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者所处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学生虽然从小学到大学接近十年一直不间断学习外语,但收效并不明显,主要是学生缺乏很好的语言环境。本文主要从分析学生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环境因素,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外语学习与教学当中,以提高学生外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语言文化教学与外语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桂茹 《文教资料》2006,(4):158-159
随着外语教育的深刻变革,人们比较关注在外语教学的同时,能否提高学生“素质”及怎样施行素质教育。本文将着力探讨如能把语言文化教学与外语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尤其是增强外语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能有比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在近几年我国外语教育力度加强,许多高校将外语专业作为院校的重点专业进行建设.然而外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出学生娴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技能,而不是单一地让学生掌握了外语的语言形式,因此除了从语言自身入手,语言环境创设在外语教学中也是及其重要的.然而由于我国外语教学起步较晚,许多高校学生外语口语水平较低.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创造口语语言环境进行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蕾 《海外英语》2023,(23):121-123
该文在对国内外语言智能在外语教育中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语言智能技术在外语教育五大模块,即“基础支撑系统、智能环境、智能资源、智能评价和智能管理”中的应用,提出构建基于该五大模块“五位一体”的语言智能外语教育生态系统,并对“五位一体”的语言智能外语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思路、运行机制以及实践运作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促进山东省外语教育智慧化发展、提升外语教育教学质量,并为研发语言智能外语教学产品、制定外语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存在忽视外语学习的主体——学生,以及外语学习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由此造成中小学外语教育出现"费时多,收效低","哑巴外语"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通过介绍虚拟现实语言学习网络(VIRLAN)旨在对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外语学习离不开语言输入。本文着重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两个问题 ,一是语言输入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外语习得才有可能产生 :a .可理解性输入 ;b .包含已知的语言成分 ;c .包含略高于已知知识水平的成分。二是外语教师应提供学生感兴趣的输入项目 ,同时注意捕捉能扩展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输入机会  相似文献   

7.
试论英语教师捕捉语言输入的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习离不开语言输入,本文着重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语言输入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外语习得才有可能产生:a.可理解性输入;b.包含已知的语言成分;c.包含略高于已知知识水平的成分。二是外语教师应提供学生兴趣的输入项目,同时注意捕捉能扩展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输入机会。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扩大教育开放,培养各种外语人才.培养外语人才,加强国际观念,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制定和实施多语和多元文化的第一个英语国家,其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得到了国际上众多语言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高度评价.本文力图清晰呈现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之一--澳大利亚语言水平计划的面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出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9.
外语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蓉 《教学与管理》2005,(12):65-66
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不断发展中的人类为了达到各种社会目的而进行社会交流的一种社会工具。许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对于人类语言的研究与调查表明,人类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社会为前提的,是社会造就了语言,离开了社会就不存在语言,离开了语言也就无所谓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语言从来就是一门交际工具,母语的习得是从这个意义出发的,那么,学习一门外语也是如此。学习外语就是为了掌握对外交际的工具。学外语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得外语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即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同时获得这两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雪雯 《海外英语》2014,(22):259-263
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能够理解和使用外语的进行沟通的能力对所有国家和所有人的发展来说都不可或缺。虽然英语在当今世界的舞台上已经占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作为母语为英语的英国来说,外语学习仍然十分重要。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英国教育,也面临着外语师资匮乏、学习外语人数下降等困境,为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政府仅年来根据本国国情实施了一系列的语言发展战略。该文将通过介绍英国的义务教育体制以及英国各个地区为促进外语学习所实施的战略政策,总结英国在语言教育政策中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能够理解和使用外语的进行沟通的能力对所有国家和所有人的发展来说都不可或缺。虽然英语在当今世界的舞台上已经占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作为母语为英语的英国来说,外语学习仍然十分重要。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英国教育,也面临着外语师资匮乏、学习外语人数下降等困境,为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政府仅年来根据本国国情实施了一系列的语言发展战略。该文将通过介绍英国的义务教育体制以及英国各个地区为促进外语学习所实施的战略政策,总结英国在语言教育政策中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外语教育呈现低龄化趋势,是否提倡学龄前儿童进行外语学习已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该文基于语言磨蚀理论及其假说探讨了年龄、受蚀语接触与磨蚀前外语水平三个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外语磨蚀影响,分析得出学龄前儿童自身认知发展不完全,学习外语更容易受到干扰与磨蚀。外语学习应当遵循认知发展与规律,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外语接触环境,提升其语言水平,语言才能更好地习得,不易随着时间磨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美国15个国立语言资源中心的地域分布和工作进行了介绍,重点就其在美国外语教育方面所作出的重要努力进行阐释,并反思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提出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4点启示:要从国家战略角度重视语言教育;要完善教育立法;要重视外语教育基础工程建设;要开展外语教育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的我国外语教育决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关系到我国教育工作的全局。本文基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结合我国目前外语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外语教育在人力资本构成要素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语言经济学理论观点对当前外语教育规划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迁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存在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学习。本简略地介绍了外语学习研究中的学生母语迁移的理论、迁移的分类和迁移的因素,并认为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和外语语言系统和化背景差异的对比分析;扩大阅读量;增加视听说训练;旨在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按照外语教学心理学的观点,学习外语所达到的水平可分为三个层级:(1)领会或掌握外语言语技能,主要表现在对会话的感知和理解。许多学生能听懂外语,却不能说外语,就是这一层级;(2)复用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其特点是再现过去感知并掌握过的语言材料,如利用背熟的材料讲话。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生外语表达错误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起表达错误的原因 1.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母语文化的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过程之中。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就外语学习而言,母语对所学外语知识起促进作用,产生积极影响,就叫正迁移,它能帮助学生加快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如:“ I like English.”这一句,由于汉英语言顺序一致。学生在外语实践中就不会感到困难。相反。母语对所学外语知识起干扰或阻碍作用,产生消极影响,就叫负迁移,又称干扰,它会妨碍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如学生表达“我非常喜欢英语”时,往往把汉语的语法结构完全搬进英语句子中,从而造出“I very like English”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8.
传统外语教学法因过分强调认知目标,孤立地、单纯地以语言形式为教学目标而受到来自国内外专家和学的批判。“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语言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碍英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大部分中国学生把英语作为外语而非第二语言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一门交流的工具,中学阶段更是围绕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进行。外语教学因其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给我国的英语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且言之有物?笔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使用Oxford设计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调查其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形,探讨其“就读年级”和“外文程度”两变量对学习策略的影响。结果显示,外语专业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之频率整体而言为中等程度,其策略使用范畴排序则为情意、社会、补偿、元认知、认知和记忆策略。“就读年级”和“外文程度”两个变数中只有“外文程度”对整体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就读年级”和“外文程度”对于个别策略范畴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讨论如何在课堂上训练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德成 《职业技术》2006,(7):127-128
大量的研究表明,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外语教学当中,外语教师必须了解焦虑因素的各个方面以及对学生学习外语的种种影响,并探索出避免、减轻和消除学生焦虑情绪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