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不是你们,但我愿意关注你们的关注我不是你们,但我愿意惊奇你们的惊奇我不是你们,但我愿意感受你们的感受……古人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简单的一句话,阐述了教师的职责所在。教育在不断地发展着,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知识传播的工具,而是更多地从师幼关系的角度考虑。《纲要》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思想,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从这种关系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它强调了师幼之间的一种平等、融洽、互动的关系。如何创设平等、融…  相似文献   

2.
论幼儿教育中平等的师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幼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往往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这种师幼关系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影响着教育效果。平等的师幼关系是指师幼双方基于对人格、地位及主体权利的尊重,在合作意向上的交往关系。平等的师幼关系对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创建平等的师幼关系的过程中所应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老师: 您好。 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是我上世纪80年代初上大学时教育实习所在的幼儿园。那时的棉花胡同幼儿园是一个四合院,规模不大,硬件条件不是很好,但幼儿园的气氛非常好,尤其是师幼关系融洽,家园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幼儿亲近你,自然愿意和你说话,所以创设一种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做到这一点,才谈得上如何去更好地提出问题,灵活地与幼儿互动。因此,教师能抛出好球,灵活接球,有效的师幼互动自然水到渠成。一、抛出好球1.易于理解的内容,直接进入核心性提问案例:在阅读《母鸡螺丝去散步》时,教师以PPT形式自动播放绘本,幼  相似文献   

5.
杨娟  杨晓萍 《文教资料》2008,(20):96-98
随着社会对幼儿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在教学中构建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我与你"型师幼关系成为顺应这一时代要求的必然.对话是塑造这种"我与你"型师幼关系的重要途径.构建"我与你"型师幼关系有两种策略:第一,理解对话,了解对话的涵义和价值.第二,走向对话,创造和谐、宽松的对话氛围;在对话中教师要把握对话的时机;找到正确合适的话题;适当地运用提问,真正地走向对话,使"我与你"型师幼关系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6.
一位成功的幼儿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儿喜欢与你相伴,希望和你游戏,主动与你交流,愿意听你指导。只有让幼儿喜欢你,你才有施教的机会;只有让幼儿认可,你的教育才能有成效。而要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关键是教师在与幼儿交往中善于调整好角色,师幼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环境。一、体现爱心爱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师幼沟通的桥梁。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爱心。教师对幼儿要时刻保持爱的情感、和蔼可亲的姿态,给幼儿营造亲切、友善、融洽、欢乐的…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师幼互动应体现平等性,渗透情感性,拥有同理心,尊重差异性。由此,启发教师要平视幼儿,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要关注、感受幼儿的情感、需要和兴趣,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互动氛围;要增进对幼儿及幼儿行为的理解,提高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技能;要从每个幼儿的实际出发,为幼儿的发展提供相应"支架",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以师幼接触为基础的双向人际交流.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儿童的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基于建构主义关于教师现、儿童观及师幼关系的观点,笔者认为在这一理论视角下,应该:尊重幼儿,建立合作探究式师幼关系;平视幼儿,建立民主平等型师幼关系;关爱幼儿,构建情感相依型师幼关系.  相似文献   

9.
仲唐晖 《考试周刊》2011,(23):233-234
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程度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作为幼儿人际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近年来,师幼互动正日益受到研究者、教师的重视。但回味各种师幼互动场景时,我们发现许多看上去热闹的互动行为背后却是教师没完没了的提问和孩子绞尽脑汁的回答,是教师积极主动的追问和孩子不用思考的言语应答。这不是互动的目的和追求,也不是互动的价值所在。本文作者从平等、合作、情感、激励这几个关键点来追求有效的师幼互动。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文从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行为,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与幼儿成为朋友;严与爱结合,让师幼关系更和谐;建立师幼互动对话,师幼共同成长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幼儿教育中平等、尊重、和谐、互动对话的新型师幼关系。  相似文献   

11.
熊莺  王泽斌 《湖北教育》2003,(15):42-43
案例 师:同学们,我读了《同一个名字》这篇课文,非常感动。有很多感受想和同学们交流,你们愿意吗? 生(齐):愿意! 师:太好了!不过,我的感受是在反复的读书中获得的,你们想和老师一样去读书获得比老师更多更深的感  相似文献   

12.
现行师幼关系主体严重倾斜,幼儿教师霸权、粗暴的语言、冷落与歧视的态度呼吁理解型师幼关系的建构。理解型师幼关系对于增加师幼愉快体验、促进师幼共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幼儿教师具有正确的儿童观、良好的品质是建构理解型师幼关系的前提与根本保证;师幼间平等与对话是建构理解型师幼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平等对话,感受“真情”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就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我们的小朋友,既然是朋友,我们和孩子应该平等对待。”为此,我总是尽可能地走近学生,俯下身来和学生交朋友,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干预行为与时机不恰当等现象,应立足理想师幼关系构建,思考幼儿教师如何在儿童游戏中正确有效地进行指导。师幼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受到人人关系、社会关系的限制,同时受到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的影响。他者型师幼关系是当前师幼关系类型的一种转向,强调师生间一种不对称但平等的关系。儿童游戏中理想师幼关系的构建应当基于教师树立正确培养理性人的教育观,秉持理解与宽容的"为他精神",理解游戏精神的内涵,从而把握在儿童游戏中进行游戏指导的边界,师生共同构建游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在班级活动中,师幼之间应该不断相互试探彼此人格与行为的弹性。这种试探的行为可以逐渐降低、消除团体中的紧张气氛,使师幼双方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彼此的期望,达成共识,进而使师幼关系建立在彼此平等“磋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在三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遵循“以师幼发展为本,关注师幼的和谐、平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生态式评价,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仅关注师幼的发展,更关注师幼的可持续发展,让教育评价成为促进师幼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7.
于岩 《辽宁教育》2012,(23):75-76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在三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遵循"以师幼发展为本,关注师幼的和谐、平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生态式评价,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仅关注师幼的发展,更关注师幼的可持续发展,让教育评价成为促进师幼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现行师幼关系主体严重倾斜,幼儿教师霸权、粗暴的语言、冷落与歧视的态度呼吁理解型师幼关系的建构。理解型师幼关系对于增加师幼愉快体验、促进师幼共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幼儿教师具有正确的儿童观、良好的品质是建构理解型师幼关系的前提与根本保证,师幼之间平等、对话是建构理解型师幼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最优化体态语1.亲情式体态:师幼零距离亲情式体态特征:教师面带微笑,伴有与幼儿拥抱、抚摸、拉拉手、摸摸头、拍拍背、亲亲脸、梳梳头、理理衣服等动作。此体态带有强大的亲情感,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亲密,能让孩子在教师的亲密区内尽情互动,感受亲人般的情感互动体验,达到师幼心理零距离的效果。2.平等式体态:师幼“一样高”平等式体态特征:教师与幼儿交流时弯腰、低头、下蹲、上身前倾、眼神注视、微笑。平等式体态给幼儿的感觉是亲切、平等,丝毫没有教师高高在上的感觉,师生交往俨然是同伴与同伴的交流,能使幼儿敞开心怀,自然不拘谨…  相似文献   

20.
江千 《考试周刊》2013,(22):192-192
<正>"在智力游戏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必须坚持"以幼儿为本",要从仅仅关注游戏的组织转向关注幼儿的兴趣,从关注活动的目的转向关注幼儿的需要,从关注活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幼儿的发展评价,只有关注点改变,才能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才能使智力游戏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下列案例试对教师关注点转变后的师幼互动有效性进行分析。一、尊重幼儿,营造宽松、平等的活动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