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快慢在运动过程中是变化的.用平均速度只能近似地反映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中的大致的快慢程度,而不能反映物体在其他阶段的运动快慢情况,可用公式v一上来计算·所以在解平均速度的考题中如果把平均速度当成速度的“平分”,那就错了.例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段路程匀速行驶的速度为抢手米则。时,后半段路程匀速行驶的速度为22千米则。时,则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千米则。时.__刊十计18千米/小时十22千米/小时__,、;,、;_l.话研力一——一————一20de米/小时.…  相似文献   

2.
一、平均速度的意义“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它们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均不变.即速度的大小不会变化,这个速度是准确地反映了它的运动快慢情况.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见到的大量物体的运动如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开行、停下:工厂里行车、电瓶车的开行、停止;人们走路、跑步等等,都是时快时慢的.也就是说.大量物体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出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比如,汽车从甲城开到乙城的速度是45千米/小时.是指的平均速度.在从甲城开往乙城的过程中,某段路程时的速度可能分别是30千米/小时、70千米/小时.  相似文献   

3.
速度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注意解题规律和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技巧,又利于学好以后的密度和功等知识.由此,本文准备对速度计算题的类型作一简单归纳,探讨其一般思路与解法。要正确快速解速度计算题,首先要对速度概念及其公式有深刻的理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V一:,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一旦(2)记住如下单位换算关系,可加快解题速度:1米/秒一3.6千米/时,l小时一6O分一3600秒.一、遍及问题两运动物体先后出发,后者返及前者,求前者或后者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巧求平均数     
题目:某汽车过一段有上坡、弯道、下坡的路程,各段路程相等,已知上坡的速度为每小时行30千米,过弯道的速度为每小时行40千米,下坡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汽车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分析与解:要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应该用三段路的总路程除以行三段路的总时间,而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未知,这时,我们可以假设上坡的路程为120千米(30,40,60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按平均速度的数量关系列式为:(120+120+120)÷(120÷30+120÷4+120÷60)=360÷9=40(千米)。答:汽车在整个路程…  相似文献   

5.
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常常要求“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往往就是“数的平均”.但是如果把“平均速度”当成“速度的平均”,那就错了.平均速度表示的是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变速运动的总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题目1一物体以川的速度运动的距离是S;,又以S。的速度运动的距离是S。,则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分析及解】【特例]当s;一。时,1=I+1题目2一物体以周的速度运动的时间是人,以。。的速度运动的时间是人,则该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U。[分…  相似文献   

6.
分析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试题,本章考点有五个.考点一:质量和密度的单位及换算例1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0.5千米=5×109微米;B.1.7×10-27千克=1.7×10-24毫克;C.54千米/时=15米/秒;D.78千克/米3=7.8克/厘米3.(94年,天津市)分析与解本题考查了长度、速度、质量、密度的单位换算,只要掌握了它们的单位进率,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因为1千米=10’微米,1干克=106毫克,1千米/时米/秒,1千克/米3=10-3克/厘米3,所以选项A、B、D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考点二:天平的使用例2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  相似文献   

7.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在中考题中占的比重较大.现分类介绍其解题思路.一、行程问题要注意题中的同向、相向、背向、相遇、追及、先行、后行、同时、同地等关键词语.基本关系式为例IA、B两地间的距离为120千米,甲乘机动车,乙骑自行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后,各以原速度继续行驶.甲到B地后立即返回,返回的速度是原速度的2倍,结果甲、乙H人同时到达A地.求甲的原速度和乙的速度.(1994年河北省中考题)分析设甲的原速度为X千米/时,乙的速度为y千米/时,如图示,设在C处相遇,则*C一3X千米,*C一勺…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42分)1.单位换算600微米一、毫米一*米;O·18千米一米一、厘米,54千米/时一、米/秒;5米/秒一千米川。卜2.如图,小球的直径是厘米.3.测量的结果是由和_组成,某人在实验中测得一物体长为2.753米,他所用刻度尺最小刻度是4漂流队队员乘坐橡皮艇从上游顺流而下‘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队员们是的,以江水为参照物,队员们是的,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的.5.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_的物理量,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速度为40千米/时,这表明汽车6·在100米短跑赛中,某运动员成绩是10秒…  相似文献   

9.
例 某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始的2小时内以5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中途停下来装货用了半小时,然后又以7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了1小时到达乙地,问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题: 1.(x=3)(x-3): 2.85°: 3.2cm<C<12cm: 4.80°: 5.6.-1: 7.二、选择题: 1.B; 2. D; 3.B; 4.D; 5.B。三、因式分解: 1.(2x-5)(x+2)(x-2);2.(2a+ b-1)( Za- b+ 1); 3. x(x+2y)(x-2y) (x2+3y2)。四、计算:五、解答下列各题: 1.由已知得x-y=3xy,原式=。 2.=3%。 3.设自行车速度为x千米/时,则汽车速度为3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解得x=15。答:自行车的速度为1…  相似文献   

11.
一、判断题1.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物体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2在任何时刻运动快慢一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仅能用在变速运动中.()4速度仅能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5.研究汽车的运动情况,选择汽车为参照物最方便.()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越大,其运动的路程越长.()7发声体一定在不断地振动着.()8.一切物质均能传播声音.且传播一样快.()二、填空题1.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它是宇宙中的现象.2太阳东升西落是以为参照物.月亮在云中走,是以为参照物.3.匀速直线运动是经…  相似文献   

12.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或者说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为t,则它的平均速度是:注意:上式中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时间内(或那段路程中)的运动情况.所以我们谈论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中的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如何做好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使用的器材有:刻度尺、秒表、外面、小车、金属片.装置时要注意使外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小车能在斜坡上自由滑下即可.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较长、计时较准确、易掌握.1‘测,Jop在路程见中的平均速度a)将…  相似文献   

13.
题目为了方便广大游客到昆明参观游览“世博会”,铁道部门临时增开一列南宁——昆明的直达快车.已知南宁、昆明两站间的路程为828千米,一列普通快车与一列直达快车都由南宁开往昆明,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是普通快车平均速度的1.5倍,直达快车比普通快车后出发2小时,而先于普通快车4小时到达昆明,分别求出两车的平均速度.(1999年广西区中考试题第30题)下面给出多种解法:一、代数解法解法一设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直达快车所用时间为基望小时,普通快车所用时间为(查塔十2+4)/J‘时,普通快车的平…为一千册时.根…  相似文献   

14.
一、模空题(本题20分):甲、乙两地相距496千米,汽车以每小时3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摩托车以2倍于,汽车的速度从动地开往甲地,汽车比摩托车先行半小时.问两车相遇时各行驶了多少路程?解1.设相遇时汽车行驶了千米,摩托车行驶了千米;用代数式表示相遇时两车共行驶了千米,这就是甲、乙两地间的距离496千米.于是得二元一次方程为.2.两车相遇时汽车行驶了小时,摩托车行驶了小时,明代放式表示汽车行驶时间减摩托车行驶时间为小时,它等于小时.于是得二元一次方程为。为了求得结果,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列方程组(不解方…  相似文献   

15.
平均速度近似地反映变速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或者在s这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但是,在解关于平均速度的考题中往往会发生“平分”的错误。 例题,长跑运动员从起点出发,以22千米/小时的速度跑到折返点后,又以18千米/小时的速度跑到终点(原起点),求长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错误的解法:  相似文献   

16.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返回甲地,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解答此题时,有学生这样列式: (30十40)÷2=35(干米)很明显这个列式不正确。通常情况下要求往返  相似文献   

17.
说明全卷40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对分钟.给出六个密度值供选用:ρ煤油=800千克/米3,ρ铝=2700千克/米3,ρ铸铁=7000千克/米3,ρ铁=7900千克/米3,ρ铜=8900千克/米3,ρ酒精=800千克/米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其中卜肥题为单选题;19-24为多选题.不选,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二)1.同一物体的长度,用甲尺测量为510毫米,用乙尺测量为520毫米.将两尺送质检所检验结果,甲尺是准确的.现用乙尺测得一钢管长为3to毫米,则钢管的正确长度为:()A383毫米;B385毫米;C.388毫米;D390毫米.2大小三个氢气球放入空…  相似文献   

18.
一题多解,既可以提高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开拓思维,发展智力.现以一道山西省1996年中考应用题为例,给出多种解法,供学习时参考.题:某校师生到距学校20千米的公路旁植树,甲班师生骑自行车先走,45分钟后,乙班的师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两班师生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2.5倍,求两种车的速度各是多少?[解题思路一]寻求时间上的相等关系建立方程.解法1设自行车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则汽车速度为每小时2.5X千米.根据“汽车所用时间=自行车所用时间-自行车先走时间”,得(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19.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代数的难点之一,许多同学视其为数学学习伪“拦路虎”.初二同学在本学期要学习分式方程的应用题,这又是应用题中较难的内容,一些同学更是望而生畏.本文介绍几类常见的分式方程应用题,分析解题思路及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行程问题例1某战士骑摩托车到离驻地100千米的A处执行任务,出发2小时后,车子出了点毛病,耽搁半小时修好车后,他将车速增加到原来的1.6倍,结果仍按时到达.求原来的速度.解析设原来车速为x千米/小时,则前后两段程分别是2x千米、(100-2x)千米,所用时间分别为2小时、小时,…  相似文献   

20.
一堂练习课上,学生针对人教版课标教材第八册第9页第7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发言让我很有感触.题目是这样的: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公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公路比走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