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的发展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和卓越教师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卓越教师对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更高,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更为全面。生命教育作为卓越教师的基本理念,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生命教育在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剖析当下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将对卓越教师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当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着思想发生错位、实践性并未凸显、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弱化等问题。在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现状的理性分析基础上,指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途径:提升教育理念,明确培养定位;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优秀团队;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受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师生的生命存在等现象,亟需具有教育智慧的卓越教师来改变这一现状。为此,有必要依据生命哲学理论,结合社会文化心理来探索“卓越教师”教育智慧的培养:以激发本土文化情怀作为卓越教师情感智慧培养的内在动力;以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卓越教师实践智慧提升的关键;以激发教学灵感作为卓越教师理性智慧培养的重要手段;以提高人文素养作为卓越教师道德智慧培养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4.
《当代教师教育》2016,(2):42-47
国家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呼唤高水平教育,高水平教育需要大批卓越教师来支撑和引领,这些理念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也正因为此,各国纷纷推出各自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或类似的项目方案,旨在提升本国教师的质量。本文基于几个教育发达国家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分析,就卓越教师的概念、内涵以及卓越教师应具有的若干品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并提出卓越教师核心素质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实现职前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卓越教师表现出突出的综合素质,其专业成长的个人特征集中表现为形成教学信念、教学兴趣、反思能力、知识管理的能力以及突出的教学能力.要培养出卓越教师,职前教师教育过程必须坚持“理论到实践”与“实践到理论”相结合的路径;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改革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增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设计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卓越人才。卓越计划参与教师的素质是影响该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视野、创新意识、工程实践经验、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改革、教材编写、知识更新等方面论述了卓越计划实施的教师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龚会妹 《林区教学》2024,(3):109-113
乡村卓越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保障。除一般性核心素养外,乡村卓越幼儿园教师还需具备乡土情感素养、地方性知识素养、乡土学前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素养。乡村卓越幼儿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包括:唤起教育灵魂,强化乡土教育情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知识素养;优化职前培养体系,助推乡土教学实践能力提升;重视教育行动研究,加强乡村幼儿园教师科研能力;立足乡土视野,增强乡土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近日决定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为例,需要明确卓越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卓越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建立高校与幼儿园协同培养机制,强化招生就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是培养卓越幼儿教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利平 《教育教学论坛》2012,(32):281-282,120
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在于造就和锤炼教育教学理念新、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潜能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只有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采用学科专业技能与教师专业技能的"叠加"培养模式,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互渗透的"嵌入式"培养模式,大学教授与中学特级教师共同负责指导的"双导师"培养模式,以及校校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卓越教师校园先期培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现状与发展问题。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363名专任工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学校工科教师工程素质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存在差距,不同学历、职称、教龄的工科教师工程素质发展水平、工程实践投入程度及工程素质发展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影响工科教师工程素质发展,为工科教师确立专业发展导向,创新教育教学培训制度,建立持续性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完善工程类教师管理制度,是"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促进工科教师工程素质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