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传统主题的解构、寓言文体的改写、互文与反讽的运用,使戈尔丁的<蝇王>具有了超越当时审美经验的崭新元素,成为一部具有后现代萌芽的寓言杰作.  相似文献   

2.
英国十七世纪哲学家托玛斯·霍布斯在英国内战中写下了《利维坦》这部哲学经典著作。他认为人性是邪恶的 ,人类普遍具有一种权利欲 ,人们对权力的欲求必然导致无政府状态。三个世纪以后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在他的小说《蝇王》中重申霍布斯的这一哲学观点。本文拟对《利维坦》和《蝇王》进行比较阅读 ,从而揭示《蝇王》中的哲学话语。戈尔丁试图运用霍布斯的哲学观点来说明现实问题 ,抨击帝国主义攫取世界霸权 ,破坏世界秩序 ,企图使整个世界陷入无政府状态的邪恶本性。  相似文献   

3.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借助反讽手法悉心雕凿的诺贝尔文学精品.本文拟从命运反讽、结构反讽和互文性反讽三个方面探讨小说的反讽艺术,并揭示了其人性邪恶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4.
身经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迷惘岁月的戈尔丁,在其寓言式的经典巨著<蝇王>中,描述了一群受过文明教育的儿童,一旦摆脱了道德、法律的束缚,便肆无忌惮,相互倾轧、残杀,演出了一幕幕嗜血大战.戈尔丁在书中表达了"人性本恶"的基本现点,作者对人类的看法虽然不符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其把批判社会的矛头指向人类自身,促使人类自省,则显得更理性、更冷静也更有力.  相似文献   

5.
<蝇王>是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作.以孔德的人类发展"三阶段律"理论为参照分析理解这部小说,可以看到<蝇王>以文学假想的方式演绎了人类的历史,回溯了人类从文明到原始野蛮的经历.对人类思想的溯源,揭露了人性中的野蛮和愚昧,暴露了科学理性和现代文明的脆弱.从社会学的角度系统地解读这部作品,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这部作品的哲理性和寓言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文学批评应该讲"度",对作家作品既不应"捧"杀,也不应"棒"杀,应辩证地、实事求是地评判作家作品,这才是文学评论的健康发展之路.孙珺批判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说人物不是文学典型,是哲学理念;结构松散、情节拖沓;行文过于文化;主题与愿相反;最终断定<围城>不是小说.笔者认为这种批评是失"度"的.  相似文献   

7.
《蝇王》是二十世纪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出版于1954年,并于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采用了道德寓言的形式揭示了人性本恶的主题。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作品中的杰克性格,揭示杰克凶狠,邪恶的性格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蝇王》是英国当代作家戈尔丁获诺贝尔学奖的主要作品,也是一部生动揭示人类本性的现代寓言,其突出特点有二:丰富、深邃的内容--表现为以作家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统合古希腊思想、基督教观念、现代心理学理论;独特、新疑的形式--表现为反讽式的情节结构、象征的艺术手法、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9.
<广西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丛书·韦其麟卷>反映了韦其麟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韦其麟的叙事诗创作擅长于从壮族神话传说取材,作品思想内容也不同程度地融铸了积淀于题材中的民族传统精神.卷中的抒情诗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威廉&#183;戈尔丁非常擅于对人性进行探索。他对人性的揭示源于西方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二战的反思,戈尔丁小说《品彻&#183;马丁》是其剖析人性恶的力作。小说展示了主人公马丁以自我为中心,贪婪自私的本能和心理。本文通过解析《品彻&#183;马丁》中主人公的人性观,探索总结世态人情中人性的复杂性,由此让读者深刻认识人性,深刻认识人类自身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