹧鸪诗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栖息于山林树丛之中,形似雌雉,体大如鸠。鹧鸪胸前有白色圆点,背上间隔生长着紫色和红色的羽毛,大多数喜欢相对鸣叫。晋代崔豹《古今注》说:“南山有鸟,名鹧鸪,自呼其名。”看来,鹧鸪的名字是因其叫声得来的,古人根据它的叫声,摹拟出多种声音,如“钩辆钩辆”“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等,并借助它寄托多种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绿鸟     
一天,一个人看见树上有一只绿色的鸟,这只鸟在欢快地歌唱。这个人说:“我要把这只鸟带回家,我很喜欢它。”出乎意料的是,这只鸟跟着他说:“我要把这只鸟带回家,我很喜欢它。”这个人大喜,说:“但是,记住,你是鸟,我是人,我要把你带回家。”鸟说:“但是,记住,你是鸟,我是人,我要把你带回家。”这个人来了兴趣:“你说我说过的话,你不能说其他的话吗?”鸟跟着说:“你说我说过的话,你不能说其他的话吗?”“真没劲,你只能学着别人说话。”这个人说。“真没劲,你只能学着别人说话。”鸟说。这个人开始生气了:“我从不跟着别人学。如果你只能学我,就…  相似文献   

8.
燕子垒窝     
这天 我到外婆 家做客 吃饭的时候 我看见两只燕 , 。 ,子 飞进了外婆家 它们落在吊 扇上 唧唧唧 唧 唧唧 好 。 ,“ , ”像 在商量一件大事 突然 又 嗖 地一下飞走了 。 , “ ” 。 不 一 会 儿 我 看 见 它 们 又 回 来 了 嘴 里 衔 着 泥 巴 和 , ,草 哦 我明白了 原来它们要在外婆 家垒窝了 。 , , 。 我 欢 快 地 跑 去 告 诉 外 婆 外 婆 外 婆 咱 们 家 有 两 :“ , ,位 新成员啦 晚 上 您要等燕子回 家了再关门 外婆摸 ! , 。”着…  相似文献   

9.
精卫填海发鸠之山②,其上多拓木③,有鸟焉④,其状如乌⑤.文首⑥,白啄⑦,赤足,名旧“精卫”其呜其詨⑧。是炎帝之少女⑨,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以堙⑩于东海。 [注释]①精卫,鸟名。又名帝女雀、冤禽。传说中这种鸟因为在东海淹死,便发誓不饮东海之水。②发鸠山,旧说在山西省长子县西。③柘(zhe)木,柘树,桑树的一种。④焉,指示代词,于此。⑤乌,乌鸦。⑥文首,头上有花纹。⑦喙  相似文献   

10.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炎帝有一个女儿,她非常聪明伶俐,深得炎帝的喜爱。她经常去东海游泳,那时东海总是起风浪,后来她不幸被大海淹死了。她死后变成一只精卫鸟,决心要把东海填平。精卫鸟嘴白脚红,头上有花纹,经常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好像在呼喊自己的名字。精卫鸟顽强不息,每天都从西山叼回石头和木棍投入东海,一直坚持不懈。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特意派王母娘娘到东海投放一枚定海神珠,并给精卫造了一座宝塔,提醒人们以后游泳要当心。从此,东海就风平浪静了。指导老师:谢文芳精卫填海新编$新疆沙湾县红旗农场…  相似文献   

11.
与谁同类     
在一个池塘里,一只小青蛙幸福地生活着。可是有一天,小青蛙觉得自己的同伴少了很多。原来,是人类不断地在捕杀青蛙。小青蛙想“:我可不能当青蛙了。我要当别的动物!”一天,青蛙在森林里散步,它看到一群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白云围绕着它们,羡慕极了。青蛙大声喊“:鸟大哥,鸟大嫂,我来投靠你们,我不做青蛙了,我要做鸟。”鸟大哥说“:我们没有这么丑的鸟,你会下蛋吗?你有羽毛吗?你会飞吗?”青蛙回答道“:我不会下蛋,我没有羽毛,更不会飞了。可是,我可以帮你们看小宝宝,当保姆呀!”经过青蛙的再三请求,鸟大哥才同意让青蛙在它家留一段时间。有…  相似文献   

12.
大河马睡着了。他在梦里听到了声音:“扑通,扑通!”原来是采了一些小青蛙。大河马说:“小青蛙呀,谢谢你们来玩。现在,我就可以把头搁在石头上看你们游泳啦。”看着看着,大河马又睡着了。这回,大河马在梦里又听到了声音:“啪答,啪答。”这声音在他的脑门上响。原来,有一只小鸭子在大河  相似文献   

13.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讠交).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相似文献   

14.
猫与黄鹂鸟     
从前,有只黄鹂鸟飞到花圃中捉害虫,吃饱了就在花枝上唱着欢乐的歌:“大家早,大家多么早……”猫从屋子里走出来,听到花圃中传来动听的歌声,就向花圃跑去。它看见一只黄鹂鸟在花枝上又蹦又唱,悠然自得。它想:要是能吃到这飞鸟的肉,该有多美啊!黄鹂鸟无忧无虑地唱着,得意忘形,哪里会提防猫呢?猫只是举手之劳,得来毫不费功夫,一下子就逮住了它。黄鹂鸟说:“你是谁?干吗捉我?”猫说:“我是猫,我要吃你!”“你这是不务正业,你的天职是捉老鼠!”“不!老鼠肉我吃腻了,就是没吃过你这飞鸟的肉!”“不行!我要到上帝那里去告你!”“告我也不怕!反正……  相似文献   

15.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中一名篇,它记叙了炎帝之女因游东海淹死,于是化为精卫,经常衔西山石木去填东海。后来以此来比喻做事要按既定的目标,坚韧不拔,奋斗到底。可细细一想,精卫又何苦填海?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衔石投海,渴望填平大海。可浩翰无边的海洋又怎会因一鸟而填平呢?尽管你有既定的目标,但它也终究只是石沉大海,波澜不惊,到头来只能说你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是吧?所以,精卫,放弃填海吧!为了复仇,你将生命的赌注押在了“恨”字上,你恨大海曾经吞噬了你的生命,于是它成了支配你填海的动力。可是,若一个人活在世上,只是为了报仇而生,…  相似文献   

16.
生命和石头     
我在生命的路上向前走着,遇到一个人,他手里抱着一块大石头。他说:“这是我年轻时犯过的一个错误。带着它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错。”又遇到一个蹒跚赶路的人,他怀里抱着许多小石块。他说:“这些石头是我经历的挫折。保留这些石头,是为了不重蹈覆辙。”我想,也许在人生路上人们必须背负自己的“过去”前行。于是,我赶忙捡起一块石头。石头一握在手中,立刻感受到了错误曾带给我的痛苦。我缓慢地前进着,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位老人坐在一块岩石上。看到我经过,老人微笑着说:“你希望一直背负着沉重的石头前进吗?没有人让你忘记过去,只是把它…  相似文献   

17.
谈精卫神话     
一、女娃是英雄女神《山海经·北次三经》云:“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本。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讠交);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段记述文字虽然简略,但刻画出的精卫顽强意志和鲜明形象,却与愚公、夸父、刑天等我国古代神话人物一样,为历代人民所喜爱。  相似文献   

18.
石头汤     
从前有个村庄,有一天来了三个又饿又累的士兵,他们向村民要食物吃,但村民不肯。他们试了几户人家,都遭到了拒绝。士兵们饥肠辘辘,却一筹莫展。其中一个士兵急中生智,就当众宣布:“各位,既然你们食物也不多,我只好来做石头汤了。”“石头汤?到底是什么呢?石头做的汤能喝吗?”村民讶然。“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大铁锅,  相似文献   

19.
脚上明珠     
有一回,我和爷爷去黄河边玩。我们走在土坡上,突然,我看到远处有一个黄色的东西,我便跑了过去,想看个究竟。仔细一看,是块石头。它整体酷似一只脚,但很小,只有小婴儿的脚那么大,黑油油的条纹在黄色的石头上紧紧相连。它的表面很粗糙,有一些凹凸不平、大小不一的小窝儿,好像将镶嵌在石头上的明珠取走后留下的痕迹。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我觉得它很漂亮,我立刻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脚上明珠。回到家后,我细心地把石头清洗干净,“脚上明珠”更漂亮了。直到现在,我还是那么喜欢它,不时地会为它“洗个澡”,做个“美容”。我像爱宝宝一样爱着它…  相似文献   

20.
调皮的小猫     
我家有一只既调皮又可爱的小猫。这只小猫是前年奶奶从山上捉回来的。记得那一天,我刚放学回家,突然听见家里有“喵喵”的叫声,我当时惊奇地问奶奶:“奶奶,家里怎么会有猫的叫声?“”是奶奶今天从山上捉到的,那只小猫很可爱,你快去看吧。”奶奶高兴地回答着。当我在屋里看到小猫后,惊叫起来:“多可爱的一只小猫啊!”小猫见有人来了,时而飞舞着前爪一跃而起,时而迈着“猫步”,冲我叫上几声,看来它似乎把我当成它的敌人要向我宣战呢!我也不甘示弱,伸出两只手舞弄着,装着吓唬它的样子。这样,我们“激战”了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当它再一次向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