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散论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实践,是鲜活自由的生命实践,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周遭世界的全面自由的照面和对话,是对话互动之中人格的健全发展。社会本位、国家本位、民族本位、宗教本位、集体本位、科学本位、知识本位等等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只是人与人,人与周遭生活世界关系背后的“第三者”,以其作教育存在的依据,无异于亵渎了真教育。也许人们会反驳,现实中你能找到不以“第三者”作目的的教育吗?远至两次世界大战,近至“9·11”恐怖事件,血淋淋的事实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除了科技昌明,人之狂热外,能告诉我们的就只剩下“童子操刀”(潘光旦语)、人之…  相似文献   

2.
A 教育必须在对话中进行。作为人类现象的对话.其核心是词语。而词语不仅仅是使对话成为可能的工具.它有互不可缺、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反思和行动。词语如果不同时是实践,那不是真词语.讲真词语即是改造世界。词语即工作.即实践,是反思与行动的统一。当说出真的词语意味着工作、意味着实践时.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理想的公共空间是若干教育理想共同在场并相互影响的场域,而不是精英主控的场域。从逻辑和事实的角度,可以证明教育理想的公共空间是必然存在的,它是一个自由、开放和平等的空间,教育理想只有通过在公共空间的沟通与对话,才能够不断趋近“真”的世界,从而更好地指引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大根大本在于"人"的生成,自由作为一切精神之精神,乃是我们对"人"之本真追求的最好概括。忆古思今,自由精神与教育从来都是相互亲近的。柏林的消极自由之界定乃为我辈拓宽了自由的理解之路。与此同时,教育之自由超越性在于用自由的价值之维来审视此世,包括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作为一项特具自由、解放意味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应当从容的承担起引领人们有意义的活着,勇于直面自由本身的这样一种使命。  相似文献   

5.
自由精神与教育从来都是相互亲近的.作为一项特具解放意味和自由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理当承担起引领人们有意义的活着,并勇于直面自由本身的这样一种使命.教育的根本还在于"人"的生成,自由作为一切精神之精神,乃是对"人"之本真追求的最好概括.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将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置于全球的文化与政治格局中,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重大的挑战。多元文化促使教育的使命价值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上实现了高度契合,教育也成为促进人的幸福、联接人与社会、缔造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传统意义下教育的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也逐渐超越"冲突"走向"整合",超越"传递"走向"创新";对教育改革实践来说,应选择"中和位育"的改革立场,推进以协作共享为特征的公平实践,教育标准应走向多元整合,教育关系也应在对话与协商中实现重构,在拓展教育空间中应注重营造和谐生态,使教师能力从传递维持型走向批判反思型。  相似文献   

7.
“人的意识觉醒”是《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诠释的关键概念。通过剖析“人的意识觉醒”的内涵,进而揭示其在教育场域中的价值。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人的意识觉醒”是人批判性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开始。教育的对话方式,作为唤醒“人的意识觉醒”的途径,是以生活世界为中介开展的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生成主题”的教育课程内容意味着教育对话作为自由实践的真正开始。通过真实存在的、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成主题”来唤醒人的意识,使人在更充分人性化的过程中得到解放,实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双方的生命发展,这也是“人的意识觉醒”的教育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8.
从存在论视域出发关注儿童的游戏体验与意义获得是当前儿童游戏研究的新趋势。儿童的意义世界是儿童在与周遭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对周遭世界及其与自身关系的理解与感受的集结。游戏是儿童意义世界照进现实之镜,是儿童意义世界的自由生成之境,是多人游戏实现儿童意义世界的扩展与丰富。儿童在游戏中实现“意义成人”,这既是游戏的教育灵魂,也是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使命。幼儿园游戏要促成“意义成人”教育使命的实现,就要把握儿童游戏的双重规定,实现游戏双重意义的建构功能;甄别游戏内容与形式上价值的不同属性,引导游戏意义的积极生成与扩展;推进游戏立意的经验超越,成就儿童整体性意义的体验获得。  相似文献   

9.
对话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育理论,而且引导和解放思想,维护和伸张言论自由,规范和实践话语民主,体现出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交往自由的普遍权利,具有公民自由与社会自由的政治哲学意义。批判教育学对自由主义教育学的对话教育思想进行的反思和批判,揭示出对话教育自由精神的历史性、现实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10.
解释学本体论转向引起的理解观流变对教育场域产生较大的启示作用.文章先后阐述不同理解现所蕴含的特定教学关系,剖析解释学本体论转向背后的教学论意义,从解释学中“作者—读者—文本”三者理解关系的突破转变重新审视教育中的“教师—学生—知识”间的教学关系,阐明教学实体间不是对立的本位关系而是双向的对话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解释学本论转向下的教学四重对话关系,既师生间的建构性对话、生生间的启示性对话、人与知识的理解性对话和师生自我的反思性对话,以期为今后教学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完善实践活动,进行自由实践和理性实践,通过搭建教师与学生对话平台创造对话环境,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本文从目的、历史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分别概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发展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人看作是人来培养才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2.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立足生活世界而又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辩证演进中,才能实现教育人、引导人、提升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应然目标.立足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世界中挖掘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资源;超越现实生活世界,保持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反思与批判,克服现实生活的种种弊端,持续进行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性改造,建设“人之为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本质属性即培养人的活动.但教育在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等三个层面分别表现出教育价值错位、精英教育模式、"管本位"和"教本位"等不利于学生主体自由发展的几种倾向,这是导致教育活动背离其根本属性亦即教育异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陈瑜 《教师》2009,(10)
自由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对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自由""理性""以自身为目的""基础性与普遍性"是自由教育的基本精神,它既符合了人的本质属性和教育本质,又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内在需求.本文通过对自由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本质内涵的研究与探讨,从论及大学的保守性与现代社会适应性中认识到自由教育是守护大学根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生活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共同的实践旨趣、不同的实践意向、可以展开的对话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的生活哲学与现象学“生活世界”理论的关系。认为经济生活的自由与化生活的自由是两种哲学派别的首要理念,这两种自由观存在着进一步对话的可能性空间。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过程乃是师生共同建构、以儿童生命自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引导学生健全成长的过程.教育过程原本就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对话、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世界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世界,常常表现为两种倾斜的关系模式:一种是从作为施教者的教育主体出发,即从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出发,对学生耳提面命,儿童发展成为实现成人意志的工具,以教育者为代表的主体意志遮蔽了作为儿童发展起点的生命自然,这就是所谓的成人本位;一种是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主体出发,即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学生一跃而成为教育实践的中心与主体,儿童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在教育情境中急剧上升,成为与教师平等交往的主体一方,这就是所谓的儿童本位.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向的充满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审美实践活动.教学中人的审美存在体现在教学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需要,彰显人的本质,维护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价值在教学场域中得到充分关照. 教学场域中人审美存在表征为:在教学生活中学生是个性化的、具体的、自由的、自主的,学生在与未知世界的真实交往与对话中存在,在无限的可能和真实的生活中存在.  相似文献   

18.
人是实践的生命价值存在,教育实践是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成长途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生命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生命本质实现、确证、生成与彰显的过程.教育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品性,它坚持教育主体的生命立场,以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为旨趣,注重生命生成与关怀生命,追求教育主体生命成长和生命世界的丰盈,彰显出丰富的生命特性和浓厚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9.
公民教育是江苏省教研室引进的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合作开展的实践活动项目,实践活动的主旨是通过让学生以自发、自主、自由的方式,自觉地走进生活的世界,主动地在多样化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真发现、实体验、细探究、真解决。学生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q-,关注生活、执着探索、融进社会,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胸怀天下、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保罗·弗莱雷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批判了传统的"银行储蓄"式教育,提出了著名的"对话式教学观".他认为,教育不是谁教育谁,也不是自己教育自己,而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有意义的互动与对话过程.对话是平等的、谦虚的、充满爱的.通过对话,人们改造世界、进行批判思维,从而获得人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