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内涵之区别 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在科学内涵、外延范围、活动层次、核心内容、功能实现等方面都有重大差异。前者是属概念,后者是种概念。所以,二者不能等量齐观、同日而语。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政党政治看作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政党掌权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其性质定位属于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既有发展但又发展不够充分的产物,因而是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党政治是政治类型的划分,而不是政党类型的划分。与政党制度相比而言,政党政治是政党制度的上位概念,它侧重于政党履行政治职能的本质内容的揭示。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与宗教仁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们的近代政治思想对当时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两位人物的政治思想作以简单的比较,虽然他们在政党与议会民主制度的关系上,政体制度的政法模式上;政治权力结构上的侧重点方面以及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上都截然相反。但两人思想异中存同,他们都认同了议会民主制,并且都希望通过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来推进政党政治。  相似文献   

3.
山县有朋是活跃于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军事、政治领导人,天皇制的拥护,一生反对政党政治。在他从政的40多年中,利用种种手段打击、瓦解政党,开日本金钱政治的先河。由他确立的军部大臣现役制,则为日本军部控制国家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政党政治和政党外交是当今国际政治领域中的普遍现象,政党政治的普及为政党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总体外交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政党外交。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5.
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表明,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国际环境因素,影响了韩国政党政治的演变。而韩国政党政治的演变又反作用于南北统一问题:政党政治的反复影响南北统一进程;政党政治的民主趋势又有利于南北尽早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政治学的视角 ,从分析政府权威与政党政治的关系入手 ,论述了新中国政党制度的若干特点 ,指出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政党政治的理想模式应是由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执政 ,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 ,稳步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政党已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现代民主政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政党政治。实行政党政治、完善政党制度是现代宪政民主的必然要求。伴随着代议制发展起来的政党制度,是一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文明、民主、规范的政党制度是实现和推行现代宪政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清党政关系、党民关系,推进宪政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一、政党政治的含义及民初政党政治的实质 政党政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或总统竞选,由占多数议会席位的政党联盟负责组织政府,或者由获得多数总统选票的政党联盟负责组织政府的政党控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总称。 民初的政党政治是民国初年以宋教仁为首的一些迷恋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同盟会会员,幻想在袁世凯当权条件下,通过“政党竞争”发展实业等措施采扩大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进而组织责任内阁,把中国政治纳人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轨道。宋教仁认为:“以前是旧的破坏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敌人是拿出铁血精神,同他们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随着革命形势发展、社会样态变迁以及现代国家构建,中国政党制度经历不断的变化、调整与完善.政党政治取代皇权、军权政治是历史的必然;合作型政党政治取代竞争型、垄断型政党政治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在政党合作基本框架下,唯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走上社会主义政党政治道路,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政党制度,才有挽救民族危亡、获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可能.百年来中国政党制度嬗变演进的最根本经验与启示是必须切实坚持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政党制度百年嬗变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决定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行稳致远、不断完善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相似文献   

10.
现代政治是公民、团体、国家三大政治主体构成的三元政治,推动传统政治演变为现代政治的内在动力是市场经济。现代三元政治需要一个机制将三大政治主体有机整合为和谐互动的政治统一体,政党因此产生并形成政党政治。三元政治视域下的政党政治最直接的生成基础是团体,而团体是组织化的民众,因此主导现代政治运行的中心政治关系是党民关系。受到市场经济生产方式的决定和制约,党民关系具有与三元政治形态相适应的运行规律,遵循这一规律能够确保党民关系的积极互动和政党政治的健康、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