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代中国,传媒之所以能进行社会转型前难以进行的负面报道,主要原因是:其一,传媒对自身效益、受众需求和社会环境予以了追求、满足和契合;其二,时代使社会在言论自由、责任观及所受到的外来影响上发生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中国,传媒之所以能进行社会转型前难以进行的负面报道,主要原因是:其一,传媒对自身效益、受众需求和社会环境予以了追求、满足和契合;其二,时代使社会在言论自由、责任观及所受到的外来影响上发生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传统媒体的“负面报道”报道是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中国最权威的新闻机构新华通讯社与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负面报道”日渐增多.这种状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国处于转型期,社会失范严重,大案窝案串案“层出不穷”,不正常的贫富差距扩大、下岗失业流浪人员增多,社会矛盾处理不当导致的悲剧性冲突时有发生.这个社会“基本面”的存在,是“负面报道”增多的重要前提;二是在传媒日渐市场化、通讯迅速电子化、信息公开化呼声甚高的当下,中国的新闻事业日益开放,报道观念在潜移默化中“与国际接轨”;三是为了同新兴媒体竞争,增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虽然传媒中的“负面报道”日渐增多,但“负面报道”不一定就有“负面影响”.以汶川地震灾害报道为例,人们透过媒体看到了中国人的伟大精神和巨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舆论调查显示,新闻媒体是中日两国民众了解对方国家的最主要渠道。而媒体报道的内容和姿态,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力举足轻重。鉴于此,笔者考察分析了2008年《人民日报》的对日报道、《读卖新闻》的对华报道。日本报纸过多的负面报道,对突发性事件的炒作,是导致日本民众对中国好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国报纸以两国关系的大局为重,客观冷静的报道态度,使中国民众对日感情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美国媒体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主导了世界的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其对中国的报道中以负面居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本文就将对这一现象从宏观与微观层面上进行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刻板印象理论,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以《纽约时报》在奥运会期间对叶诗文获奖报道为例,从分类、情态系统和转换三方面研究该报如何在受众心理上塑造对中国体育形象的不良刻板印象,进而揭示我国体育负面形象在该报上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抗敌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立的报刊,主要在根据地内部发行。其中的批评性报道内容格外引人注目,它表明我党在革命早期就非常重视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本文对《抗敌报》中批评性报道的数量、文体、内容、批评主体和对象等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媒体垄断。多年来,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利用其舆论传播主导权,一方面,向其他国家输出西方价值观,以此动摇别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根基;另一方面,利用其掌握的强大舆论机器,在国际上丑化别国形象,为其“改造”这些国家扫清国际舆论的障碍。从东欧剧变到“颜色革命”再到“茉莉花革命”,西方传媒的煽惑作用虽不是决定性的,但影响却不可低估。重点结合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负面报道分析,就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加强舆论领域的宣传引导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媒体垄断。多年来,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利用其舆论传播主导权,一方面,向其他国家输出西方价值观,以此动摇别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根基;另一方面,利用其掌握的强大舆论机器,在国际上丑化别国形象,为其"改造"这些国家扫清国际舆论的障碍。从东欧剧变到"颜色革命"再到"茉莉花革命",西方传媒的煽惑作用虽不是决定性的,但影响却不可低估。重点结合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负面报道分析,就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加强舆论领域的宣传引导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有效的调查,详细的材料,周密的数据,分析了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形象过度负面报道的现状、影响及原因,从而探析大众传媒如何定位大学生的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对<晋察冀日报>影印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它的批评性报道在文体上经历了以下过程:新闻体裁与文学体裁交互使用--评论和工作总结为主--消息为主.批评性报道的技巧探索主要表现在写作特点、编排方式和应急策略等方面.当时的政治环境、边区的当前任务、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报社工作人员的努力是文体变化和技巧探索综合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由于其内容贴近百姓,所以流传甚广,对中国人产生的影响极大,因而包括由它所培养出来的“侠气”,与受它的感染而产生的“匪气”,都在所难免。我们应该以清醒的头脑,对《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的行为用现代的文明和法律的准绳去解读、分析,既要将其正面的东西传承下去,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又要清除其糟粕的东西,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对“朝鲜第三次核试验”的报道作为样本,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探讨中美媒体在此次朝核试验报道中的差异以及对朝鲜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导向为魂,创新为要,守正创新是党报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不竭动力。党的二十大报道既为党报时政报道创新实践提供了大的舞台,也为党报时政报道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以《人民日报》党的二十大报道为个案,从内容生产的视角分析《人民日报》创作的党的二十大报道融媒体产品,发现其创新之处在于:化繁为简,打造轻量化融媒体产品;推陈出新,打造迭代化融媒体产品;去粗取精,打造极致化融媒体产品;由分到合,打造合作化融媒体产品。创新的背后,隐藏着生产者对用户的心理洞察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简约思维、迭代思维、极致思维和用户思维。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在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的角逐中,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人口问题的实践中形成了计划生育的思想。三年困难时期前后,《人民日报》作为执政党的党报,对于计划生育这一思潮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对计划生育这一社会萌芽思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并呈现了一系列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是平面媒体相对于电视、广播、网络等电子媒体的优势所在。文章以《体坛周报》为个案,分析了平面媒体深度报道组合文体的三种表现形式,揭示了其深度报道多元化的编辑特征。通过对《体坛周报》深度报道及成功运作的分析,以期为平面新闻媒体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只讲权利不尽义务终将无法享受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学生及其家长只讲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不尽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大有人在. 某校学生上课时"倒下一大片""昏睡百年",下课铃声一响即刻"睡狮猛醒"般吼着"老师,下课了".  相似文献   

18.
在关于教育惩罚的种种争论中,能不能、该不该和需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这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经常被混为一谈,这无疑影响了我们对教育惩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陈永昌 《留学生》2013,(10):30-30
很多人对中国驰名商标的印象是,中国驰名商标即质量保证。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在一些商品的包装上,出现中国驰名商标的字眼。甚至在一些国家级媒体上,也会把中国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宣传的重点。随着新《商标法》的出台,将利于申请人更加便捷地进行商标注册,也有利于规范商标注册、使用和代理中的不正当行为,这样的怪事将被终结。  相似文献   

20.
姚恒 《文教资料》2011,(3):42-43
凯洛夫《教育学》虽然早成为教育学历史上的陈迹,但它的负面影响仍然十分深远,在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课程观、知识观等各方面都留下了深远的不良影响,应彻底清除,才能促进语文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