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韩晓飞 《现代语文》2010,(7):104-106
集安市隶属吉林省通化市,集安方言是通化方言的一个下属分支。由于山区地理位置的局限,集安方言无论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上都与通化方言存在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关系。本文介绍了“的”在集安方言中不同于普通话的其他用法,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的”的变读、代替“子”的“的”、“数量短语+的”和“名词+的”。  相似文献   

2.
李艳梅 《现代语文》2009,(10):86-88
近年来,在广播、电视、网络和音像市场上刮起了一股“方言风暴”,这股“风暴”不仅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涉及的方言范围也很广。“方言风暴”的产生与多元文化时代人们的归属需求和审美需求有密切的关系,而语言本身所具备的文化镜像功能、标志功能、审美愉悦功能使得人们在这个时代的种种需求以“方言风暴”的形式展示了出来。也就是说,“方言风暴”实质上是语言的某些功能在特定社会语境下的一种集中显现。  相似文献   

3.
“哒”在湘潭县方言中使用十分普遍。它的语法功能、语用特点及分布与“了”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本文根据“哒”本身显示出来的语法功能,参照助词“了”的分类,把“哒”分为两类,以此探讨它在湘潭县方言助词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汉语方言的词汇研究有“考本字”的传统,本文通过多方论证,认为永州方言中表示“水溅人”这一意义的不是“溅”字,“灒”才是其本字.本文从一个方面指出了在方言中一直存在的用训读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从语源学和认识语义学两种不同角度入手来分析汉语方言现象:文章首先以音义关联为线索分析洛阳方言中的“坷漏”、“坷廊”和“康宀良宀”,进而证明三者与“空”和“壳”为同源词。最后部分结合洛阳方言调查,考察该方言体系中“坷漏”和“坷廊”的相关语义,并从认识角度来推测它们的语义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6.
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沙方言中的“几”大量地用于表示程度副词,该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悖。通过对文献及方言语料中“几”的意义、用法进行历时与共时的考察,明确长沙方言中“几”字的用法有历史语源依据和同时代方言支持。同时,引进认知语法学的观点对相关资料进行穷尽的分析,证明“几”作程度副词使用有其系统性的认知基础,该用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莆仙方言的“有/无”具有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三种词性,指出莆仙方言“有/无+X”重叠式是受莆仙方言形容词重叠格式制约的,重叠后具有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特征,特色鲜明,在汉语的重叠范畴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人际交往与大众传播中,方言符号的运用与流行主要归之于传播对象的“方言情结”。“方言情结”的存在对信息的交流、社会的稳定和谐乃至民族的统一等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要采用疏导的方式化解“方言情结”,提升民族共同语的权威性,使信息的传播与接受更为顺畅,  相似文献   

9.
结合古文献用例,从语义、语法两个方面来看,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是有区别的。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对应于《集韵·证韵》的“澄应切”;同时,从四声别义的规律出发,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覃远雄先生把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混为一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祁阳方言属于老湘语,其中的特色动词“弄”的意义、用法很多,主要有十多种义项。把它同其他方言、普通话相比,都很富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陕西方言中的“知道”是普通话“知道”的变读,它与陕西方言中的“知不道”没有必然联系。陕西方言中所说的“知不道”本该记作“知不到”,它是由汉语中表示可能和结果的用动补结构类推而来的。本文以陕南洋县话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忠县地属重庆地区的东部,其语言中有许多方言特征词语。“嘴”的别体有九个,它在普通话中具有八个义项,在忠县话中,其意义与普通话稍有不同;“嘴”在普通话中可以作名词、动词、量词,在忠县话中也能如此。但是,忠县方言量词“嘴”却与普通话量词“嘴”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中“整”字这一东北方言词的用例说明,揭示了“整”字在东北方言中所具有的“万能”功能。认为,随着一些艺术家将东北方言艺术小品带入春节晚会和电视中以及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的有着浓厚东北方言色彩的一系列优秀电视连续剧,东北方言中的“整”字会象“搞、弄”一样进入到普通话的行列中去,并取代“搞、弄”。  相似文献   

14.
祁阳方言中"AB"式形容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阳方言中“AB”式状态形容词非常丰富,这类形容词的重叠式也非常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它的重叠形式AABB式。祁阳方言中“AB”式形容词能够大量进行AABB式重叠,普通话中“AB”式形容词是不能这样重叠的。  相似文献   

15.
株洲市方言属湘方言长益片。“哒”是株洲市方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动态助词之一。其在株洲方言中的句法分布情况有八种,分别体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汉语普通话通常用“把”表示处置式,在襄樊方言中则有另外两种句式:“给”字句和“叫”字句。本文对襄樊方言中的这两个处置式来源进行简要分析,并与普通话的处置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王小龙 《现代语文》2006,24(4):85-86
东台方言是通泰方言的一个分支,东台方言中的“呃”字使用频繁。其用法与普通话相比,特点鲜明。本文根据东台方言日常对话语料库,详细描写“呃”的用法。  相似文献   

18.
人称代词“人家”在关中多数方言点里构成合音字“伢”,其次还构成等合音形式;关中方言“人家”合音音节里的,声母是上古汉语“人”字声母的存留。“伢”字等在关中方言里往往用如第三人称代词并且多数用作单数;可以充当主语、定语等。  相似文献   

19.
四川乐至方言中,“咖”一般和动词或动词短语搭配使用,表示动作完毕或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咖”也可以与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短语配合使用,表示变化已经完成。和普通话相比,乐至方言的“咖”和“了”表现出较为平行的对应关系,同时部分兼有动态助词“过”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一众所周知,汉语方言丰富多彩,南方各省方言“富矿”甚多。虽经长期发掘研究,迄今仍有不少“漏网之鱼”,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开发。近十多年来,随着方言研究的深入发展,方言学界的眼光已逐步转向一些罕见的方言和“濒危”的方言。从人所熟知到知之甚少的方言,从系属明确到系属未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