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一生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卡文迪许在11岁那年进入了纽科姆博士在哈克尼办的一所中学学习,这是一所主要招收上层阶级的孩子的学校。1749年,他进入剑桥的圣彼得学院学习。在剑桥,他学习了4年。1753年,他离开剑桥漫  相似文献   

2.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青年时代,曾当过一段时间的中学教师。他特别尊重教师艰苦而高贵的工作,并对中学教育表示了极大的关心。自从他担任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后,经常为中学物理教师举办科学讨论会,设法让中学教师亲自动手做各种实验。他还举办各种科学报告会,向中学教师介绍物理学的新成就,以及物理学在工业技术上的新应用,开阔了中学教师的眼界。卢瑟福的这种关心中学教育的做法和精神,是十分感人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怪人卡文迪许,由于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他的眼皮有点肿,脸色有点发黄,总是穿着过时的老式服装,而且很少有钮扣齐全的衣服。为了能随时随地做实验,他把楼下的客厅改成实验室,卧室床边也装了许多仪器。他有很多藏书并十分珍惜藏书,无论别人向他借或自己从架上拿走一本书,都要严格办理登记手续。书从何处取下,必归还到原处,一丝不苟。他十分珍惜时间,不善言谈,他不喜欢那些慕名来访的客人来打拢他的工作。奉陪客人时常常一言不发,眼睛盯着天花板,头脑中继续思索着实验中的问  相似文献   

4.
他的一生过得如此紧密而圆满。人们问他为什么会成就斐然,他的回答十分简单:“永远不要觉得自己老了,永远珍惜宝贵的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英国人卡文迪许(1731-1810)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实验科学家之一。他在力学、热学、电学、化学等领域都有划时代的贡献。100多年前,卡文迪许就用自己设计的扭秤做实验———后人称为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推算了地球的平均密度是水的密度的5.481倍(现在的数值是5.517),并确定了万有引力常数,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后人称他是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令人敬佩的是,当时无法测量电流的强弱,在电学研究中,卡文迪许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实验仪器,根据手指、腕关节、肘等的部位对电振的麻木感觉来估计电流的强弱,凭着这种奋不顾身的精…  相似文献   

6.
一、生平简介亨利·卡文迪许 (Henry Cavendish,1731~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1731~ 1810 )1810 )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1731年 10月出生于法国尼斯 ,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 .卡文迪许在两岁时失去了母亲 ,这使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和羞怯的性格 .174 2~ 174 8年 ,卡文迪许在伦敦附近的海克纳学校读书 ,174 9年考入剑桥大学彼得豪斯学院求学 ,175 3年他在毕业前几天离开了剑桥大学去巴黎留学 .回伦敦定居后 ,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当助手 ,做了大量的化学、电学实验研究 .176 0年卡文迪许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成员 ,180 3年又成…  相似文献   

7.
他的一生过得如此紧密而圆满。人们问他为什么会成就斐然,他的回答十分简单:"永远不要觉得自己老了,永远珍惜宝贵的时间。"四代同堂,人声喧闹,儿女、孙儿女、重孙儿女,聚在一起共贺姥姥80大寿。祝不完的长命百岁、  相似文献   

8.
英国人卡文迪许(1731-1810)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实验科学家之一.他在力学、热学、电学、化学等领域都有划时代的贡献.1789年,卡文迪许就用自己设计的扭秤,推算出了地球密度是水密度的5.481倍(现在的数值为5.517),并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和万有引力常数.后人称他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相似文献   

9.
1798年,有人宣布他称出了宇宙中不停地运转的地球的重量。他就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1731年出生在法国一个贵族家  相似文献   

10.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能在世界上活多久,但如何使自己短暂一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价值,却是由个人掌握的。在实聊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究竟怎样才能合理地使用时间呢?那么请你不妨读一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奇特的一生》是苏联当代作家格拉宁以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为主人公,紧紧围绕他终生实行的“时间统计法”这根线索,叙写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柳比歇夫死后,人们被他留下的一大笔遗产震惊了。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  相似文献   

11.
戎凯 《物理教学》2012,(7):62-63
熟悉物理学史的人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不会感到惊奇,因为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和库仑的扭秤实验太过相似(更不用说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那惊人的相似)。卡文迪许是在1789年完成了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扭秤实验,而库仑是在1785年,通过扭秤实验建立了静电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从时间上看,库仑的实验在先,那能不能说是卡文迪许借鉴了库仑的思想呢?一、历史记载1.库仑发明扭秤的背景1777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改良航海指南针中磁针的方法。库仑认为磁针支架在轴上,必然会带来摩擦,要改良  相似文献   

12.
祁增年 《小读者》2012,(9):58-58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卡文迪许1731年出生在法国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刻苦学习.勇于创新。早在小学读书期间.他就对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长大后要攻克科学险峰——“称地球”!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的小说常常透露出一些与存在主义类似的认识。《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表现了哈里生存的困境及在荒谬世界中的追求,通过顿悟理解了存在的意义,最终平静地死去。首先,哈里由于战后创伤处于生存困境,破碎的价值观与信仰使他陷入道德危机,亲手毁了自己的真爱。对这个荒谬世界的回忆使他顿悟:人活着只是为自己,与他人无关,明白了生存的本质——存在与追寻。乞力马扎罗山的幻象是他顿悟后对自己一生总结。他清晰地看清了自己的一生:不停地追寻——真爱、作品以及真实。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中,有间房间的牌子上挂着“讨论会”字样,这里无疑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讨交流的地方。伦琴发现X射线就是在讨论会上得到进一步演示和证实,科学家在这里进行彼此的交流和理念的提升,可见科学讨论会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很不一般的。而兰本达教授更把孩子们的科学讨论会定义成为由学习的此岸(用材料进行作业之后)达到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有条理地解释现象的彼岸,  相似文献   

15.
在战争这个舞台上,巴顿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大师。他的一生仿佛就是为战争而生,他从小对自己的称呼、他一生的愿望、他全部的激情都与“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在军校中,他为了战场上的那一刻而不断奋斗;在生活中,他反复对着镜子练习一个军官该有的威严和魄力;在军事训话时,他的语言比平日更富有逻辑性与流畅性;在战场上,他是最英勇神明的指挥者;在战士心目中,他如同战神一般神勇……  相似文献   

16.
史振华 《科学课》2008,(10):6-7
英国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中,有间房间的牌子上挂着“讨论会”字样,这里无疑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讨交流的地方。伦琴发现X射线就是在讨论会上得到进一步演示和证实,科学家在这里进行彼此的交流和理念的提升,可见科学讨论会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很不一般的。而兰本达教授更把孩子们的科学讨论会定义成为由学习的此岸(用材料进行作业之后)达到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有条理地解释现象的彼岸,  相似文献   

17.
朱熹,世称朱子。他一生学习孜孜不倦,著书立说,讲学论道,因此他的学问是十分渊博的,不论是文学、史学、乐律、伦理,还是天文、兵法,无所不通。他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从事讲学和写作。他主管过台州崇道观、武夷山冲佑观、江西南康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以及建阳考亭的竹林精舍等许多书院。他不仅在传播中国文化教育上做过很大贡献,而且在治学上也有一套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每一个现代人一生不可缺少教育,面对教育,任何人都称不上是行家、大师或者名家。教育上有句名言:经验抵不上科学。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往往会以自己成长的经历和体会去教育孩子,而科学的教育方法能使教育更加有效,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朗道,20世纪上半叶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因在金属理论、量子力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遗憾的是,这位科学上的巨人,却是个写作上的矮子。他的文学底子太薄,无法用笔表述自己精湛的理论和独到的见解。他一生虽然著作很多,但是几乎没有一篇是他自己执笔写成的,总是由他构思,别人动笔。因此他的内心深处总感到一丝惆怅和不安:自己的思想不能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地表达出来。朗道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  相似文献   

20.
朗道的教训和法拉弟的遗憾朗道,何许人也?此人是20世纪上半叶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因在金属理论、量子力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遗憾的是,这位科学上的巨人,却是个写作上的矮子。他的文学底子太薄,无法用笔表述自己精湛的理论和独到的见解。他一生虽然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