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集中民智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和发展走向,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参政议政的大会,是每年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就去年和今年全国“两会”来说,仅在大会新闻中心登记采访的国内和境外记者就多达近3000名。因此可以说,“两会”报道也是传媒界的大聚会,是各类各大媒体比拼实力、展示水平的大舞台。笔者从1992年开始,以后多次由《陕西日报》派往北京采访报道“两会”,对近几年“两会”报道的悄然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两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报道,有一个不同以往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央下发了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报道的意见,从而给这个中国最大的会议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鲜气息,也给我们的会议新闻的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郝莹 《新闻三昧》2004,(8):25-25
2004年的两会报道前夕,我报报社领导提出:要用创新的精神搞好两会报道。副总编辑王秋和说,加强新闻策划是我们办好报纸的根本,要提高报道质量就从改进“两会”报道开始。为此,围绕“两会”报道,报社抽调骨干,成立了策划组、编辑组、采访组,集中智力提出了16个“热门话题”。这些题目深层次、全方位地反映了当前建设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体现了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大家感到能出彩,有戏。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家媒体的大考比武之时.但年年开会年年报.往往难以出新.有的记更是发出“两会报道创新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尽管存在困难.但媒体的报道还是每年都有新花样.让受众感觉每年都有新看点.这也是媒体对社会应尽的职责。 “两会”闭幕了.并不意味着“两会”报道就此终结了.记要做有心人.开创“后两会”报道的新天地。[编按]  相似文献   

5.
6.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还是重要版面的“重头戏”。然而,在各种题材的新闻中,会议新闻由于报道内容上的单调枯燥、报道方式上的僵滞呆板,一直有着一副“灰色”的面孔,并成为影响媒体传播质量的因素之一。其实,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都在矛盾中生存和发展。会议报道也是如此。在会议报道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会议新闻的报道模式和受众需求之间已经存在尖锐的矛盾。这就需要传播者善于发现其中的矛盾,并一一加以解决,才能写出鲜活  相似文献   

7.
8.
金涛 《新闻记者》2004,(4):21-22
3月5日上午,在摄像机和话筒的一路簇拥下,赵本山艰难地“挪”到台阶前,警卫们几乎是硬把他从记者堆中“拽”了出来,他一面大步拾级而上,一面弯腰回首挥手,眯着眼向“老记”们说了声再见。这犹如明星谢幕般的举动,引来一片笑声,在39级台阶上跳荡。果然,这一幕再现在第二天某通讯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地方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是地方政治生活的大事,同时也是市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一些跑会记者对于按部就班完成“规定动作”往往得心应手,而对于做好有难度的“自选动作”却感到颇为棘手。那么,都市报如何从会海中“淘”出好新闻,使“两会”报道出彩、出新、出亮点?笔者的体会是:凭借一双新闻的慧眼,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就能从会海里淘出“真金”,抓到“活鱼”。  相似文献   

10.
晚报宣传人大、政协“两会”,是每年年初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两会”报道既要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满意,难度确实很大,需要采编人员齐心协力,讲政治,也讲技巧;讲原则,也讲灵活;讲传统,也讲创新,那么,晚报怎样改革“两会”报道呢?  相似文献   

11.
作为陕西日报记者,我连续五年随陕西“两会”代表团赴京采访,亲历全国“两会”新闻战,可谓是“惊心动魄”,那种紧张激烈的“高速连轴运转”,常常令我在每次大会结束后好多天还缓不过劲来。 回想静思,在每次“两会”间的十几天里,我平均每次接待来陕西代表团采访的国内外记者都在三百多人次以上,其次还加班向陕报写新闻稿二十篇左右。尤其是今年会上涌起的西部大开发热,陕西代表团成为众多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来团采访的各路记者达六百多人次,陕西代表被采访的报刊、电台、电视台频频刊播,形成“西部热”带来宣传“陕西热”…  相似文献   

12.
新闻“开战”尽显时代本色   从 3月 3号到 3月 15日,我国政协第九届四次会议,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召开,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各个新闻媒体在大会召开之前,早就拉开了新闻战势,准备随时捕捉人们期待的热点问题。大会开始,媒体的直播或再现,多角度地展示了两会的盛况,同时也充分显示新世纪的新闻特色。   “两会”是全球的热点,新闻媒体倍受青睐。截止 3月 1日,报名采访“两会”的记者就达 1680人,不仅境外记者有 360人,而且驻华使馆的新闻官基本加入了“两会”专访的行列。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新闻媒…  相似文献   

13.
14.
每年春天召开的全国“两会”,是全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对时事编辑而言,“两会”报道是每年工作的“重头戏”,如何在做好“常规动作”的同时,精挑“自选动作”,创新“两会”报道的模式,让版面更清新、大气,内容更精彩、可读呢?笔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刚刚谢幕的“两会”,具有很多关键性的转折意义,新一届国家主席、委员长、总理、国家军委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领导人在万人瞩目中产生,政治改革、再造政府的车轮也同时启动。新的政治气象同样直观地从“两会”新闻报道崭新的文风中得到充分体现,换言之,“两会”报道本身也开启了新闻文风改革新的一幕,实现了很多具有转折意义的突破,内中深蕴,值得认真体味和总结,更须继续保持前行。  相似文献   

16.
看客 《青年记者》2005,(2):58-58
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随着社会政治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及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热情的提高,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但反观我们媒体对两会的报道,还是停留在前些年的思路上,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的报道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受众对两会信息的需要。作为新时代的大众传媒,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用多种新的形式来做出上下都满意的两会报道。  相似文献   

17.
王楠  余睿 《新闻记者》2005,(5):17-19
每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然而,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组织的“两会”报道受众需求调查表明,33%的受众担心“报道没有好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两会’内容没有通过好的形式介绍出去”;其次是担心“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占29%。可见,“两会”报道的可读性还有待加强,需要从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的深度、广度等方面加以努力,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报纸争取到更多的读者,同时实现媒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北京市“两会”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围绕会议展开的新闻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媒体纷纷端出精彩的“新闻大餐”以飨读者。如何在做好程序性报道的同时抓好“两会”新闻。一直是党报探索的新课题。今年,北京日报转变思路,主动出击,兵分两路,各为其版,前方后方,紧密合作,程序、新闻,双翼齐飞。在对会议报道如何更好地实践“三贴近”做了新的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新闻导刊》2006,(2):15-16
年年的全国“两会”报道都是一道“新闻大餐”,今年与往年相比,更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其一是全国人大将审议并通过“十一五”规划,其二是刚刚上任的市委书记汪洋作为重庆人首次亮相在全国“两会”这个最高的政治舞台上,为国家、为重庆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每年县(市、区)里的人大、政协“两会”,是全县(市、区)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两会”的宣传报道,对媒体来说既是一项任务,也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保证在安全播出的前提下使宣传报道出彩?如何把“两会”内容和百姓生活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