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重新认识采访的机会和成本,推动"走转改"归于日常的行为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有时日,业内同仁不时也议到作为"活动"大体会有个总结成果的阶段。但是如果把"走转改"归结于记者真实的积极的采访活动,以及基于采访构成生动的写作,那么这项活动实际是不会结束的。  相似文献   

2.
一、重新认识采访的机会和成本。推动“走转改”归于日常的行为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有时日。业内同仁不时也议到作为“活动”大体会有个总结成果的阶段。但是如果把“走转改”归结于记者真实的积极的采访活动。以及基于采访构成生动的写作。那么这项活动实际是不会结束的。  相似文献   

3.
4.
办名报首先要有名人。要把报纸办成第一流的报纸,必须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编辑、记者,这些名记者、名编辑政治上要强,业务上要精,作风上要硬。现在新闻行当的竞争相当激烈,各个新闻单位新招、新点层出不穷,但这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张报纸质量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编采队伍的素  相似文献   

5.
记者的编辑意识和编辑的记者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者的编辑意识和编辑的记者意识李雪慧对于有新闻纸之称的报纸来说,要提高质量,多出精品,记者和编辑可以说是责无旁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的情况经常是,记者忙于采访写稿,稿件交给编辑部门后就万事大吉;编辑则埋头于就稿件本身删删改改,上了版面就心满意足...  相似文献   

6.
一、探索为促进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编辑记者深入实际、深人生活、深入群众,让青年新闻工作者开阔眼界,更新观念,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为党报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队伍,从2010年4月开始,《湖南日报》计划三年内组织80名青年编辑记者分批到乡镇挂职锻炼.每年安排两批挂职锻炼人员,每批两个月.到今年10月份止,已安排了4批42人.  相似文献   

7.
田加刚 《青年记者》2007,(21):26-27
什么样的记者是好记者,好记者与坏记者有是非分明的界限吗?一下面三个记者怎么看也不像坏人。第一个是北京的一个记者。他工作敬业而勤奋,关心人民生活健康,富有正义感,在听说有人用废纸箱做包子馅出卖后,他决心将这件坑害消费者的事件内幕曝光。但是制作这种包子的作坊极其隐秘而难找。他认为,既然这种现象是存在的,而他的职责只是把这形象地告诉公众。于是,他亲自担任导演和摄像师,又雇请了几个演员,认真地把制作纸馅包子的详细过程录下来,然后在电视台上播放。他出色地成了任务,节目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他所在的电视台因此扩大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谈编辑与记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媒体里,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事:一方面,上面编辑部闹稿荒,特别是重头稿件;另一方面,记者的发稿却泥牛入海,杏无音信。在编辑与记者间,也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编辑捏着记者的稿子说没法用。而记者则责怪编辑眼高手低,不识货。人们不禁要问:编辑部与记者站,编辑与记者,你们之间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9.
10.
以前有厂长经理到市场推销产品,如今编辑记者上街卖报。3月21日,《新疆日报》周末版和《生活导报》的编辑记者以“宣传促销、扩大影响、沟通读者、树立形象”为宗旨,组织开展了一次小规模的周末版和生活导报“读者日”特别行动。这次活动构想是一些年轻编辑记者提出的,报社领导即表赞成,并很快沟通了有关部门,得到了党委办公室、车队、宣传科、共青团等方面的热情支持,落实了车辆、活动日期、增印报纸等事宜。其后,周末编辑室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是筹划稿件,立志在20日这一期周末版推出最优秀的内容和最漂亮的版面;另一方面是办理各种交通管理、城市管理方面的手续,布置宣传彩车,策划宣传提纲和活动路线,印制宣传传单,录制播放用的宣传录音。整个过程,体现了年轻人“想起就说,说了就干”的雷厉风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编辑和记者有何区别?在出版新闻工作的业务探讨中至今还鲜见这类的文字,似乎还缺乏专门的研究。但从实际工作的情况看,作为新闻出版队伍中两个司空见惯的主要岗位,如果不对其各自的业务特点予以廓清,则确实会影响编辑记者素质的提高,因此有分析一下这两者异同的必要。 编辑和记者的不同,最表面的当然是干的事不同:编辑以编别人的稿子为主,记者以写自己的稿子为主。但是在一些较小的新闻单位中,往往采取的是采编合一的体制——工作人员在单位编来稿时是编辑,出去采访就是记者。在这样的单位中,人们就感觉不出编辑和记者的不同。有不同也不过是  相似文献   

12.
13.
要求省报的编辑、记者有省委书记的水平,乍一听未免过高。然则仔细想想,并非没有道理。读《今晚报》得知,李瑞环同志曾这样说过:选一个局长不难,找一个好记者不易。照我猜想,李瑞环同志的这个话,可能是在天津当市委书记的时候说的,  相似文献   

14.
编辑和记者的不同,最表面的当然是干的事不同:编辑以编别人的稿子为主,记者以写自己的稿子为主。但是在一些较小的新闻单位中,往往采取的是采编合一的体制——工作人员在单位编来稿时是编辑,出去采访就是记者。在这样的单位中,人们就感觉不出编辑和记者的不同。有不同也不过是家里家外之分,文字处理的对象之分,而从事这类工作的人,文字素质要求则都是一样的。但这种表面的印象感觉,细分析起来则是不准确的。应该说,从平庸的层次上来看,编辑记者没什么大的区别,而到了优秀的编辑记者这一层上,这两者  相似文献   

15.
记者拥有“编辑观点”,实际上是多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记者抓报道、写报道的“命中率”更高,劳动成果更好地在版面上得到体现,使稿件的“供”与版面的“需”之间联系得更密切。  相似文献   

16.
17.
一个好记者往往能统观全局,不仅摄制时能熟练使用摄像机,而且要有编辑意识,他拍出的素材应大多可选用,这样即可节省后期制作的工作时间,又能得到较好的新闻质量。本文试就记者在新闻摄像中的编辑意识(这里指传统的快切方式的电子编辑,不包括特技制作)展开探讨:一、要有鲜明的主题意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记者拍摄时心中要有数,围绕主题去采集有用的素材。我在新闻制作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图像无可挑剔,但用不上,因为它脱离主题,是多余的。有一条这样的新闻,主题是一个下岗女工自强不息,养蝎再创业,而整个素材仅有一个画面表…  相似文献   

18.
工作时日不长的我,经过在记者站的锻炼又到了新闻部,从记者改为编辑。我认真地尝试着新的工作,在不断适应新角色新任务承受新压力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了自信。编辑和记者是两样的工作。当个记者妙不可言:时间自由支配。接触范围宽广,偷懒了也能睡个好觉……编辑似乎逊色得多:8小时的工作制,忙忙碌  相似文献   

19.
手头的两家晚报,报道同一件事,内容和处理方式大不相同,读来颇为耐人寻味。在本届世界杯女排赛中国队八连胜以后,下一仗将遇到强手巴西队。此时中国女排真正到了一个关口:对巴西、古巴和美国的三仗,必须胜一场方能确保中国女排拿到进军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第一批入场券,而对这三个队,哪一个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