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壮举不仅是中外交通史上浓重的一笔,而且对明代海洋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一是中华民族“云帆高张,涉彼狂澜”的时代精神与“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的宏伟气度在海洋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现;其二是与海洋有关的作品成批地出现,《西游记》有着浓重的海洋情结,《三保太监西洋记演义》专写郑和下西洋之事,水傀儡戏、《下西洋》、《八仙过海》、《五龙朝圣》等演出了海洋故事题材的戏剧:其三是展示了海洋交通所带来的异国文化和风俗民情,开拓了海洋文学题材。  相似文献   

2.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研究郑和下西洋,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课题,具有鼓舞当今中国人走向海洋的现实意义.在近百年的研究中,学者们不时提到一个问题:指言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在明代中期被职方郎中刘大夏烧毁了.本文考证,史实大有出入.刘大夏藏匿一时的是永乐年问征讨安南的档案,并非郑和档案.  相似文献   

3.
因为儒家文化讲究仁义、诚信、贵和,所以虽然当时明王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大国,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却没有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十五世纪初期我国明代农业发展的水平,居于世界前列。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中外农业的交流。通过人员互访,考察和研究,加深了对彼此农业生产情况的认识和了解;通过颁历法、赠图书、言传身教、人员留居与先后移民去的华侨,向海外传播了中华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术;通过赏赐、赠送、朝贡、贸易和走私等途径,扩展了农产及其加工制品的国际间交流;通过相互引进丰富了彼此种植与养殖的农业植物、动物的种类和品种。这些对于中国与亚非诸国的贸易、农业和相关手工业的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起了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和船队配置有数目众多、技术高超的医官医士;随着郑和七下西洋,船队通过多种方式向海外传送了中华医药卫生的经验,对海外药用生物资源进行了长期的考察,通过多种途径将其中对我国有用的种类予以引进,经过检验、应用,扩展了我国中医药的种类,促进了海外药物的进口贸易与中医药研究的发展,丰富了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宋代以来,妈祖就成为航海者心目中的保护神。航海者认为在海上遇险时,只要向妈祖祷告,就会有“神灵显应”,化险为夷。妈祖成为航海者与风涛搏斗的精神力量,赢得了千百万航海者,尤其是渔民的崇拜。至明朝水乐初年,郑和下西洋的  相似文献   

7.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之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前后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长,足迹之广,是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它比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绕好望角抵印度洋要早半个多世纪。这在我国和世界航海史上都传为佳话。这一史实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学者们探讨了郑和下西洋的许多问题,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也是他们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新探,  相似文献   

8.
新闻背景:600年前的7月11日,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正式受命出使西洋。在随后的28年里,郑和率领由208艘船舶和2.78万人组成的船队,不畏艰险,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创举,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和平之旅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最早、规模宏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9.
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不是寻找建文帝。也非炫耀国威。前期主要目的是通过“金钱”和“大棒”并用的政策来获得海外各国的“外交承认”。后期是郑和及其使团人员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主动要求下西洋。朱棣是前期下西洋的推动力。后期这一主要推动力就变为郑和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郑和七下西洋的活动范围和时间间隔看 ,将其分为两个阶段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下洋之目的也相应地存在阶段性 :前三次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 ,即巩固帝位和联印抗蒙 ,其中巩固帝位又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踪迹建文 ,以去成祖心病 ;一是耀兵示富 ,促使万国来朝 ;后四次下西洋目的变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和朝贡贸易 ,同时寻找麒麟 ,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并重。最后指出这种变化 ,是由其国内外形势和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皇帝派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因素,而非发展经贸;不但不可能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反而劳民伤财,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从航海史的意义上看,郑和下西洋走的基本上是过去的老路,没有开辟具有重大意义的新航线。郑和下西洋向世界展示了明王朝“我是老大…‘我家最阔”的排场,但这种不计成本、不讲实效的超豪华演出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2.
福建长乐太平港是明初郑和七下西洋离国远航的出发港,郑和船队每次均在这里停泊,其停留时间前后累计约二年多,因而与福建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论述郑和下西洋与福建人才培养、宗教信仰及文物古迹等问题的关系,探讨郑和下西洋对福建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 郑和船队停泊长乐,在这里等候朔风开洋,招收水手,修造船舶,补充人员等。可想而知,随他下西洋的福建人一定不少。 郑和七次下西洋人数少至27000多人,多至30000人,但其中明确记载姓名籍贯的却不多。据目前笔者见到的资料大概统计,有姓名及其籍贯者共有74人。这些人员来自江苏、福建、上海、浙江、江西、安徽、陕西等地,其中福建人16个,占21%。人数之多,是其他地区所不及。加上外省在福建军营参加下西洋的15人,那就更多了。福建人在郑和使团中,有的担任领导工作,如闽南王景弘、晋江侯显、安溪李兴;有的担任辅佐人员,如泉州蒲和日;有的是技术人员,如福清林贵和,任阴阳官;有的从事航海水手,如长乐黄参;有的奉命参加下西洋,如闽候吴兴。此外,有一批军人从征西洋,如闽县严观、莆田许辟。  相似文献   

13.
明初的和平外交,促成了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进一步稳固了国内统治秩序和发展了对外友好关系.随着郑和下西洋所取得的和平外交的巨大胜利,东方世界逐渐建立起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世界秩序的国际关系体系,这是明代封建统治者所追求的“皇威“与“德化“的最高目的.然而统治者一味沉迷于这种“中国中心观“的满足中,去追求“宣教化于海外“行“厚往薄来“的礼仪,使明代疲于应付,财力匮乏,不仅无益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使明代在繁荣以后的几十年过早地走向衰亡,而且也无助苦心经营的华夷世界秩序的巩固.  相似文献   

14.
材料一:下图为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材料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于今年7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并讲话。他高度评价了郑和下西洋的光辉业绩和重大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1日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7月11日成为中国“航海日”的生日。  相似文献   

16.
公元1399年,明惠帝刚刚改元建文.燕王朱棣即高举“靖难”大旗挥师南下.并于三年后攻入南京,一把夺过侄子的皇帝宝座而称帝.史称明成祖。在初步稳定国内局势之后.明成祖于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以次遍历诸番国”。  相似文献   

17.
郑和(1371—1434),原姓马,回族人,祖籍云南,排行第三,乳名三保,他十一岁上朱元璋统一云南时,被掳去带往南京。后朱元璋将其赐给燕王朱棣为侍童。郑和为人聪慧,颇受朱棣宠爱。在“靖难之役”中,立战功,朱棣为了嘉奖,封他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改名和。  相似文献   

18.
五百多年前,在广阔的海面上,一支威武的舰队正浩浩荡荡地向西航行,看上去煞是气派。它是一支组织严密的混合舰队,由宝船、战座船、粮船、水船等组成。领航的是一艘非常壮观的宝船,它昂首翘尾,风帆高张,双层楼阁的舱房上飘扬着一面绚丽的帅旗,旗下站着一位体魄雄健的指挥官,他远眺着连天的碧波,镇定自若地指挥舰队奔向远方。他,便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相似文献   

19.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壮举。通过这一壮举所反映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民族心理和对外政策上的结合,即外向型民族心理与对外开放的结合。而这一壮举的产生与完成则是二者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郑和下西洋之目的关于郑和下西洋之目的,《明史》是这记载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照《明史》记载看:其目的就有两个,将寻找建文帝(惠帝)之下落这一目的置于前,在“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