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了客观语言提示的心理效应.研究表明,悲伤提示导致人们悲伤情绪提升26.8%,愉快情绪下降16.7%.愉快提示导致人们愉快情绪提升3.95%,悲伤情绪降低17.3%.同时,研究还发现,在语言提示作用下,悲伤情绪提升的程度比愉快情绪提升的程度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考试成绩可从多个层面折射出学生学习努力程度、教师教学效果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等. 大学阶段某门课程考试成绩的绝对值,表明学生是否顺利通过了该课程的学习;某门课程考试成绩的相对值,表明学生该门课程学习水平在集体中的位置,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评价.学生可根据相对成绩和付出的努力程度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随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最为关心的应该是考试成绩的分布.正常情况下,考试成绩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三种源问题数量与两种策略信息提示组合成六种实验条件,探讨了源问题数量与策略提示对顿悟问题解决中关键启发信息激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源问题数量与关键启发信息激活之间呈现“V”型趋势,中等数量源问题的关键启发信息归纳与提取的难度最大,因而激活效果最差;选择式策略提示不利于关键启发信息激活,这与策略提示的类型有关,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的策略提示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心理语言距离是引起跨语言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其对语音感知的影响,选取维吾尔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单元音/e/与双元音/ei/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不同英语水平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维语到英语与汉语到英语之间语音的心理语言距离差异,及差异对语音感知和语音接受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水平较低和中等的受试在语音感知中易受心理语言距离影响,较高水平受试的心理语言距离接近语言距离;低水平受试受心理语言距离影响较难接受迁移源为二语的语音。  相似文献   

5.
表情启动效应就是指教师最初站在讲台上所表现出的情绪对学生情绪的感染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师表现出积极的愉快情绪,学生的愉快情绪的强度会提高26%,但是如果教师表现出悲伤情绪,学生的悲伤情绪会提高43%。客观语言提示是指教师对学生流露出的语言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客观积极的情绪提示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3.95%,同时人的悲伤情绪下降17.3%;悲伤情绪提示后,人们的悲伤情绪提高26.8%,同时,愉快情绪下降16.7%。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观提示效应也很明显,我们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语言提示后,愉快情绪强度上升17.3%,但是消极的悲伤语言提示后,愉快情绪下降12.1%。因此,目标提示后,人的情绪会向着提示的方向改变。目标提示是指人们确定的目标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低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示,造成被试的记忆效果下降20%以上;适当高于学生一般情况的提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5%-18%。  相似文献   

6.
研究时间提醒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对2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情景实验,操控时间提醒和问卷测量学业自我效能感两个自变量。结果表明,时间提醒对大学生考试成绩存在显著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不显著,时间提醒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脱钩、社会对具有综合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人才需求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各所高校纷纷给在校大学生开设了英语口语课.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课时有限、师资缺乏等原因,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无法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在口语课上往往无话可说,或者有话没办法说,再不就是错误满天飞,无法做到有效沟通.学生对英语口语课的兴趣一落千丈,对于个人英语能力的信心也是越来越不足.  相似文献   

8.
考试焦虑测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了解工科大学生考试焦虑在性别、专业及人格维度间的分布特点及规律,探讨大学生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考试焦虑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工科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与人格密切相关;考试焦虑对一些专业课的考试成绩有显著影响(P<0.05);轻度焦虑所占人数最多,同时轻度焦虑的学生平均成绩也最高,显著高于非焦虑、中度焦虑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对其体育教学的考试成绩有重要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素质训练,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较好的心理、生理状态下进行考试,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通过考试并取得理想的体育成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的交际语言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简洁性、群体性、新颖性以及不规范性四个方面.这些特点的形成是大学生追求生动新奇、简洁快速、模拟从众心理的表现.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90后大学生的这些交际特点,积极营造规范使用汉语的大环境,引导大学生适度使用网络语言,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促进语言学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语言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与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就业与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汉语写作语言能力是大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语言能力的角度研究影响大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100名哈萨克大学生在不同场合语言使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哈萨克大学生有正确的语言观,他们认识到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处在多元的语言环境中,在交际中是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交际对象选用不同的语言的.他们对自己的母语表现出强烈的认同,但积极主动使用汉语的意识,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仍待加强,汉语交际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钟韫霞 《海外英语》2011,(13):171-172
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测试与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语言能力作出准确公正客观的测量,从而给社会需求提供一个可信的参考,并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强用力的反拨作用。那么,什么是语言能力?如何对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测量与评估?该文探讨了语言能力的内涵,并结合该校语言教学与测试的实践,提出把语言能力定义为语言学习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的观点,并提出要综合运用各种测试手段对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是小城镇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托贵州省高校在读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调查,发现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存在语言需求决定语言态度,语言生活的质量制约语言态度,语言使用影响语言态度的语言分裂状况.语言是资源,提高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质量,建立大学生的语言自觉意识,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胡丹红 《现代语文》2007,(2):125-125
近几年高考中,诗歌鉴赏题题型出现了从客观向主观的变化,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难度。过去,题目中的选项对学生理解诗歌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而现在,对诗歌每个信息的提炼都要靠学生自己的分析。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要真正理解一首诗歌,必须从它的语言下手,从它不多的词语数量中分析它所蕴含的丰富意象,从它俭省的语言外壳中体会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为客观了解家庭环境、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相互关系,对广东省5所高校大学生做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职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克服障碍效能最高,然后依次是信心程度、难度知觉和结果预期。(2)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以情绪低沉最突出,其次是成就感低和行为回避。(3)家庭环境、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关系,家庭环境是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而后两者也互为有效的预测变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本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学习倦怠领域的研究,在实践上为学习倦怠的干预提供新的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调教自考生的心理素质及其与自学考试成绩的关系,作者采用心理,访谈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196位高教自考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高教自考生的智力水平中等,他们之所以能坚持参加高教自学考试,取得合格的考试成绩,与其在人格上的情绪,主强,敢为,严于律己,恃强,轻松兴奋,自立自强等特点直接相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是满意的自学考试成绩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莫娜 《广西教育》2022,(3):59-6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广西部分高校壮族大学生壮语使用与语言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在壮族地区长大的壮族大学生绝大多数可以用壮语交流,他们热爱自己的语言;而在非壮族地区长大、在外地上学的壮族大学生,由于从小缺乏壮语环境,基本无法顺利用壮语交流;生活区域和教育区域影响壮族语言使用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态度。基于此,提出壮语传承与保护的对策:重视壮族青少年语言态度培育,提高保护壮语的积极性;发挥儿童壮语自然习得的优势,重视壮语的家庭学习;深化壮语在民族地区的教学研究,提高壮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测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水平。而知识程度、能力水平所对应的是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的情况,因此考试实质上是通过测定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如对错等)来推断他们的能力水平,这是一个由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所以要提高考试成绩的可能性与准确性,除了加强测试过程本身的控制外(如控制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还应注意合理地、科学地评价分析考试结果。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话语角色,从而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征。我们分析得出大学生角色的语言特征是:1.知识术语使用频繁;2.标新立异;3.修辞手段多样;4.简洁明快的风格;5.中英文混用。基于淮阴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语言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男女大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相近。然而,语言能力方面,男生稍低于女生;语言运用方面,女生善于运用体态语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男生较少用。这些差异是由男女大学生的天赋差异、社会角色差异以及价值取向差异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