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深层生态学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一种新的范型.它继承和发展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的一些重要思想,又借鉴现代人类中心论的一些观念,积极推动西方的环境保护从浅生态学运动的水平,走向深层生态学运动的新境界.它主张"自然界的多样性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创立了两个"最高规范""自我实现"和"生物中心主义的平等".以自己独特的理论方式揭示的一些合理的现代环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中的"深生态学"观照——兼论环境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深生态学”理论来考察当前的研究性学习,我们会发现,当前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涉足环境教育时步入了一些误区。基础教育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不是拿出什么方案,做出什么实际成效,而是加强环境伦理教育,使下一代养成正确对待环境的新观念、新德性和新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3.
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及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为人们研究虚拟学习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分析了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的特点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结构和功能模型,探讨了生态学基本规律在虚拟学习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环境危机对人类造成的生存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的结果.生态学既是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工具,又客观地反映了人类认识环境的成果;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阐述,使它成为现代环境意识的理论基础.因而,生态学知识教育应作为环境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环境生态学的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分析了环境生态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环境生态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的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中,为高校环境生态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行政改革正处于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整个世界的过程中,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否适用于中国行政改革成为中国政府官员及国内学者讨论的焦点。文章试从行政生态学视角出发,以中国行政管理改革为背景,剖析中国行政环境特点,对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否适用于中国行政管理改革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以期为中国的行政改革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环境生态存在的问题和环境生态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等方面讨论了为什么开展环境生态学教育,分析了环境生态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开展环境生态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对于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的《环境生态学》来说,多媒体技术正在为《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带来全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从实践要求和理论品性来看,一种完整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必然包含着一种关于人生观的理解。本文主要探讨罗尔斯顿环境伦理理论和深生态学关于人生观的主张与见解, 从而指出环境伦理学理论包含着一种“生态化”人生观。相对于现代社会盛行的人生观来说, “生态化”人生观是基于人生之生命层面的,尊重自然的,后物质主义的人生观。它作为一种新的人生观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社会生态学、经济伦理学和人口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揭示了人口环境系统的特征、动因及其容量,描述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和环境对人口的威胁,预测了全球与中国面临的人口环境挑战。  相似文献   

11.
深层生态学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界提出的一个与浅层生态学相对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之一。它强调不仅仅从人出发,而应该从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角度,把人—自然作为统一整体来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态问题。其理论宗旨是批判和反思现代工业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种种失误及其背后的深层根源,目的在于寻找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及现代社会的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生态脆弱区“脆弱化”的原因,指出不适当的环境管理是造成“脆弱化”最主要的人为因素,认为从系统的角度重构生态脆弱区的环境管理是生态环境重建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了脆弱区生态重建的环境管理的内涵及作用,并提出在进行生态重建时,环境管理工作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健全环境管理机构;(2)完善环境管理工作系统;(3)大力推广各种生态重建模式;(4)积极制定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1年5月至7月间,生态社会主义内部引发了一场关于人口是否是环境破坏的原因的论辩。论辩源起于在生态社会主义内部出现一股企图把深生态学融入生态社会主义的趋势,把人口视为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减少人口数量作为解决之道,并力图捍卫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观点。萨拉.萨卡就是这一观点的代表。而生态社会主义的其他代表人物,如伊恩.安格斯等人则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马尔萨斯的批判仍然有效,萨卡的观点是反人类的,不可避免地导致种族排斥、不利于团结社会运动等恶果。这场论辩的实质在于这是一场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是工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论辩。尽管双方的观点都有失偏颇,但从这次论辩中,我们既要认识到人口的数量是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要注意资本自身所具有的反生态本性,在控制人口的数量时,更应采取措施优化人口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这从《周礼》中的大量资料可以得到证实。《周礼》的生态环保思想博大精深,涵盖广泛,从生态环保机构和环保职官的设置,到森林的保护和更新、野生动物的保护、川泽水产的保护等等,内容非常具体。在贯彻生态思想的过程中,既有法令的强制,又有专门职官的管理和指导,从而使生态环保思想得到较好的推广,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环境危机催生了环境运动,环境运动孕育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环境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之生态伦理观正在向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发起全面挑战。在非人类中心主义之生态伦理观影响日盛的情况下,现代环境法之哲学基础应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法律观向生态中心主义法律观的转变,调整对象应实现从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向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转变,法律主体应实现从人到非人类存在物的扩张。将法律权利主体从人类扩展至动物、非人类生命体、乃至自然物是法律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有着"荒野哲学家"之称的罗尔斯顿构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主观价值论的客观价值论,哲学由此走向"荒野"。在自然价值论和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罗尔斯顿提出了环境伦理学中最具现实意义的部分,即自然哲学需要与生存哲学相结合,国家、企业、个人在环境事务面前必须作出合适的决策。这一理论为缓解全球性环境危机和走出环境问题的伦理困境提供了方法论参考,为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贵州农业生态的现状及特点的调查研究,提出贵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农业生态管理、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生态农业,特别针对生态农业进行讨论,提出“种养多样、循环利用”模式和“层次开发、综合发展”模式,是解决贵州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在环境生态课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分别介绍了环境生态课程模式和情境教学 ,探讨了情境教学在环境生态课程实施中的运用 ,通过教学实例揭示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动态统一关系 ,指出情境教学可以作为环境生态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波  盛明  闫德智 《高教论坛》2012,(10):76-78
对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生态学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课程专业地位不高,课程名称不明确,适用教材较少,课程内容不系统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培养生态学思维为目标,以优化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强化生态学技能为关键。  相似文献   

20.
In his reply to our paper Marangudakis raises important points regarding: (1)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values; and (2) potential risks of deep ecological views to human welfare. We definitely agree that a more rigorous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values is needed. While the extent of belief in deep ecology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we believe Marangudakis may be overly simplifying deep ecology and, for that matter, Christian world vie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