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锦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29-31
敬畏生命伦理首次将伦理学范畴从人类扩展到自然界所有生命,对减少"人类中心主义"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敬畏生命伦理为指导,可以在生命教育实践中更有效改变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抵触,树立关爱他人、奉献、合作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对一切生命负责任的意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内在精神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宇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6):92-94
生命哲学是20世纪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柏格森是当时这一流派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以他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对人的直觉给与了相当重视,对生命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觉的缺失将影响创新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呼唤直觉的回归已经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点上,柏格森对生命和直觉独特的理解给了我们教育研究和教学活动一个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5.
“幻象”和“直觉”在朗格的艺术“生命形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朗格认为,幻象就是艺术中的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品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幻象是生命情感的艺术载体,它具有直观性和“他性”的特征;朗格的直觉观与传统的直觉理论不同,她认为“直觉”是一种最基本的理性活动、一种特殊的表现,具有整体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7.
文章探索职业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旨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目标,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这三种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本文从伦理、哲学、生态和历史四个角度探讨了"敬畏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全面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应以敬畏生命的理念为指导,引导青少年确立“敬畏生命”的道德信念。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没有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敬畏生命视野下的生命教育要求敬畏死亡,只有敬畏死亡,才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中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不区分生命与生活的生命教育不可能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也必将消解生命教育的问题意识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丛滨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3):50-53
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教育依托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生命。开展生命教育可通过打造活力课堂、开发校本课程、营造良好氛围、开展体验活动等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命教育的困境,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营造生命教育校园环境;培育生命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开发教材,开设课程;建立生命教育机构;探索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是教育现代化的最基本问题,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和倡导先进的观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重要内容,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课程现代化的标志是创建面向21世纪的“整合”课程,教育现代的化的标准包括标准参照,标准特色,标准主体,标准构建原则和标准内容等五个方面,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经验给河南省教育现代化的思路和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命教育是指向生命自身、针对生命内涵的教育。它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源于解决校因内暴力、自杀、吸毒等问题。当前,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应着重强调生存意识教育,苦难、死亡意识教育,生命的审美教育.生命的信仰教育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校园内伤害事件、漠视生命轻生现象时有发生,提醒人们重视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而当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作者通过相关文献阅读,结合自身的理解,在阐述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生命教育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及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新开发。关注生命教育,提升生命价值是当代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生命教育的开展对于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以“生命”为主线,以“人”为中心,帮助学生达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目标。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坚持情感教育、生存教育、挫折教育、和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死亡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取向。 相似文献
17.
把生命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教学,能使学生塑造一个有个性的灵魂,铸造坚定的信念,培养热情、善良、乐观向上的精神,生命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师生在活泼互动中快乐的学习,并将所学到的知识,体会到的情感融于日常生活中,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上,人们习惯于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定义生命,认为生命是作为生物的本质属性而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这一特性可能是宇宙所有生命普遍具备的,认为生命即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体系存在方式。随着科学的分化与发展,涉及“生命”的各门学科如心理学、医学等都在从自己的角度来界定“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