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传统议论文,和第三册议论文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该文短小精悍,是学生学写议论文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议论文,就显得尤为重要。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教学参考》上依照该文所用的论证方法共分了六层,教学中感到这样处理教材不利于学生通过本文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学习写作议论文。为了便于讲析,不如依据文章内容,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即引论(提出问题部分)、本论(分析问题部分)、结论(解决问题部分),把文章分为三部分。一、引论(从“鱼我所欲也”到“舍生而取义者也”)  相似文献   

2.
议论文的基本模式是引论、本论、结论,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文章是复杂的,有时“解决问题”的内容不一定是结论部分;也可以是本论部分;结论不一定每篇议论文都具有;结论部分实际上是在“总结问题”、“归纳问题”。因此,议论文的“解决问题”可否另立名称为“总结问题”或“归纳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就有文人针对写作提出过自己的精辟见解,正所谓“文章千古事,自得方为贵”。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很多学生都在为无话可说、无物可论、审偏题、写跑题所困扰。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学生在语文学科素养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水平欠佳。针对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缺失,笔者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策略思考。一、写好文体,打下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根基我们知道议论文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引论即提出论点(提出问题),本论即分析论点(分析问题),结论即总结论点(解决问题)。学生写不好议论文是因为大脑中没有议论文的概念,随想随写,这样很容易写成流水账,成为“变体”的记叙文,所以在训练学生写好文体的时候可以进行拆分,进行局部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4.
读后感,是读了别人文章之后,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写出来的一种文章形式,它属于议论文。它的结构和一般议论文相同,也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分为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但读后感又区别于一般的议论文,开头要由“读”引出“感”(论点),正文要求就自己的“感”(论点)展开联想,并举出某些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并且要求紧扣“读”,点到“读”;结尾要呼应“感”。为了分阶段有重点地解决学生读后感写作中的问题,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入好“格”。  相似文献   

5.
议论文的教学和写作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将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称为“三大步”或“三步训练法”。这三步是: 一、立起“框架”。这是第一步,即起始阶段。这里所说的“框架”,就是文章的基本模式,即结构。虽然“文无定法”,不可用死板的格式束缚手脚,但对于刚刚起步写议论文的学生来说,给他一种或几种“样子”,即议论文最常见,最普通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6.
高考作文常用结构模式 (一)总分总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写作中最常用的结构模式,尤其适用于议论文写作.总分总式结构也叫三段论式结构,即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作出总结.引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即要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使读者对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发现,不少九年级学生的议论文解题能力较弱,在考试中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议论文思路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那么如何梳理议论文的思路结构呢?下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材及2014年中考试题探究引导学生梳理议论文结构的方法。一、明确类型,胸有泾渭议论文结构一般由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引论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经常在开头提出中  相似文献   

8.
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构造和组织安排材料的方式。议论文主要是分析问题、阐述事理的,因此,在一篇议论文的总体布局上,往往根据人们分析事物矛盾的一般思想认识过程,大致可分为“引论”(提出问题,亮出观点)——“本论”(分析问题,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9.
[总体阅读思考] 本文是一篇评论文章,属议论文。阅读本文应思考下列问题: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问题?作者怎样从新的高度赋予这一优良传统以时代的特色?本文结构如何?写作上有何特点? [阅读入门指津] 一、通览全篇,把握结构。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而且三部分分别承担着提出、分析、解决问  相似文献   

10.
引论≠绪论     
中师《文选和写作》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学练要点”中提出“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这个提法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同一页(87页)的“自学提示”中又提出“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论(绪论)、本论  相似文献   

11.
<正>方法指津议论文的思辨性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是作者缜密思维的外在显现。那么,我们该怎样安排好论证思路呢?一、向教材学习论证思路的框架教材中的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多数为“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结构,全篇呈现总分总的结构。在“分析问题”部分的架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2.
陈广林 《考试周刊》2013,(25):49-50
议论文的结构有很多种,但本论部分主要有三种,即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递进式结构。要写好一篇议论文,选好议论文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不能忽视,三者恰到好处地结合,然后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形式谋篇布局,就能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相似文献   

13.
《说“小”》的”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课文共8个自然段,其论证层次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恰当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教参》给的答案是A.笔者认为不够准确,其中的②③④自然段与⑤⑥O自然段应合为一个大层次。 因为《说“小”》一文采用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文章也就是按照提出间题,分析间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安排论证层次的,所以说,全文截然分为三部分,即三大层次.第一大层次—引论(第①自然段),起笔点题,提出 “小”这个论题。第二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的《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虽是《论人民民主专政》的节选,但充分体现出议论文逻辑严密、分析深刻的特点。论述时比喻、比拟等辞格的成功运用又使文章县有引人一读的形象色彩。文章的逻辑表现在一严谨的结构方式文章6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典型地体现出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提出文章要论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得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武器;第二部分(2—5自然段)全面回顾中国人  相似文献   

15.
<正>方法指津议论文写作动笔前要先列好写作提纲,即搭好全篇的写作框架。动笔时,我们要如何来写议论文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这一主体部分?怎么运用论据呢?一、五指片断支架结构法在分析问题(论证论点)部分,可采用“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等架构方式。每个层次(分论点)再采用五指片断支架结构法进行论述,常用结构步骤先后如下:  相似文献   

16.
议论文是论事说理,表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文章,一般由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个要素构成。阅读议论文,要能够弄清这三者的关系,懂得其中的道理,领会作者的思想方法及表达技巧。 怎样才能较好地阅读理解议论文呢?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读全文,理清整体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议论文类     
谢奎金 《招生考试通讯》2010,(12):I0005-I0008
议论文是以议论的方式表明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类文章。具有较高的难度.既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求考生注意行文结构的安排。所以。“语言、逻辑、结构”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因素。其呈现类型大致有三种,分别是图表式、提纲式和漫画式:其行文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突破口 一、弄清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般议论文的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在以往议论文的学习当中没有专门涉及这一问题,本单元有必要疏通一下。而且本单元各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及自读提示都提到了议论文的结构。可见,要达到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必须弄清议论文的基本结  相似文献   

19.
[知识点概述]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把握思路脉络的手段,也是理解文章的手段。要分清文章层次,首先要对全文有大体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其次要掌握各种文体的结构特点:记叙文(散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结构文章;议论文则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中间的论证结构又有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层进式。文章的表现形式分三个方面。①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记叙文是记事的写人的,还是写景的抒情的?议论文是立论、驳论或者破立结合?②文章的布局谋篇:叙述的先后,线索的安排,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③文章  相似文献   

20.
议论文一般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即开头提出问题,中间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本文所说的写好开头,指的是如何提出问题。那么,怎样的开头算好的议论文开头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从学过的文章和学生自己的作品中归纳出易学、易仿、易发挥的开头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加以运用并融会贯通,效果颇佳。1.解题法。适用于题目即论点,或题目是成语、典故,或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