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该说改革开放这几年来,有点散文色彩的新闻确确实实是比前一个时期多了起来,但和实际的需要比起来还很不够。从穆青提出用散文笔法写新闻到现在,新闻写作中的死板、老套、枯燥乏味的形式依然存在。新闻体写作还真存在着“作者不愿写,编辑不愿编,读者不愿看”的“三不”现象。因此,写点散文式的新闻有重新提倡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新闻散文化写作手法的运用可以让新闻生动可读。新闻与散文是两种不同文体,有区剐也有联系,这种联系让新闻可以将散文的写作手法引进。从新闻的立意、情感、语言、结构等方面,都有将散文成功引入新闻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刘承武 《视听界》2012,(2):110-111
初学新闻写作时,一个让人为难的问题是如何告别以前的写作习惯、定势,许多新人写出来的新闻像记叙文、小说或散文。究其原因,作者没有明确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这种目的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我所说的散文是现代散文理论所指的狭义散文,即属于文学范畴的抒情叙事散文;我所指的新闻,是指一切形式的文字新闻,主要指消息和通讯。所谓新闻的散文美,就是说新闻作品具有散文的素质。散文是文苑中一朵精致的花,有着独特的美学旨趣、审美标准和写作时必须遵循的美的规律,譬如诗的意境、形散神聚的结构,素雅的语言风格等等,下面试加以申述。一、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新闻以真实为生命。新闻写作要求用事实说话,做到真实、准确,但并不排斥用鲜明生动的写作手法来表现新闻的主题。实践证明,借鉴散文笔法对增强新闻稿件的知识性、可读性与趣味性,具有超乎寻常的作用。散文与新闻有着本质区别。散文是文学的一种体裁,是作家对社会观察、体验、感受基础上的主观想像和艺术加工。散文的  相似文献   

6.
读者之声     
《邢台晨报》编辑王坚克:看了贵刊第九期《新闻与写作》笔会作者的发言,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从我们《邢台晨报》创刊的1985年起,《新闻与写作》就始终如一地成为我报编采人员的挚友和老师。《新闻来稿评析》、《获奖作品评析》、《采写丛谈》、《新闻采访系列谈》等栏目,每期都以清新的面目与广大新闻工作者促膝谈心,通过原稿与见报稿对照讲评,并伴以作者的采写体会,举例灵活,朴实生动,说理情真意切,及时有效地指导了我们的新闻实践。我尤喜爱《评论的写作》、《毛泽东新闻评论写作艺术》、《谈散文写作》、《语法讲座》、《写作杂谈》等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散文,具有不同的属性,但是有一定的联系。应该说,文字根底好,的确有助于新闻写作。不过,如果不能正确把握,也可能把新闻写作带入歧途。因为散文与新闻,既有相同之处、互补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区别之处。  相似文献   

8.
所谓散文式新闻,就是运用散文笔法写的新闻报道。这种新闻吸收了散文的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的表现手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新闻写作形式。近年来,一  相似文献   

9.
翻开报纸或杂志,我们随时都能见到各类散文作品,如写景散文、抒情散文、文化散文、议论散文、记事散文、生活散文等等。这些作品中确有不少是上乘之作,其主要特点就是凸现了散文写作的两个要义,即真情实感的抒发和优雅文字的抒写。虽有一些浅显和琐屑之作,也当属提高之问题。提高的快慢,则与作者的底蕴、积累、才智和风格的不同而大相径庭。问题在于,面对可读性特强的纪实性新闻、有影有声的现场电视直击和色彩斑斓令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新闻采访与一般的访问调查有相同之处,又有所不同;新闻写作与一般的应用文写作以及散文写作有相同之处,又有所不同。所以,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专业课,是独立存在、不可代替的。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门主课,要花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来学,因为它与今后从事的新闻报道工作关系最直接,也最密切。不掌握这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己到实践中去摸索,就容易走弯路,就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1.
提倡散文式新闻,是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一些新闻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已引起了新闻界和广大读者的兴趣和重视。早在1963年,穆青同志就提出过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他说:“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传统,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的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彻底解放思想,敢于创造,新闻写作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然而,这个关系到新闻改革与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12.
新闻、散文这两个名词,是经常使用的。但新闻散文这个名词,使用得还不太多。本文试图就什么叫新闻散文、当代中国新闻散文的表现特征作一初探。何谓新闻?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何谓散文呢?散文通常是指与报告文学、传纪文学等作品相并列的文体,它是这些文体中比较自由活泼、不拘一格、题材广泛、讲究文彩、具有诗的意境、形散神不散的写作形式。新闻与散文“联姻”后结出一个新品种:用散文笔法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的文体。这种新闻散文体的特点是:题材重要,内容引人注目,讲究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古杰 《大观周刊》2011,(18):122-122
作者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并对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是穆青于60年代初提出来的。他所说的“散文笔法”,主要是指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应该“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这个观点,提出了新闻写作应在写作手法和语言文字上,把散文讲究意境、讲究文采的特点融会于其中,以增加新闻作品的意境和现场感,使之鲜活、生动,有启迪,可读性强。长期以来,新闻作品尤其是消息类  相似文献   

15.
程道才教授是一位新闻写作研究的勤奋耕耘者。他的新著———《新闻写作基础》,已于2004年10月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他近年来在新闻写作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反映了他对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的新思考。作者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新闻写作基础》是一部专门探讨新闻写作规律与方法的著作。与一些侧重于介绍新闻写作方法、技巧的新闻写作著作不同的是,本书除了介绍上述内容之外,十分注意从写作理论方面进行探索,力求以理论统帅与指导具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认真读完全书,笔者认为,这段文字对该书的特点概括得十分准确。注意从理论上探…  相似文献   

16.
我这里所说的新闻文体,是广义的新闻文体,包括消息(新闻报道)、通讯、专访、评论等。它同其他散文文体不无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又有质的区别,彼此的职能不同,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有不同之处。新闻文体作为广义的散文文体中的一个类别,有其区别于其他散文文体的独立性。我们应该如何在不影响新闻文体的质的规定性的前提下,把我们散文的优良传统化入新闻文  相似文献   

17.
“写作漫谈”专栏是探讨各类文体(包括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政论等)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的百花园,是研究写作一般规律、学习写作基础知识的园地。她既有别于“业务研究”(主要是新闻业务研究),也有别于“作品赏析”(主要是有针对性地评介一些作品)等专栏。办好这一专栏,有助于提高采编人员和通讯员的基本写作素质。本期发表的《曹雪芹写“笑”》就是一例。为了探索和界定这一专栏的内涵和特征,本刊拟筛选一些相关文章陆续发表,同时欢迎广大作者和读者也能推荐和撰写此类文章在本栏发表。  相似文献   

18.
梁衡的新闻三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个记者的内心独白》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外两部是《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出版已有8年,凡是读过该书的人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若干启示。这是一本体例独特的书,它不是一般的新闻作品结集,也不是新闻理论文集,而是以“新闻作品+独白”的方式,把自己在改革开放最初10年的作品遴选而出,又把写作这些作品的背景、经过、体验、感悟一一道来。同时还有论述新闻写作、文学写作的理论文章。这样的结集,表面看似有点杂,但细读全书,你会发现它如同散文的“形散神聚”结…  相似文献   

19.
赵泓 《新闻与写作》2005,(10):16-16
本书是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作者从专业理论的角度具体介绍了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方法、要求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消息、通讯等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本书还依据一些网络媒体的试行经验,对网络新闻写作这个新的研究课题做了初步的探讨,是新闻从业人士的必备专业学习用书。  相似文献   

20.
吕松  田志俊 《新闻世界》2003,(12):14-15,17
散文手法是一种表现艺术。它在现场短新闻中运用非常广泛。散文形式灵活、篇幅短小、笔调自由的表达技巧,现场短新闻都可以兼收并蓄。用散文手法写作的现场短新闻。它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新鲜的事实和信息.而且还有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清新的文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