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种杀菌剂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Curvularialanata)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室内皿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百菌清、退菌特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是1.61μg/ml、2.11μg/ml、8.23μg/ml;退菌特、多硫合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0.58μg/ml、24.76μg/ml、30.34μg/ml、34.21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退菌特的防病效果最好,为90.70%,百菌清、多菌灵、多硫合剂、甲基托布津、福美双、普得丰、代森锰锌也有较好的效果,防效在86.10%~72.52%之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3种杀菌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在使用稀释倍数为1500~2000倍时,既能抑制绿色木霉菌丝生长,又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克霉灵对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克霉灵、菇耳康抑制绿色木霉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用9种杀菌剂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Curunlaria lanata)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室内皿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百菌清、退菌特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是1.61μg/ml,2.11μg/ml,8.23μg/ml;退菌特、多硫合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0.58μg/ml,24.76μg/ml,30.34μg/ml,34.21μg/ml,34.21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退菌特的防病效果最好,为90.70%,百菌清、多菌灵、多硫合剂、甲基托布津、福美双、普得丰、代森锰锌也有较好的效果,防效在86.10%-72.52%之间。  相似文献   

4.
抗甲霜灵烟草黑胫病菌突变株的交互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种保护性杀菌剞和4种内吸性杀菌剂对烟草黑胫病菌敏感菌株和4个抗甲霜灵突变株的EC50值,测定了抗甲霜灵烟草黑胫病菌突变株对5种杀菌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抗甲霜灵烟草黑胫病菌突变株对代森锰锌有负交互抗性现象,对百菌清、霜脲氰、乙磷铝和霜霉威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蜜环菌在几种不同培养基上生长情况,筛选出了较其他培养基为较好的玉米芯培养基,以这种培养基培养蜜环菌比较经济、快速、易推广.解决了栽培天麻时蜜环培养需较长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化学杀菌剂单剂及其混配对高梁附球菌(E.sorghinum)的抑制活性,旨在找出抑菌效果最佳的混配组合。方法:采用Horsfall的方法设计2种化学杀菌剂的混配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求出各配比的抑菌率和毒性比率。结果:咯菌腈对高粱附球菌的抑制活性最高,EC50达0.32 mg/L;其次为咪鲜胺和氟硅唑,EC50分别为0.38、0.52 mg/L。百菌清、溴菌腈和代森锰锌对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弱,EC50分别为69.24、79.51、84.40 mg/L。氟硅唑和克菌丹以6∶4的比例混配抑制效果最佳,毒性比率达1.40,以2∶8比例的混配毒性比率达1.35;咪鲜胺与咯菌腈以3∶7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达1.34;以5∶5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31。溴菌腈与百菌清以8∶2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最高,为1.33,其次为7∶3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30。氟硅唑与百菌清以4∶6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31;溴菌腈与代森锰锌以7∶3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28。结论:不同化学杀菌剂的混配对于高粱附球菌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增效抑...  相似文献   

7.
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的病原鉴定及药剂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藏红花球茎腐烂病是贵州省种植基地的主要病害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实验结果表明,该病害是由镰刀菌和炭疽菌引起的.笔者采用低毒、低残留杀菌剂即多菌灵(Bavistin)、百菌清(Daconil)、代森锰锌(Mancozeb)、甲基托布津(Topsin)进行药剂预防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等能明显抑制或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的一种著名的食药用真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蜜环菌多糖的分离及影响蜜环菌产多糖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培养基营养条件和外源刺激物对蜜环菌多糖合成影响及实验设计方法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瓜蒌(Trichosanthes kirilowii)作为小宗作物,其产业呈规模化发展,但瓜蒌病虫害发生严重。种植户盲目用药,存在安全隐患。为筛选防治瓜蒌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瓜蒌炭疽病菌(Colletootrichum orbiculare)的抑制作用和毒力。结果表明,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中生菌素和苯甲·嘧菌酯的EC50(有效成分)范围为0.1026~0.8219μg/mL,均小于1μg/mL,表明瓜蒌炭疽病菌对上述杀菌剂敏感。其中,生物源杀菌剂中生菌素的抑制作用强于戊唑醇、肟菌·戊唑醇等化学杀菌剂;中生菌素的EC50为0.7754μg/mL,低于化学杀菌剂戊唑醇(0.8219μg/mL)、肟菌·戊唑醇(1.5763μg/mL)。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课后拓展应用实验“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选取4种常见绿植并进行分组,用高速离心法制备土壤浸出液,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下的涂布平板进行菌落数计数统计,结果表明:4种绿植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在104稀释倍数下的菌落数平均值不同,吊兰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菌落数最高,其次为红掌和绣球,绿萝最低;绿萝组与其他各组在数量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结果为教学实践中获取纤维数分解菌提供了一定数据指标,也能对教材中的稀释倍数进行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1.
从黑木耳品种的选择、原料配方、菌袋制备、出耳管理、采收5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陕西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从出耳的方式把代料黑木耳栽培分为地栽式、层架式、吊袋式和地沟式栽培4种.  相似文献   

12.
尖叶提灯藓抑菌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每0.5g鲜草1ml纯水浸提液对4ml培养液的供试菌株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稀释倍数的增加其抑菌能力减弱,16倍稀释液仅对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部分抑制作用;抑菌能力强弱存在菌间差异,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此外,尖叶提灯藓浸提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抑菌因子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9种药剂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室内抑菌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内,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观测杀菌剂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烯唑醇、新万生、多菌灵、腈菌净,春雷霉素,甲基托布津埘新月弯孢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扑海因和新万生对新门弯孢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的抑制作州,速克灵次之。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9种化学药剂在田间常规浓度下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与球孢自僵菌的相容性好于杀菌剂.杀虫剂除尽、康夫、甲维盐、铁沙掌对白僵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小,混用时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小于43%,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79%、11.11%、17.73%、26.57%,且产孢量均高于对照,因此与白僵菌相容性较好.杀菌剂美生、甲霜灵、新霜疫克、百菌清及杀虫剂强棒对白僵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产孢量低,因此与白僵菌相容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灰白毛莓的不同器官提取液对六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大小,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灰白毛莓的不同器官对6种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灰白毛莓根、茎、叶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鸡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根提取液对产气肠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无抑制作用,叶提取液对普通变形杆菌无抑制作用.茎提取液的抑菌范围最广,根提取液的抑菌范围最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得到对玉米茎腐病菌室内抑制活性较高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化学杀菌剂对肿囊腐霉菌(Pythium inflatum)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2种致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丙森锌、雷多米尔·锰锌、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4种杀菌剂对肿囊腐霉菌的毒力较高,其EC50。分别为O.40μgZmL、0.47μg/mL、0.61μg/mL和2.64μg/mL;禾谷镰孢菌对咯菌腈、戊唑醇和多菌灵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分别为0.06μg/,mL、0.32μg/mL和0.85μg/mL,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2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稍差,其EC50。分别为1.71μg/mL和1.80μg/mL。上述筛选到的9种药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较高,可以作为供试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7.
六种杀菌剂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抑快净、灭克、克露等六种杀菌剂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试验表明52.5%抑快净WG1500倍和60%灭克WP1000倍 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显著,在发病前或初期每7d施1次药,共3次防效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很早以前,人们发现一些被砍伐后的柳树桩,在潮湿夏季的夜晚会发出诱人的蓝光,即使在狂风暴雨之夜,蓝光依然闪烁。据报道,朽木发光的现象,我国古书中早有记载。后来,有人砍下一些柳木块,带回家,装在玻璃瓶中,但令人遗憾的是,它并不发光。植物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揭开了朽木发光的秘密。原来,发光体并非柳木本身,而是寄生在腐朽柳木桩上的一种真菌 —— 假蜜环菌。假蜜环菌的丝体能发出光来。这种会发光的菌又被称为亮菌,菌盖呈蜂蜜色,菌柄有环。亮菌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专栖身在发朽的柳树桩上。群聚的亮菌像棉絮一样,菌丝体吮…  相似文献   

19.
8种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在舍药PDA平板上和凹玻片上分别测定8种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20%五氯硝基苯DP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8.37mg/L,其次为40%五硝·多菌灵WP、12.5%戊唑醇WP、50%多菌灵WP和75%百菌清、聊,EC50值分别为:10.61mg/L、10.65mg/L、12.62mg/L、15.40mg/L。12.5%戊唑醇WP和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3.68,20%五氯硝基苯DP、25%腈菌唑EC、40%五硝·多菌灵Ⅵ巾、50%多菌灵WP次之,EC50值分别为4.81mg/L、8.51mg/L、9.90mg/L、11.17mg/L。  相似文献   

20.
百菌清的化学名称叫四氯间苯二腈;结构式为;化学式为C_8Cl_4N_2。百菌清是一种高效、广谱农用杀菌剂,对蔬菜、果树、茶叶、水稻、小麦等多种作物上的广范围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同时亦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其安全性获得好评(2)。但是对人体仍具有一定的毒性。日本在研制和使用百菌清后,订出了在不同作物中的残留标准,如茶叶中允许残留量为1_(pp)~m(3)。目前,长沙市化工研究所等单位正在进行研制。今后我同将投入工业生产和较广泛地使用。在研制的同时,研究百菌消在不同作物中的消失动态和残留量,为今后制定残留标准,正确使用此农药,确定安全等待期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