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迁移现象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会导致促进作用的发生,而负迁移则产生干扰或抑制作用。母语负迁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产生负面影响。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英语学习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母语的语用习惯套在英语上,从而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表现为两种不同语言体系中语法和句法上的不一致特征,甚至表现为冲突性的问题,通常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所谓"负迁移"是指母语及其方言体系对第二种语言或其他语言的阻碍或制约作用。方言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单词教学、习惯用语教学和句法教学的负面影响上。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中国英语学习者恭维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调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恭维言语行为中使用的恭维语结构模式及恭维语应答策略,以探寻其英语恭维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及其英语水平与语用负迁移程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恭维言语行为实证研究方面作了进一步探讨,希望对英语语用教学及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教义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迁移现象,对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语用迁移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语用迁移的几种表现,分析了影响语用迁移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语用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实施了经济领域的"走出去"战略。经济领域"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无疑将带动文化领域"走出去"。武术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走出去"战略框架内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立足于"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对武术国际推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母语在双语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迁移性影响,然而,母语的影响具有方向性差异,即在语言学习的输入性积累过程中所产生的阻滞性负迁移影响和在双语交际输出性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助导性正迁移影响。本文从结构性的语言规范和非结构性的语用和文化角度论述了母语在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助导性正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后,首先,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的外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其次,包括文化产业政策环境和国内文化产业区域市场在内的国内市场环境也随之变化巨大。本文在此产业变迁背景下提出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顺势而为的发展设想:第一,文化企业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战略意义,在"走出去"中承担起更多的文化推广责任;第二,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创新文化产品内容开发,为文化企业"走出去"积累生产资源;第三,借势"一带一路"倡议升级文化企业"走出去"商业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迁移对二语学习和习得有着至关重要额意义,正是因为有了母语的正迁移,我们才能更加顺利的理解某些目的语中的语法结构和语用原则,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母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迁移效果,对二语习得和学习也必将造成交际障碍,甚至影响到习得和学习的效果,如何消除母语负迁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母语负迁移的形式出发,分析负迁移产生的原因,从而尝试总结出消除母语负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走出去”企业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企业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愈加明显。通过开展华为在匈牙利的认知度调查,明确华为在匈牙利的知名度、名誉度和联想度。调查显示,华为在匈牙利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示了中国迅猛发展的科技;快速提高的经济生活水平;勇于创新、吃苦耐劳、努力拼搏、以和为贵、诚信友善、认真负责的精神品质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知层面、心理态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深入讨论,为提出企业文化与中华文化、企业品牌形象与中国品牌形象、组织传播与新媒体传播、本土化战略与全球化战略的传播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作用不可忽视,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分别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方面。我们在二语习得中应该如何积极的发挥母语的正向迁移避免负迁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作用不可忽视,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分别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方面。我们在二语习得中应该如何积极地发挥母语的正向迁移避免负迁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小学生英语口语为切入点,通过口语测试,从语音、语法、语用等三方面调查河南省中等城市小学生英语口语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剖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母语在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在高职英语写作中,学生往往会盲目套用母语的规则,出现母语的负迁移现象。本文结合学生作文实例,主要从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解析高职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其在意识层面上表现为教育理念的落后,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差。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实施"走出去"战略,对烟台调整、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逐渐成长起来的烟台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竞争优势。作为地方政府,必须适当作为,在推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搭建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外向型企业员工英语语用能力是人力资源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跟踪研究发现,外向型企业员工的英语语用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石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等多个方面。本文在语言迁移理论等二语习得理论的关照下分析了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句型结构、表达习惯及篇章结构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就这些差异在英语写作课教学过程中,所导致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和学生习作中“翻译腔”的成因,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教学中应引起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文化“走出去”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和路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文化“走出去”有助于降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文化和政治风险,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从母国和东道国两个方面创造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机会;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语言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增加利润空间;有助于母国形象优势、文化优势的形成,提高和扩展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必须持续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英文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中英文写作角度、方法、用词等的不同。本文分析了中国学生英文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了母语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加强目标语言的输入及对英文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有效反馈,从而达到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外语语种的增多,语言迁移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语种间迁移的特征是不仅表现在母语有迁移现象,而且其桥梁作用的语言(英语),也在二外教学中起这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着重从二语习得论的角度,探讨了二外俄语的教学方法,试图克服负迁移,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